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器成功附着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指挥中心的气氛是高度紧张而又带着一丝成功的振奋。屏幕上那个稳定闪烁的绿色光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将巨鳄的踪迹呈现在众人眼前。它不再是神出鬼没的幽灵,而是一个可以被观测、被分析的目标。
技术团队紧盯着卫星传回的数据流,记录着光点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经纬度、移动速度、深度变化(根据信号强度粗略估算)、停留时间所有这些数据都被实时录入电脑,由算法初步分析,并显示在巨大的电子地图上。
苏雨涵、陈岩和高战围在显示屏前,目光随着那个缓缓移动的光点而移动。
“它现在的移动速度大约在每小时5公里左右,属于巡航速度。”一位技术人员报告道,“深度维持在10到15米,是典型的潜行状态。”
光点从“回龙湾”发射点开始,先是向下游移动了一段,然后似乎在一个河湾处徘徊了将近一小时。
“它在做什么?捕食吗?”陈岩问道。
苏雨涵摇摇头:“不确定。也可能是在休息,或者巡视它的领地。爬行动物代谢较慢,不需要持续高速运动。”
短暂的徘徊后,光点再次开始移动,方向依然明确——下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光点的移动轨迹在地图上被绘制成一条清晰的线。它并非首线前进,而是会避开一些水流特别湍急的险滩,选择相对平缓的深水区,偶尔会在某些特定的河湾或深潭停留片刻,但总体趋势,坚定不移地指向东南方——怒江的下游。
随着光点逐渐远离人烟稀少的上游峡谷区,逼近地图上开始变得密集的村镇标记,指挥中心内的气氛逐渐从最初的振奋,转向了新的、更深的忧虑。
“看它的路线,”陈岩用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光点己经经过和可能即将经过的区域,脸色越来越凝重,“照这个方向下去,最多再有两三天,它就会经过平乡镇,然后是人口更密集的潞江坝区域”
高战的眉头锁成了川字。平乡镇是沿岸一个较大的聚居点,有数千居民,且渔业和航运活动频繁。潞江坝更是怒江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聚集地。一旦巨鳄进入这些区域,潜在的冲突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伤亡将呈指数级上升。
“它的活动模式有规律吗?”高战沉声问。
苏雨涵看着初步生成的活动轨迹图,沉吟道:“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它更倾向于在深水区或隐蔽的河湾停留,活动减少;黄昏和夜间是它的活跃期,移动距离更长。这符合很多大型爬行动物的习性。而且你们看它停留的点。”
她将几个停留时间较长的位置在地图上标出:“这些地方,要么是传统上鱼类丰富的洄游区,要么是水流平缓、适合伏击饮水的浅滩。它对这片水域的熟悉程度,超乎想象。这绝对不是一个临时过客,它很可能长期生活在这条江里,有着固定的巢穴和活动范围。这次向下游移动,也许是一种季节性的迁徙,也许是领域扩张,也可能是被我们之前的行动惊扰后的应激反应。”
但无论原因如何,结果都是致命的:一头史前巨兽,正沿着一条生命之河,无可阻挡地向着人类聚居区前进。
“不能再等了。”高战猛地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必须在下游建立有效防线,阻止它进入人口密集区。同时,立刻向平乡镇、潞江坝乃至更下游的保山市发出最高级别的预警!疏散沿江低洼地带人员,禁止一切水上活动!”
命令迅速被下达。整个怒江中下游地区的行政和应急系统被紧急动员起来。警报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警告,而是基于精确追踪数据的、迫在眉睫的威胁。
屏幕上,那个代表巨鳄的绿色光点,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执着地向着下游移动,每一步,都踩在人们紧绷的神经上。追踪的成功,没有带来安全感,反而让一场不可避免的、规模更大的正面冲突,进入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