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兼爱VS仁爱(1 / 1)

苏铭骑行在朱雀门上,城门下是车水马龙的朱雀大街,而城内,则是通往钟楼的广济街。

与固若金汤、瓮城箭楼一应俱全的永宁门不同,朱雀门显得有些“单薄”。

它没有那么多层层的防御工事,许多古老的结构在后世的城市发展中被拆除了,只留下最核心的门洞与城楼,看起来光秃秃的,不怎么好看。

苏铭在此处稍作停留,便继续启程,身后的无人机也跟着嗡嗡前行。

“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当时信奉‘亲亲尊尊’的社会看来,是极度不合理的。”

“但如果我们将这个思想放大到整个国家的层面,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在试图建立一个以社会最底层的无产者为主体,人人平等,没有剥削争夺,互惠互利的理想社会。”

“身处等级森严的封建主义社会,墨子竟然能提出超越他所处时代几千年的先进思想,这是何等难以想象的智慧。”

“而且,他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他身体力行,带领着自己的弟子们,救济那些饥寒交迫的底层百姓,帮助一切受苦的人。他们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为行为准则,个个都是‘活雷锋’。”

“虽然孟子痛骂墨家是‘无父无母’的禽兽,但他对墨子本人的评价却极高。”

苏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敬佩。

“孟子曾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墨子主张兼爱天下的理念,哪怕是从头顶到脚后跟都磨烂了,只要是对天下人有利的事情,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这足以说明,在孟子心里,也承认墨子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

【墨子的兼爱,太理想主义了,根本不可能实现,就算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墨家的兼爱之所以强调人人平等,没有三六九等,所以才要求谁都要爱!而儒家的仁爱,恰恰是强调人有三六九等,有阶级差别!】

【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能说出这种话的学说,可想而知儒家的屁股坐在哪里!】

【这话也不是孔子说的啊!那是后世封建君主为了巩固统治,强加给儒家的。】

【三六九等是当时社会普遍如此,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质就是为了维护阶级,让每个阶层各司其职,这样社会才能稳定。】

【古往今来,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只想要权力不想尽义务!】

【真要让各阶层尽义务,就需要有能限制掌权者的法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你去问问孔子,他天天说仁爱,你问问他到底爱谁?他爱的是公卿贵族,还是普通的平民?是那些连田产都没有的手工业者,还是最底层的奴隶?】

【不要什么锅都扣在孔子头上,孔子要是真的主张阶级固化,那他就不会说出‘有教无类’这种话。】

【他有教无类?你找找看,他的三千弟子里,有一个是奴隶出身吗?】

……

天幕上激烈交锋的文字,让孔丘的弟子们,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与不安。

他们无法理解墨家所谓的“兼爱”。

“爱陌生人胜过爱自己的父母,这怎么可能做到?”

子游率先开口,他擅长礼乐教化,最重人伦秩序。

“人最先接触、最依赖的,便是父母兄弟,因此要先爱至亲,再推及他人,这是自然而然的情感。”

“天幕这所谓的墨家,提出的兼爱,既不现实,也让爱变得空洞虚假。”

“提出这种思想的人,如何能称为圣人呢?”

子夏也点头附和:“亲疏远近,才能稳固家庭,进而稳固邦国秩序。老师的核心思想,是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让天下有章可循,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战乱。这并未说要轻视他人,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是啊!爱有差等,不等于不爱他人!”

“况且,一个人连身边的人都不了解,又如何去谈爱天下所有素不相识的人?就算说出来,那也是虚假的,毫无根据。”

突然,年轻的子张灵光一闪。

“这或许就是问题所在!”

他指着天幕上的文字:“会不会是老师‘爱有差等’的学说,被后世之人扭曲篡改了?”

“他们将其变成了,要最爱君王,其次才是父母兄弟,至于其他人,则不必理会?”

“胡说!”子路立刻反驳,“老师说过,君有德,才以礼待臣;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君王若是不仁,我等根本无需效忠!凡事都要以道义为先,君德为前提,怎么可能盲目地去爱君王?”

子贡也冷静地分析道:“可若真如子张所言,那天幕上为何又会出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荒唐言论?”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沉默了。

是啊,这种话怎么说得出来的?还假借他们老师的名义说出来,实在太可恶了!

这与老师的教诲,简直是背道而驰,不,是截然相反!

这时,天幕上的争论再次升级。

说孔丘是虚假的有教无类,他的弟子里没有奴隶就可以看出,还说高位者尽义务是空口白话,必须要有律法约束才行……

这些来自后世的诘问,让弟子们感到困惑。

后世之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说法?

要知道,春秋时期,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是可以被买卖、馈赠或殉葬,他们依附于贵族或士族,从事耕作、杂役、手工业等底层劳动,无婚姻自主、财产所有权等权利。

想要摆脱这种状况,只能通过立功、赎买或主人恩赐获得自由,成为平民。

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在春秋时期提出收别人的奴隶做弟子,放到现代相当于,把别人兜里的手机拿过来,说我觉得你的手机根骨奇佳,适合跟随在我身边学习知识。

你猜别人打不打你?

至于束缚高位者……

孔子的弟子认为,有道德、礼制、责任去约束他们,有臣子劝谏他们,有尧舜禹和文王这些圣贤做榜样,难道还不够吗?

光是说这些,老师就已经引起各国诸侯和贵族的不满了,要是再提出以律法约束他们,估计他们连周游列国的机会都没了……

所有弟子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汇聚到了车队中央,那个始终沉默不语的身影上。

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讲解,希望老师能驱散他们心中的迷雾。

然而,孔丘没有发言。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天幕,看着那些闪烁的、诘问的、辩驳的文字。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仿佛一尊古老的雕像,在静默中承受着来自两千五百年后的审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综武:大宋小卒,我的收益翻十 被赶回乡后,我靠科举当阁老 当兵发老婆?我造反娶皇后! 在灭世前当神医 诡异修仙:我的人皮纸有点邪! 综武:开局宋青书,横推武侠世界! 长生:打铁证道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我就是列强 诸天之我要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