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攻云南的大事,鲁锦就去张罗饭食去了,一口气传授给厨子好几道关于土豆的菜式,而朱亮祖、廖永忠等人则是去参观皇庄里那些稀奇古怪的黎洲作物。
“这就是玉米?长得跟高粱似的,这上面的米又在何处,难道还没抽穗?”朱亮祖看着面前的一片玉米地好奇道。
旁边的冯国用立刻道,“这个我倒是见过,去岁博望侯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株干玉米标本,这玉米的穗子就结在中间的茎秆上,会结出两个似棒槌的玉米,外面还包裹数层叶片,需扒开叶片才能看到里面的玉米,眼前的这片玉米,许是还没到结穗的时候。”
“原来如此。”
“这个就是烟草吧,没想到在田里竟是这个模样的,看起来倒象是菜蔬,等成熟了可要向陛下讨要一些。”廖永忠也看着一片烟草田说道。
“怎么,鲁国公(廖永忠)也食烟草?”李善长当即好奇道。
廖永忠当即解释道,“还不是陈友谅那厮,那厮年初到福州接兵去南洋的时候,在我们那待了几日,每日烟不离手,逢人便说这食烟的好处,还给我留了十斤,说是可以烧半年,后来果然染上烟瘾,这一天不吸上两斗就浑身不舒坦。”
言罢他还小心的看了看四周,“怎么,莫非陛下不喜食烟之人,刚才人多的时候我都没敢拿出来。”
“哈哈哈哈。”李善长顿时笑道,“这倒是没有听陛下说起过,而且陈友谅说的那些食烟的好处,八成还是刚回来时听陛下说的,陛下本来就有意在中国推广种植烟草,想来是不会反对食烟的,不然也不会专门在这皇庄里种植了。”
廖永安这才点点头,“哈哈,那我就放心了,这就先拿出来过过瘾。”
说着他便掏出一个精致的烟斗来,还向李善长客气道,“韩国公可要来一斗?”
李善长当即摆摆手,“我这里不急,陛下这庄子里的烟不是还没熟吗,我要是现在和你一起抽,恐怕你那十斤草就坚持不到新烟成熟了吧,到那时岂不难受的很?”
“恩,李相此言有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他闻言一愣,随即很认真的点点头,接着便掏出火折子不客气的站在田边吞云吐雾了起来。
而朱亮祖此时也站在一旁,跟冯国用低声私语,“冯相,听说朝廷的军改方案已经敲定下来了,可说了要如何改,还有这次打完云南,陛下让我带禁卫师押俘虏回京,冯相可知道后续的安排,总不能现在就让我回京养老了吧?”
冯国用看了他一眼,当即道,“军改怎么改,齐国公当是心里有数的,无非裁军和火器改革两点而已,现在朝廷不算地方的内卫,仅11个集团军,以及八个禁卫师,还有骑兵这些,全部野战陆军加起来就有72万馀人。
“而等这次打完云贵之后,除了西北方面,短时间是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承平时期,养72万野战军,对朝廷的军费开支,会有多大的压力,齐国公怎会不知?所以裁军是肯定要裁的。”
朱亮祖闻言当即点了点头,这情况他确实明白。
冯国用则是又道,“再说北方和西北方面,漠南漠北,河套甘肃等地,皆地广人稀,在那里作战最需要的是骑兵,而现在却有大量的步兵占着编制,作战时却用不了那么多步兵,因此肯定要裁减步兵员额,扩编骑兵编制,骑兵原来只有三个师,这次最少要扩编到七个骑兵师,才勉强够用。”
朱亮祖顿时瞪大了眼睛,“七个骑兵师,还是原来那种13500人的师吗?那加起来岂不是有十万骑?”
冯国用摇了摇头,“新编制的步兵和骑兵有区别,骑兵师是10500人,步兵师更大一些,每个师有一万五千馀人,两者的差距主要在配属的火炮上面,这次军改要加强基层的火力数量,火炮直接下放到营,每个营都有四门小炮,一个师的火炮就有152门。
“而骑兵为了保持高机动性,是不方便配属重型火炮的,因此骑兵就没配火炮,这每个师才比步兵少了五千人。”
“火炮下放到营?一个师152门火炮?居然有这么多?那一个方面军岂不是要有上千门炮了?还有,这师级编制怎么还比原来多出一千多人,不是说要裁军吗,这怎么还越裁编制越多了?”朱亮祖先是震惊,后又蹙眉道。
冯国用当即一字一句道,“扩师,裁军。”
“这是何意?”
冯国用干脆敞开了说,“这次裁军至少要裁掉三十万人,只保留四十万野战军,五个方面军都要至少裁掉一半,从原来的十万人裁到五万人,新的师级编制一个师就有一万五千多人,五万人也就刚好三个师,再加一个军部而已,因此原来的方面军,裁撤之后都会变成一个三师制的军,将近五万人的军,下设三个师。”
朱亮祖顿时就听傻了,他有些不理解的问道,“原来一个方面军可是有四个军八个师的,现在就剩一个军三个师了,那那些将领呢,降级使用?还是另有安排?陛下总不会一下子连将领都裁光了吧”
“这当然不会,裁人是肯定要裁的,但不会裁这么多,原来的八个师并三个师,这三个师正副师长就有最少六个人呢,原来的军级将领也可以继续在军部任职,当然也可以调往地方,做行省的都指挥使,统辖一省的内卫军等等。
“至于齐国公这样的。”冯国用尤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陛下有意成立更高一级的指挥单位,将全国划为五个战区,设五个战区司令,战区司令可辖制该战区内的所有野战军,内卫军,甚至海军,平时主持战区内的军队建设,非战时不得外放领军,更无调兵之权。
“如战时需要统领三军的大将,才有可能外放,但平时估计就是在京从事案牍之事了。
“不过战区之事,陛下还未曾公开说过,只私下里与我讨论过,齐国公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朱亮祖顿时点了点头,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所谓比方面军司令更高一级的战区司令,还什么可以统辖战区内的一切兵力,不过都是说的好听罢了,这其实就是名义上的高升,但实际上就是皇帝收兵权的行为。
真当上了这个战区司令,估计也就是在京城养老到死了,什么若有战事就可外放领兵,那不过是鬼扯,朝廷又不是没有将领可用,就说他的第二方面军吧,他朱亮祖和廖永忠这俩集团军总兵退下去之后,下面至少还有冯胜和毛贵可以接班,将领多的是,你以为离了他们俩,下面就不会打仗了?
其他方面军同理,西北的俞廷玉和华高退休之后,下面至少还有卞元亨和傅友德可以接班,这两个都是可以单独统兵数十万的帅才,廖永安的一方面军那边至少也有个徐达做接班人,鲁锦是真不缺将领可用。
而这所谓的五个战区司令,其实就类似于原历史上那个明朝的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也不是指挥机构,更类似于军队的行政机构,五大都督说是位高权重,实际上只是管理一些军队编制之类的行政工作,真打仗的时候根本就用不到他们,不过这几个位子倒是个不错的闲职,听起来名头非常响亮,品级也够高,但就是没实权,最适合用来安置那些退休的将帅。
见朱亮祖变色呆滞,冯国用这才拍了拍他的手臂,朱亮祖顿时回过神来。
冯国用再次道,“齐国公此番收复云南,回京受赏,必定能再次高升,还可得封郡王爵位,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了,再说当将领的,能做到齐国公这个份上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陛下大度,能让齐国公回京享福,安享晚年,便已是恩德,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朱亮祖这才点点头拱手道,“多谢冯相告知,我明白了,其实我倒不是贪权,只是现在还如此年轻,便要回京养老,实在是有些难以适从啊。”
他说完便顿时苦笑了起来。
冯国用则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齐国公正值壮年,现在要说养老,那确实早了点,不过估计陛下也不会放着你闲置不用的,估计到时会有别的安排,只是不再领军了而已。”
朱亮祖顿时眼前一亮,“此言怎讲?”
冯国用当即道,“陛下在建国之前便有意迁都燕京,而这新都营建之事,怎么都得个位高权重,又十分可靠之人才可胜任,齐国公到时候若是在京师闲不住,或许可以向陛下请旨监督此事。”
朱亮祖立刻无语道,“去监工盖房子?没意思,到时候再说吧”
另一边,鲁锦指挥几个厨子和庄户,一直忙活到下午三点,众人都饿的肚子咕咕叫了,皇后张芸绣这才招呼众人开饭。
今日不是什么正式场合,也不用搞分餐制,几张八仙桌摆在院子里,一盘盘香气扑鼻的菜肴摆上桌,见鲁锦出来,众人刚要行礼,鲁锦就摆摆手道,“今日是家宴,吃的也都是家常菜,没那么多规矩,都坐吧,大伙来尝尝这几道土豆做的菜肴合不合口味。”
“多谢陛下赐宴!”众人还是谢恩之后,这才纷纷落座,然后看着桌上的各色菜肴,就听鲁锦再次介绍道。
“这土豆宜菜宜粮,但单吃土豆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于是朕就让人将这土豆和米饭蒸在一起,谓之土豆饭,此举可以用土豆代替一部分大米,既能填饱肚子,也能节省一部分细粮,大伙等会可要好好尝一尝。”
众人顿时连连点头,鲁锦又介绍道,“还有这炝土豆丝,土豆炖肉,就是辣椒还未成熟,否则还能多一盘青椒土豆,不过肉菜也不少,大伙且先尝尝,一会再说说哪道菜更合口味。
“还有,这些菜中有一道同样用了土豆,但却不易察觉,诸位可以找找看,若是猜出来了,朕还有赏赐,动筷吧。”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兴趣,立刻抄起筷子品尝起来。
那盘炝土豆丝先用冷水泡过,泡出一些游离的淀粉,再用开水焯烫一遍,把土豆丝烫熟,然后再捞出来沥干,放上干辣椒和盐等佐料,最后用热油一泼,做法简单,但却十分美味,吃起来十分脆爽,众人刚夹了一筷子,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其他的菜还有土豆炖牛肉,回锅肉,梅菜扣肉,一盘解腻用的清炒红薯叶,中间的主菜则是一盆猪肉白菜豆腐炖粉条,还有一道冬瓜老鸭粉丝汤。
众人听到皇帝还设了悬赏,言称这些菜里有一道用了土豆,却不易看出,顿时就在眼前的菜里查找了起来,很快他们就注意到中间那道猪肉白菜炖粉条,这里所有的菜中,有些放了土豆的可以直接看出来,其他的食材他们也都认识,唯有这道菜里的粉条,他们却是从未见过。
李善长当即捞了一筷子粉条放到碗里细细品尝,这粉条晶莹剔透,还吸饱了菜中的汤汁,吃起来格外的美味,另一桌的王祯更是只吃一口就喜欢上了这东西,他都八十四岁了,纵是身子骨再硬朗,可牙齿却不行了,啃不动那些大骨头大肉,这粉条软乎乎的,味道又足,却格外适口。
李善长顿时猜测道,“莫非是此物?”
这时就见冯国用也拿着汤勺,从旁边的汤盆里盛了一碗老鸭粉丝汤,当即道,“这鸭汤里也有。”
众人闻言看去,果然发现了那细细长长,晶莹剔透,象是汤饼(面条)的东西,“陛下,莫非那用土豆做成的东西,就是此物?”
“哈哈哈哈,果然让你们看出来了,不错,此物便是用土豆粉做成的,粗的可称粉条,细的可称粉丝,就是为了这东西,这顿饭才一直拖到现在,如何,可还合口?”
李善长当即道,“此物确实美味,不论是放在菜中,还是煮在汤里,都十分可口,只是此物与那土豆看起来,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陛下这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
鲁锦立刻道,“朕之前就说过,这土豆虽然高产,但八成都是水分,只有其中两成才是干粉,故而若是将鲜薯切块,用石磨磨成薯浆,再加水沉淀之后,便可制得土豆淀粉,再将这淀粉加水揉成软面团,取一漏勺从中漏成细丝,入热水快煮定型,便可制成粉丝或粉条,将粉条捞出晾干后,还可以长期存放,什么时候做菜的时候取一些便可添加。”
冯国用顿时道,“听起来倒是不难,土豆又是易得之物,若将此法传出,寻常小民家中便也可食得此美味了,陛下真心系百姓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