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国第三年,公元4053年,公元1356年,秋,三十馀万明军在湖南集结,大战一触即发。
攻打云贵的战役,鲁锦定的出兵时间是九月初一,但战役的先期准备其实早就开始了。
四月份的时候驻扎在福建的第二方面军收到调令,立刻开拔前往湖南长沙集结,冯胜带着大部队于七月初抵达,朱亮祖和廖永忠则是回京去领任务,而驻扎在四川的缪大亨部因为距离湖南更近,所以他们的速度更快。
缪大亨接到调兵命令后,立刻派出麾下华云龙的第42军,下辖118和123两个师,前往湖南集结,六月份就到了湖南境内。
两支大军在湖南会合后,当即开始了预先清理外围的工作
因为鲁锦之前就下令,这次平定贵州的战略是抓小放大,朝廷只同意招抚那几个大土司,而地方的小土司必须接受‘改土归流’,放弃世袭土司权力,由朝廷派遣流官治理,并对当地百姓编户齐民,土司不得阻挠。
秉着先礼后兵的套路,朝廷可以先派使者招抚,如果那些小土司同意朝廷的条件,就把他们全家迁到江淮或江南地区去,朝廷不仅给分田,还给赏赐金银,同时还可保送家中子弟入太学,赐同进士出身,可以到中原或江淮省份当个县主簿,也可以选择从军,直接授予尉级军官官职。
总之好处很多,条件也很丰厚,但必须放弃土司权力,还得离开原有地盘。
而如果不答应,那就简单了,洗干净脖子等死就行
于是乎,从七月份大军刚到,外围的清剿工作就先开始了,最先被干掉的反而不是贵州的土司,而是四川东部,以及贵州北部外围的几个小土司。
比如恩施南边的‘沿边溪洞招讨司’,就直接被干掉了,朝廷在这里新设宣恩县,还有宣恩东面的‘容美峒宣抚司’,也被直接干掉了,在这里新设一个鹤峰县(鹤峰土家族自治县)。
除此之外,还有靠近慈利的上桑直司,被干掉之后新设桑植县;旁边的散毛洞安抚司,被干掉后新设来凤县(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永顺安抚司,被干掉后新设永顺县。
以及贵州外围的酉阳安抚司,被强行平定后设酉阳县,保靖州宣慰司,撤销后设保靖县,平茶洞司被强行平定后设秀山县。
这一系列的强硬军事打击,直接就把贵州的那群土司看傻了,你不听话,大明是真杀人啊。
周边那一群土司,除保靖州宣慰司的世袭长官,看到旁边酉阳安抚司的惨状,一家老小被华云龙屠了个干净,还砍了首级四处宣扬大明武力,震慑地方土人,保靖州宣慰司的世袭长官见状,直接吓得要死,最后被迫投降。
而且被迫投降也不算完,大明还将他们一家老小强制迁徙到了江苏,彻底离开了他们的世袭地盘。
除了一个保靖县之外,其馀土司全被屠灭满门,之后明军更是对外放出狠话,称朝廷八十万大军即将横扫云贵,(实际只有三十多万,且一半是充当移民的民夫),若是不想死的话,最好直接接受朝廷的招抚,不然继续抵抗,就是他们这个下场。
对贵州几大土司的招抚,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兵马未动,使者先行,被封为贵州右布政使的李饮冰亲自出马交涉,要是不先拿下这几个土司,那他这个布政使还当个什么劲,恐怕政令都出不了城,因此李饮冰直接带着几个朝廷委派的知府充当使者,分头招抚各路土司,他自己则是先去了思州田氏的地盘。
思州田氏,你听这姓氏就知道是汉人出身,或者说贵州的四大土司其中三个都是外来的汉人出身。
比如思州田氏,最早起源于隋朝的田宗显,被隋朝委派治理黔地,任黔中太守,之后隋朝灭亡,田氏就在这里赖着不走了,成为世袭势力一直扎根下来,唐朝的时候,田氏家主田克昌首次创建思州(凤冈),宋朝的时候,田氏家主田佑恭又被大宋朝廷封为思州刺史。
巅峰时期的思州田氏,甚至一度占据了贵州全省东部三分之一的地盘,比播州杨氏还要强上几分。
不过嘛,现在的田氏可不能和之前相比了,因为在元朝至正年间,也就是小铁锅当皇帝的时候,思州田氏自己内部分裂了,分成了思州和思南两股势力。
思州的现任家主名叫田仁厚,至今还当着元朝册封的思州宣慰使,内核地盘位于后世的凤冈,也即元明时期的思州。
思南的现任家主则是叫做田仁智,跟北边那个是同辈的,虽然没有朝廷的任命和官位,但实际统治的地盘却不小,贵州省东南六分之一的地盘基本都在他的掌控中,后世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差不多就是他的地盘范围。
思南的统治内核则是设在镇远府,也即后世的镇远县,那里至今还有个镇远古镇。
现在虽然明军还未正式进入贵州,但之前在贵州外围的清剿行动,还是传到了田仁厚的耳朵里,尤其是明军还故意干掉了平茶洞司,在那里设了个秀山县。
周围的酉阳、保靖、永顺都不是田氏的地盘,明军打掉那三个小土司,虽然也被田氏看在眼里,但实际上并没损害田氏的利益,可平茶洞司却实实在在是田氏的下属,虽然只是个最外围的旁系下属,但明军特意把平茶洞司干掉,很难说这里面没有对田氏的敲打之意。
之后朱亮祖和廖永忠到了之后,大军立刻兵分三路,朱亮祖亲自带着一个集团军,从酉阳进抵沿河县边境,沿河就是田氏的地盘,等于已经顶到田氏的脸上,如果李饮冰那边没有谈妥,那他就立即发兵进攻。
而廖永忠也带着另一个集团军,顺着沅江逆流而上,大军进抵平溪(玉屏)县以东,也随时准备从东面进攻思南田氏的地盘。
第三路则是由华云龙率领,他只有一个42军,总共两个师的兵力,但他带的民夫也有两个师,虽然打仗不中用,但壮壮声势,看守一下主力打下的城池还是没问题的,华云龙这一路从四川方向过来,暂时跟在朱亮祖的身后,等之后则是要进驻播州杨氏(遵义)和水西罗氏(毕节)的地盘。
三路大军分三个方向进入贵州,最后华云龙会留在贵州镇守后路,朱亮祖和廖永忠则是要到普定(安顺)会师,然后率领大军继续向云南挺进。
李饮冰到了思州见到田仁厚,立刻表明来意,“如今元虏朝廷已灭,鞑子皇帝还被吾皇生擒,成了大明的阶下囚,九州四方各地皆已臣服,百姓安居乐业,此时移世易,大明天命所归也。
“如今吾皇欲平定云贵,特派吾前来招抚,思州田氏,本汉种汉臣也,受隋帝委派任黔中太守,在唐建思州,在宋为刺史,宋元之交时,田氏还出兵助宋抗元,直到宋亡之后才不得已降元,实乃汉臣中的英杰。
“如今胡元已灭,汉家社稷已复,田氏自然也该象历代祖先那样效忠大明天朝。”
这番话一出,田仁厚自然连忙答应,这等于给他们田氏定了性,世代汉臣,助宋抗元,直到宋亡才被迫降元,翻译过来就是不会再追究他们接受元朝官职的过错,田仁厚怎么可能会不答应呢,连忙就把元朝的思州宣抚司的官印交了上去,表示愿意归附大明。
李饮冰拿到元朝的旧官印,立刻就笑了起来,接着又给开出了大明招抚的条件。
一,皇帝愿意纳一名田氏女为妃,与田氏结为通家之好。
这条田仁厚自然也连忙答应,还表示愿意多陪嫁一些嫁妆,思州田氏能成为皇亲国戚,这可是唐宋元三朝都没有的事情,相比之下,大明皇帝才是真的看重他们。
可还不等田仁厚多高兴片刻,李饮冰接下来的话顿时就让田仁厚脸色一变。
第二,大明要取消元朝设立的思州宣抚司,正式设立贵州行省,思州田氏原本的属地,要拆分成思南、思州、铜仁、石阡四个府,由朝廷派遣流官担任知府,思州田氏可派四名子弟担任这四个府的世袭府同知。
各府的知县也是同理,由大明派遣流官知县,田氏子弟可担任主簿,不过主簿要接受布政司的考核,且不能在一个县连任,形成省内流官制。
同时田氏还可出一人担任贵州布政司参政,也是世袭官职,但需要得到朝廷同意,田氏子弟每代还可保送三人到太学读书。
这个变动就相当于改土归流,但只改了一半,宣抚司撤销了吗?撤了。府县两级制设立了吗?也设了,并且朝廷还用了流官治理,但同时也给田氏保留了世袭副职,允许田氏担任世袭的府同知,还有行省参政,确实改流了,但只改了一半
田仁厚听完这些条件,脸色顿时就僵硬了下来,他沉吟了好半晌才对李饮冰问道。
“敢问天使,若是朝廷撤宣抚司,设行省,又让我田氏子弟担任世袭府同知和行省参政,那这将来是由田氏每年上交贡赋,还是由朝廷在思州直接收取赋税?”
这就是直接的利益分配问题了,以前只有宣抚司,没有行省,那宣抚司自然需要每年给朝廷上交贡品,但撤司改省之后,由朝廷派遣流官,田氏担任副职,那以后是朝廷直接在思州收税呢,还是让田氏继续交贡品呢?
李饮冰闻言当即道,“自然是贡品和收税一起交,或者田氏不交贡品也可以,但这就得看田氏如何选择了。”
田仁厚皱了皱眉,顿时问道,“天使这话是什么意思,能否说明白一些?”
李饮冰当即再次说道,“撤司设府之后,朝廷会迁来一些移民,还要在各府县驻军,田氏需在各府县让出一些土地和人口,供朝廷安置移民和驻军,还要对一些人口编户齐民。
“到时候编户齐民的土地和人口,由朝廷官府收税,田氏保留的土地和人口,自然就要向朝廷上交贡品,当然,如果田氏不想上贡也可以,那就把所有的土地和人口都交出来,让朝廷编户齐民,这样朝廷自己收税即可,就不用田氏上交贡品了。”
田仁厚的脸色顿时就难看了起来,如果把土地和人口全交出去,那他们田氏还能剩下什么,剩下个官职?官职有个屁用,没有土地和人口,那他们就什么都不是,到时候还不是任凭朝廷拿捏。
田仁厚脸色一时阴晴不定起来,在那里踟蹰半天,李饮冰也不催促,任凭他在那里思考,反正数十万大军就在北面两百里外,只要田氏不想死,最后还是得答应。
半晌之后,他深吸了口气才再次问道,“敢问天使,如果撤司设府,那朝廷要迁来多少移民和驻军,田氏需要让出多少土地,多少人口,每年需要上交多少贡品?”
李饮冰当即道,“朝廷在每个县的移民和驻军不会低于两千户,田氏最少也要每个县交出四千户百姓让朝廷编户齐民,也就是说,每个县至少要有六千户人口,至于田氏需要让出的土地,就按每户百姓五十亩土地为宜,且必须是能耕种的土地,不能耕种的山地朝廷可不要。”
田仁厚闻言顿时脸色一黑,每个县四千户人口,还要让出三十万亩土地,他妈的贵州本来就山多地少,他上哪弄每个县三十万亩土地,而且思州田氏的地盘一共有十个县,加起来就是四万户人口,三百万亩地,这跟直接抄家有什么区别。
他几欲发作,但想了想李饮冰身后的数十万大军,最后还是忍了下来,转而哀求道,“天使一路从沿河过来,应该也看到了,这思州遍地大山,鲜少能看见平地,这里的土人百姓的田地也多在山上,即便田氏有心给朝廷让出土地人口,恐怕也凑不出朝廷要的那么多啊。
“还请天使代为禀明皇帝陛下,望朝廷开恩。”
田仁厚听到这话,顿时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这事还有得商量,于是当即试探着说道。
“跟朝廷的移民一样,每个县两千户人口,供朝廷编户齐民,每户二十亩土地,且是在县城周边的土地,如何?”
“不行,二十亩太少。”李饮冰当即拒绝道,“山地本就贫瘠,一户至少也要三五口人,二十亩地如何养活的了那么多人口?更何况这些土地还要供养朝廷的驻军,百姓尚且吃不饱,又怎么上交赋税?”
谁知田仁厚闻言却是一喜,因为他刚才说的是两千户人口,每户二十亩田,而李饮冰只计较二十亩土地的事,却没死咬着人口数目不放,这就代表他默认了每县两千户人口的条件。
于是他这才说道,“那每户三十亩如何?”
“不行,最少四十亩。”李饮冰再次拒绝。
而田仁厚想了想,也没把话说死,而是说道,“天使容禀,这思州的地形确实与中原不同,遍地是山,耕田稀少,这天使都是能看见的,即便田氏愿意多让出一些土地,可也真的无地可让啊。
“不如我们这样,按每个县4000户人口来算,每户最少30亩土地,这样一共就是每个县12万亩,如果是每户50亩,那一共就是20万亩。
“等清田的时候,我们从靠近县城的地方开始丈量,若是可耕的土地实在太少,那田氏就只给朝廷凑够每人30亩,若是周围土地平旷,或是山上可耕的土地多,那田氏就给朝廷多让一些,让到每户50亩,我们因地制宜,这样如何?”
李饮冰闻言想了想,顿时笑道,“好个因地制宜,阁下不愧是田氏家主,这治民还是有些手段的,那就这么定了,土地数量视各县情况而定。”
呼——田仁厚顿时松了口气,这才又笑着问道,“既然田氏已经让出了这么多土地和人口,那敢问天使,以后田氏还需向朝廷上交多少贡品?”
李饮冰顿时道,“这就要看田氏保留了多少土地人口了,朝廷在各县编户收了多少税,田氏每年在各县至少要上交税额的两倍作为贡品。”
“这么多?!”田仁厚顿时惊道,如果朝廷每个县是四千户人口的税额,那岂不是田氏每个县就得交八千户的赋税做贡品?
“呵,至于究竟多不多,阁下自己应该心中有数,思州四府那么大一片土地,究竟有多少人口和田地?
“本官还是那句话,若是田氏让出所有的土地人口,我保证你一文钱的贡品都不用交,到时朝廷自己收税即可,既然田氏还有所保留,那本官就只能自己猜了,又或者,田氏愿意让本官去查查你们还藏了多少人口,若是每个县真的不到八千户,那本官就让你按实际人口数目上交贡赋如何?”李饮冰当即再次说道。
此言一出,田仁厚顿时脸色阴晴不定起来,看着李饮冰一副面无表情,有恃无恐的样子,再想到他身后的数十万大军,田仁厚最终咬了咬牙还是说道,“好,那就按天使说的办。”
“哈哈哈哈,本官就猜阁下是个识大体之人,那我这就先替陛下送上彩礼的礼帖了,彩礼过几天就会随大军一起送来,至于嫁女之事,也请阁下早些准备。”
田仁厚闻言当即接过彩礼礼帖,发现里面不仅写着棉布,丝绸,锦缎,铁锅等物,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万斤食盐,和两千两白银,顿时就瞪大了眼睛,随即立刻喜出望外的起身行礼道,“小臣多谢陛下厚赏!”
也不怪他那么激动,实在是贵州这破地方,全国所有省份当中,贵州是特么唯一一个不产食盐的省,别的省不管是池盐、矿盐、井盐还是海盐,多少都能产一些,贵州是真的一点盐没有。
再加之到处都是山,交通也不方便,平时从云南、四川、湖南三个方向买来的盐也都贵的很,百姓根本就舍不得吃,可食盐又是生活必须品,没有又不行,这可就真苦了贵州百姓。
现在鲁锦娶田氏女,别的彩礼不讲,只那一万斤盐在贵州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田氏只需把这些盐慢慢卖给百姓,就能换来不少银子,皇帝给的这彩礼可真大方。
这便是鲁锦的箩卜加大棒,给田氏私人的赏赐和礼物可以多一些,但涉及到改土归流,撤司设府方面就必须斤斤计较,必须让他们知道,皇帝大方是大方,但也不是好糊弄的。
至于对贵州之后的治理,鲁锦也有自己的打算,首先是联姻拉近关系,暂时招抚,其次是推恩令,拆分田氏的势力。
比如这次就把思州田氏的地盘拆分成了四个府,同时又给出四个世袭府同知,这样田氏就必须得分家,等真的分家以后,那些后辈谁特么还听你的,到时候朝廷就可以分而治之,逐渐将改土归流进行彻底。
最后还有每代保送田氏子弟去太学读书这件事,一来此举可以当作扣押人质,防止田氏作乱,二来可以从这些田氏子弟下手,好好培养,等他们在南京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学习了先进文化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到时候开拓了视野,让他们知道世界有多大,这天下那么大,上哪不能赚钱,别总把眼光一直放在贵州的那山旮旯里,人家海商出一次海,比你一年在山里收的赋税都多。
等到那时候,朝廷再用别处的利益,比如公司股份之类的,或者海外的土地、矿产作为利益交换,让田氏让出思州所有的土地和人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老一辈的老顽固已经被鲁锦放弃了,这一代的土司暂时就这样拉拢打压着就好,直接从他们的下一代入手,最多两三代人,朝廷就能把贵州彻底改土归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