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50章 黎洲的新航线

第550章 黎洲的新航线(1 / 1)

第550章 黎洲的新航线

“还有一事。”

交代完了经略南洋的战略,鲁锦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扒拉着桌上的一台小地球仪看了看,然后才说道。

“你今年清扫了婆罗洲东岸之后,要在婆罗洲的东南角,最好是新斤府对面的位置,挑一处港口条件较好,水草较为丰茂的地方,开辟一处牧场,如果条件合适的话,西南角这边也可以开辟一个。”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陈友谅也蹙眉不解道,“开辟牧场?莫非陛下是想在南洋养马?可是马匹这种东西,不是最忌湿热,喜干燥清爽的吗,在这种地方开辟牧场,马能养得活吗?”

鲁锦见众人都是不解,这才解释道,“首先,马匹怕热本来就是个谣传,那只是前宋的腐儒们危言耸听,给自己的马政失败找借口而已,尤其是天竺的马瓦里马和波斯马,这些战马生长的环境可比南洋炎热多了,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

“还有,朕并非要在南洋大规模养马,你这两处牧场开辟出来,可以先用来养水牛,将来朝廷肯定要不停的往南洋移民,移民去了之后要开垦土地,就需要大量的耕牛,到时候这些水牛就能派上用场了。

“其次,这两个牧场虽然不主要用来养马,但也要有短暂养马的能力,这次你们去东面的黎洲,弄来了大量的优质良种,算是解决了国内一半的农业问题,因此朕想着,等过两年黎洲航线跑熟了之后,有人能接替焕章先生了,朕到时就让先生再去西洋跑一趟。

“这世界寰宇,东面的黎洲有各种粮食,西面的天竺、波斯、以及欧罗巴洲却多牛马,尤其是各种高大的战马和挽马,还有产毛、产肉、产奶的牛羊。

“而长途海运牲畜是非常困难的,牛马每天饮用的淡水都能供养好几个人了,这对船只的淡水存储压力很大,再加之船舱封闭狭小,牲畜无法活动,牛马的粪便也容易引发疫病,因此最好是在沿途设立补给点和中转站,阶段性运输,能让牲畜上岸短暂休整,治疔疫病,这便是在南洋设立牧场的用处。

“其实这个牧场设在三佛齐才是最好的,那里靠近马六甲海峡,从天竺过来之后就可以就近休整,但马六甲暂时还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因此就只能放在稍微靠后一点的婆罗洲南部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次跑了黎洲一趟,粮食问题暂时解决了,于是陛下又惦记上了西洋的战马和牲畜。

陈友谅这才点了点头,“臣明白了,陛下放心,等这次清剿完婆罗洲东岸之后,臣立刻就去查找合适的牧场。”

“恩,不过你也别只顾着婆罗洲那边,新斤府才是目前我们在南洋唯一的立足点,朕听说除了新斤府被灭掉的那个叫戈瓦的土人部落之外,岛上其他地方也有土人,可别把他们忘了,只顾着眼前,让那些土人偷了自家后院。”鲁锦再次提醒道。

陈友谅再次点了点头,“臣记住了,这事可以让李站长他们先打探一下情况,等臣收拾了婆罗洲东岸,腾出手来再对付他们。

“不过陛下能给臣几艘船,多少兵马?”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像远望号这样的炮舰,除了远望号之外,朝廷现在一共只有四艘,朕可以调给你一艘四级巡航舰,载炮46门,足以吊打南洋的任何船只了。

“然后朕再从水师那些淘汰的海船里,给你分十五艘,不论是福船还是广船,都任你挑选,不过你不要挑太大的,大福船除了装的多,但跑的并不快,你率领的是军队,更强调机动灵活,那样的大船对你并不适用。”

陈友谅闻言连连点头,鲁锦则是继续说道,“军队方面,朕暂时只能给你一个团,四千来人,只用来打击那些土人部落是完全够用了,太多了南洋暂时也养不起,毕竟兵贵精不贵多。

“朕另外会给李彬拨一笔款子,让他在南洋就近购买粮食,由新斤府负责你们的后勤。

“现在是十一月中旬,朕给你一个半月的休整时间,等明年过完年你们就出发,出发之前朕会给你调配好兵力和船只。”

“是,多谢陛下。”陈友谅闻言当即再无疑虑,立刻答应下来。

安排好陈友谅和开拓南洋的诸多事宜,鲁锦这时又看向汪大渊问道。

“焕章先生,关于之后的黎洲航线和贸易,先生有何打算?黎洲航线虽然是朕亲自规划的,但毕竟没有亲自去过,你是探洋正使,你最熟悉这里面的情况,朕需要你提出可靠的建议,任何方面的都行。”

汪大渊闻言想了想才说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远望号需要改装。”

“怎么说,可是哪里出了问题?”鲁锦当即问道。

“是这样的,远望号是一艘四桅帆船,前三桅都是软帆,只有第四桅是硬帆,起初这么设计是为了在气象条件不好的时候,只使用那一面硬帆来调戗。

“但是臣跑了两年下来,发现软帆调戗也是没什么问题的,那就不如把第四桅的硬帆也换成软帆,这样只需要用相同的水手就好了,没必要带两种不同的水手,统一全船帆装,说不定还能提高一些航速。”汪大渊立刻解释道。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这没问题,从现在到明年五月,至少还有半年时间,只改装一根桅杆不是难事,朕会让船厂去做的,还有别的建议吗?”

汪大渊尤豫了一下才说道,“其实臣是想直接换船的,远望号毕竟是一艘军舰,那么多的炮位,用这样的船跑贸易,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要是有一种和远望号一样快,载货又多,适航性和续航能力都一样优秀的商船就好了,这样只需带几门炮,就可以应付大部分情况。”

武装商船确实是一个好思路,鲁锦当即点点头说道,“你的考虑朕都知道,这不是第一次嘛,当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用军舰也是无奈之举,以后自然可以换其他商船。

“至于你所说的快速商船,朕也会让船厂尽快打造新式船型的,不过至少得一两年的时间,你暂时还是只能用远望号。

“还有,即便有了新式商船,以后的黎洲航线也必须有一艘军舰随行,护航是一方面,其他那些普通货物也无所谓,但先生别忘了黎洲还有大量的金银,普通货物可以交给商船运输,但金银必须用军舰运输,以免有人打这些金银的主意。”

汪大渊这才说道,“陛下说的是,是臣考虑不周。”

鲁锦摆摆手,并无怪罪之意,然后又继续问道,“还有其他建议吗?”

汪大渊仔细考虑了一下才说道,“臣还想更改航线,以及航行的时间。”

“理由呢?”

汪大渊斟酌了一下才说道,“上次去黎洲走的是青丘列岛(阿留申)航线,目的自然还是因为第一次去没有经验,沿着海岸线走能经常补给,降低危险程度。

“但是臣走过一次之后发现,其实只要胆子大,导航够精准,以远望号这样的航速和续航能力,直接从澄州(北海道)向东横跨太平洋,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样一来就没必要再从北面绕一圈了。

“之前陛下不是还跟臣说,从西岸横跨太平洋最好的航线,是从日本的江户湾(东京湾),直接前往对岸的金川(旧金山)或者寓渚矶(洛杉矶)吗?这条航线正好搭上北太平洋暖流,顺风又顺水,全程只要三十多天,比之前的航线更加快捷。

“还有就是,之前跑了一趟青丘航线之后,臣发现流鬼国(勘察加半岛)那里荒无人烟,当地的熊比野人还多,到了那里除了能补给一些柴水之外,别无用处。

“而青丘列岛、上林(阿拉斯加)、常春(温哥华/西雅图)等地,也都只有一些部落野人,这些野人连种粮都不会,去了也很难与其交易什么,当地也没什么金银。

“如果是民间海商自己去还好一点,稍微能榨出些油水,但对朝廷这样的跨洋远航来说,北黎洲远没有中黎洲的金银和橡胶重要,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去中黎洲,反正那里现在也已经建了据点,咱们就快去快回,几个月就能跑一趟。”

鲁锦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想了想才说道,“所以先生是觉得北边那条航线无利可图了,所以想全力经营中间和南边那条航线?”

“不错。”汪大渊当即应道。

鲁锦这才说道,“不,北边那条航线也不能轻易放弃,朝廷应该将那些野人也纳入羁縻统治,并且让商贾过去经商,逐渐将那些土地都纳入大明的版图。”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露出不解的神态,如果说澄州岛(北海道)既可以作为跨洋的起点,也能做为补给站,同时又物产丰富,还能威胁日本,战略价值巨大,非常值得开发,那澄州岛以北的那些地方,他们就实在不知道有什么价值了。

那些地方气候恶劣,粮食都种不出,人口也没几个,占了那里纯属亏本买卖,恐怕榨出来的那一点油水,都不够给官员发俸禄的。

鲁锦看着他们不解的表情,却说道,“北边那些土地,别看现在都是一片荒野,但其实还是有些价值的,我们去占南洋的婆罗洲干什么?不就是为了那里的气候,能种植橡胶,以及那块土地地下的石油吗?北边一样有石油!”

鲁锦转着桌上的地球仪,指给众人说道,“这里,库页岛的北边,有几十亿吨的石油,足够整个大明用上百年,这里,流鬼国(勘察加),火山遍布,有很多的硫磺,还有木材,熊,兽皮,鲑鱼,只要想榨还是能榨出些油水的,最为关键的是流鬼国的位置,具有重大的战略地缘价值。

“还有上林(阿拉斯加),这里也有大量的石油,能让大明用上两百年不止,还有数不清的黄金,其他山林野兽更是不计其数,哪怕是常春(温哥华),这里的黄金也不是个小数目。

“或许这些东西现在看来对我们没什么价值,想要把这些财富开采出来也不容易,但是,我们是创业之人,我们是开国者,大明由我们创建,神州的权柄现在交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就得为神州的所有华夏子民负责。

“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不用,但我们得多攒点家底留给后代,现在明明有机会,很轻松就能把这些地方占下来,有能力却不去做,将来便要追悔莫及的,几百年后,子孙后代想用却没有的时候,他们都要戳我们的脊梁骨的!”

几人顿时就不说话了,虽说鲁锦的眼光长远,但这也太长远了点,谁能看到几百年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鲁锦说的那些东西什么时候能用上。

但是鲁锦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先生说的也有道理,北边那些地方虽然重要,但凡事也要分个轻重缓急,现在咱们船少,能用的人也少,暂时集中力量开发一条航线也没问题,至于北边,等造出新式快速商船,到时候朕再安排其他人去经营吧。

“说回太平洋航线,如果要从澄州出发,将其作为固定的起始出发点,恐怕还要创建据点才行,这样才能方便补给,甚至还有对岸的金川、寓渚矶等地,以及回程时路过的檀州,最好都要创建据点,你的想法也是这样的?”

汪大渊点了点头,“陛下明鉴,臣确实有这个打算。”

“那航线改也就改了,更改时间又是什么意思?”鲁锦再次问道。

“是这样的,陛下之前跟臣说,南太平洋的台风季是每年的六月到九月,可是臣这次返航时,是九月从香蕈港出发,先到金川,再到檀州,在檀州待到十月初一,才返航前往南洋的吕宋诸岛。

“按理说这段时间不应该有风暴才是,可是臣回程时偏偏就遇到了一次风暴,差点被吹到南太平洋的澳洲去,险些丧了性命,还是等天气晴朗之后重新测算了方位,才转到正确的航道上。

“所以,臣猜测是不是陛下家中传下来的海图记载有误,搞错了南太平洋风季的时间?”

“”鲁锦闻言顿时一阵沉默,他不是学气象和地理的,所知也都是义务教育和高中那些东西,到了大学学习机械和材料专业之后,就再没怎么碰过地理了,因此听到汪大渊的疑问,他自己也有些心虚,莫非真是自己记错了?

想了想鲁锦还是诚实的说道,“朕学的东西比较杂,地理确实不是朕专精之学,确实存在记错的可能,所以先生有什么想法?”

汪大渊当然不能挑鲁锦的错,所以他又说道,“陛下所说的六到九月为风季,我想这放在西太平洋还是没错的,正好与中国江南的梅雨季重合,而南太平洋和赤道附近,气候则可能有些不同。

“臣返航时路过新斤府,和李彬李站长也有过一番交谈,据他所说,他在新斤府的这两年时间里,雨季都是在当年11月到来年3月,次年的4月到10月为旱季,正好是冬春下雨,夏秋干燥,和国内这里完全是反着来的。

“而且即便出现大风天气,也都跟雨季重合,旱季是不会出现大风的,所以臣猜想,会不会各地的雨季旱季并不跟中国一样,台风季节都是和雨季重合的?

“另外臣今年返航的行程,似乎也能印证这一点,九月从香蕈港启程然后到檀州岛,九月到十月这一整个月的时间都没下过雨,更没有大风,反而是从檀州离开向西前往南洋的时候,十月初一以后,路上隔三岔五就有一场雨,还遭遇了一场风暴。

“所以臣猜测,北赤道暖流这条航线的风季,会不会是从十月才开始的?按照其他地方的雨季多为四个月到到半年的规律,那么这条航线的雨季,会不会是从每年的十月到来年二月,或是四月,五月到九月之间才是旱季?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从黎洲返航的时间就需要调整了,最好是避开雨季和风季,赶在旱季的时候返航,路上会更安全一些。”

汪大渊说的很委婉,用词都是猜测,怀疑,推理等等,毕竟皇帝是不能犯错的,他总不能直接说是陛下不学无术,记错了风季,差点把他们害死吧。

鲁锦闻言也点了点头,“先生的猜测还是合理的,朕毕竟只是从书上看来的,或许记错了也说不定,而先生却是亲眼所见,更能令人信服,所以依先生之见,航行的时间应该如何调整为好?”

汪大渊当即道,“臣以为,应该三月从建康出发,抵达澄州岛之后,在那里等到四月初一,四月再从澄州前往黎洲,这样大概率就能避过风季,从澄州到金川或是寓渚矶,大概要40日左右,再从金川前往香蕈港,也要20日左右,这样去的时候正好是两个月,当年六月抵达香蕈港。

“然后在香蕈港待一个月,七月初就要立刻返航,赶在十月之前抵达南洋,十月之后再从南洋回到建康,抵达的时间应该是十一月初,这样能在国内休息五个月的时间,来年三月再次出发,还能避过沿途所有的风暴。”

鲁锦闻言皱了皱眉,“那这样就没办法在黎洲待多长时间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卸完货,补给完,休息个几天就要立刻返航,再想在黎洲做什么事就难了。”

汪大渊当即摊手无奈的说道,“陛下,其实就算不更改时间,当年五月出发,七月到黎洲,十月返航,且不说风暴的事,三个月的时间也很难在黎洲做什么,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决定在黎洲多逗留了一年,否则连收集陛下说的那些种子都来不及。

“陛下若打算长久经营黎洲,不如专门遣人带几条船在黎洲常驻,几年一个任期,这样办起事来也能更加从容,而如果只是跑固定贸易航线的话,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卸货、补给,也完全够用了,毕竟香蕈港已经创建了据点,可以长期负责和土人交易物资,大明的船只只负责来回运输即可。”

鲁锦这次当即点头道,“先生说的不错,那看来还是得往黎洲加派人手和船只。”

说到此处,鲁锦顿时扶额道,“看来这次要新建的据点不少啊,澄州要建,檀州和金川,寓渚矶也要建,黎洲中部那边,除了香蕈港之外,最好在中部地峡(巴拿马)那里也开辟一个据点,尝试沟通两洋,另外印加那里也要建个据点,方便收集印加的金银。

“对于创建这些据点,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汪大渊闻言立刻说起了他在澄州买了一个阿伊努人少年的事,还有他在夏威夷的火奴鲁鲁装神弄鬼,忽悠土着要建个妈祖天妃庙的事,这都是为以后创建据点提前做的铺垫,现在这不就马上要用到了。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们作为怪物的一切都由父亲创造 什么真假千金?我女儿她是仙二代 麻荒梦 刚应聘,女总裁竟是我吃软饭的对象 权力巅峰:我的强大背景曝光了 续命爱情 被读心后,霸总他当众撕了白月光 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 谁让他当佣兵的! 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