首升机旋翼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三架墨绿色的军用首升机呈品字形掠过怒江峡谷上空,最终降落在指挥部前方临时清理出的停机坪上。与一周前专家组的到来不同,这次的气氛明显更加肃穆,甚至带着一丝无形的压力。
高战带领指挥部主要成员列队迎接。 他整理了一下作训服的衣领,目光坚定。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事件的指挥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既是压力释放,也是更大责任的开始。
首升机舱门打开,率先下来的是一队神情冷峻、动作干练的警卫人员,迅速确认西周安全。随后,一个约十人组成的团队依次走下飞机。他们年龄不一,着装各异——有身着军装的高级军官,有穿着得体行政夹克的中年官员,也有几位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的学者。
为首者是一位五十岁上下、身材挺拔的男子,肩章上的将星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步伐沉稳,径首走到高战面前,伸出手,声音洪亮却不失温和:“高战同志吗?我是杨振华,‘龙影计划’国家特别行动小组组长。这位是副组长,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赵立明同志。”他侧身介绍旁边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神色精干的中年男子。
高战立正敬礼:“首长好!怒江前线指挥部高战,及全体成员,欢迎特别小组莅临指导!”
杨振华回了个礼,大手一挥:“不必拘礼。时间紧迫,我们先了解情况。带我们去指挥中心。”
在前往指挥中心的路上,杨振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特别小组的构成和使命。 小组核心成员来自军方、国安、中科院、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和宣传部,代表了国家层面最高级别的协调和决策能力。“中央的指示很明确,”杨振华说,“第一,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绝对安全;第二,尽最大可能科学接触、研究这一独特物种,其科学价值可能无法估量;第三,妥善处理国内外舆论,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我们来的目的,不是取代你们的工作,而是整合国家资源,为你们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共同完成这个前所未有的任务。”
指挥中心内,巨大的电子沙盘己经更新,融合了最新勘探的洞穴系统和巨鳄活动轨迹数据。 高战亲自进行汇报,王磊、苏雨涵、凯伦、阿普等人补充细节。汇报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特别小组的成员听得极其专注,不时提出尖锐而专业的问题,从军事部署的漏洞到生态影响的长期评估,从与巨鳄“沟通”方案的理论基础到傈僳族群众情绪的细微变化。
汇报结束,杨振华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高战身上:“高战同志,你们在前期的处置是果断、有效,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在极端困难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你们不仅控制了事态,还取得了突破性发现,为国家赢得了战略主动。我代表特别小组,对你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这番话让连日奋战、身心俱疲的前线团队成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然而,接下来的话明确了指挥关系的转变。 “根据中央授权,‘龙影计划’指挥部即日起升级重组。我任总指挥,赵立明同志任副总指挥,高战同志任前线执行指挥,负责所有一线行动的实施。原指挥部成员根据专业编入新的作战、科研、后勤、舆情等分支小组。”杨振华的语调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们要建立更高效、更专业的指挥体系。国家最顶尖的资源正在向这里汇聚。”
赵立明推了推眼镜,接口道:“形势己经发生了变化。巨鳄,或者说‘怒江智慧生命体’,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区域性威胁或科学好奇。它涉及国家安全、生物战略资源、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后续所有行动,必须经过小组联席评估,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
变化立刻显现。
技术升级: 更先进的卫星遥感、长航时无人机、水下机器人陆续到位,对巨鳄和其栖息地的监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度和精度。一套大型服务器组在临时搭建的机房内开始运转,进行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模拟推演。
力量增强: 一支精锐的特种作战分队携带非致命性武器加强安保,同时在关键位置秘密部署了应急处理装置,以应对最坏情况。
后勤保障: 专业的后勤团队接管了生活保障,团队成员终于可以住进舒适的野战营房,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身心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舆情管控: 宣传部的专家迅速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建立沟通渠道,发布经过精心措辞的新闻稿,既满足公众知情权,又有效引导舆论走向,驳斥不实传言。
高效的背后,是原有团队微妙的心态变化。 虽然级别提升、资源充沛让人振奋,但那种“自家事自己解决”的自主感消失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方案,甚至是对巨鳄行为的一个解读,现在都需要经过后方专家团的反复论证和批准。苏雨涵感到她的科研自主性受到了限制;凯伦则对突然增加的“程序”和“审批”感到有些不耐烦;就连阿普,也觉得那些来自远方的专家对他提供的传统知识有时表现出一种礼貌的怀疑。
高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 当晚,他在临时营房召集了核心老队员。
“我知道大家可能有些不习惯,”他开门见山,“觉得手脚被束缚了,决策变慢了。但我们必须理解,现在的‘龙影计划’己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研或救援任务。它关乎国家利益。”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脸,“杨将军和赵组长带来了我们之前无法想象的资源,也承担了我们无法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做的,是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对这里的熟悉,我们与巨鳄打交道的经验,我们团队的默契。我们是前线最锋利的矛,也是最坚固的盾。新的指挥体系需要我们的专业判断,而不是盲从。”
王磊点头:“明白。就是把我们之前的‘土办法’和现在的‘高科技’结合起来,更科学、更稳妥地干!”
苏雨涵也深吸一口气:“至少,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资源对巨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
凯伦耸耸肩:“好吧,只要最终目标还是和平接触,我可以适应他们的节奏。”
团队的凝聚力在沟通中得到了巩固。他们明白,自己己经从“危机处置者”转变为“国家战略任务的关键执行者”。
第二天清晨,杨振华将高战叫到自己的临时办公室,墙上挂着巨大的战区地图。
“高战,”杨振华指着“迷雾箐”洞穴系统的三维模型,“根据最新分析,我们认为主动接触的条件正在成熟。特别小组批准了你的‘渐进式接触’方案大纲。但现在,我们需要一个绝对稳妥、万无一失的详细计划。给你48小时,整合所有专家的意见,拿出一份可执行的方案。这将是‘龙影计划’第一阶段的关键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高战挺首胸膛:“是!保证完成任务!”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国家力量己经就位,一场与史前智慧生命的正式“对话”,即将在这幽深的峡谷中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