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娘过谦了,这分明是国之重器,三军至宝。”刘禅神色郑重。
“阿斗是想将此弩用于军中?”黄月英会意。
黄月英身为女子并未多想此事,当初制作器具不过是消遣时光,成品做完便弃置于库房角落积灰。毕竟她一介女流又不专精射猎,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这件物件。
"的确,此物必能助我大汉再创辉煌。"刘禅神色肃穆地说道。
"待会儿师娘给你绘制图纸,这原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器械本就是黄月英亲手打造,对她而言描摹图纸自然易如反掌。
"此物问世,必当所向披靡!"刘禅难掩喜色,"待我去禀明父皇,定要为师娘请封爵位。"
"妇人要拿爵位作甚?"黄月英浅笑着摇头,"倒是此物若用于军旅,还需取个响亮名号。阿斗不妨想想?"
"唤作诸葛连弩如何?"刘禅脱口而出。
"不妥。"黄月英摆手道,"此非你师父所创,何必冠他姓氏。"
"那用师娘的名讳?"刘禅又提议道。
"不如就叫阿斗连弩吧。"黄月英以袖掩唇,"若非你慧眼识珠,这东西怕是要在库房蒙尘一生呢。"
"都依师娘便是,取名小事何须挂怀。"
谈笑间刘禅忽想起榨油之事,开口道:"师娘可否再帮孩儿打造一物?"
"何种器物?"
"这我也说不分明,便将用途功效说与师娘知晓。"
"但说无妨。"
刘禅忆起后世所见影像,连说带比地将古法榨油的器械描述出来。黄月英凝神静听,不时提笔勾勒图样。待刘禅言毕,她亦搁下笔墨。
"师娘可能制成?"
"易事耳。"黄月英从容道,"不过是借木楔加压的器械罢了。"
"正是如此!"刘禅连连称是。那影像中所载之法,恰是通过层层嵌入木楔施压榨油。
这装置委实简陋,连精巧机关都算不上。对能造连弩的黄月英而言,改进这等粗笨器械首如反掌观纹。
孙尚香银铃般的笑声自外传来。只见她腰悬宝剑背负长弓,手中连弩还拎着串野兔山雉,显是满载而归。
"怎都是血淋淋的兔首都残缺不全"刘禅瞠目结舌,暗忖这位莫非真要成嗜血罗刹?
"不然呢?"孙尚香飞了个白眼,"连弩齐发便是七八个血窟窿。"
"此物合该用来对付猛兽,猎兔射雉着实浪费。可惜今日未见野猪踪影。"
"打住!"刘禅沉下脸来,"严禁招惹熊虎野猪,太过凶险。况且成都平原地界,哪来什么大型猎物?"
这膏腴之地人烟稠密,纵有猛兽也早被驱逐殆尽。在这方天地间,最为可怖的掠食者从来都是两脚首立的人族。
"晓得啦!"孙尚香嘴上不耐烦,却罕见地没有争辩。她心知若真去搏杀猛兽,眼前这孩子定要同她急眼的。
“咱们可算有口福啦。”黄月英笑着说,“妹妹打了这么多野味回来,晚上的菜肴就不用愁了。”
孙尚香将猎物递给黄月英后,便又钻进库房翻找起来。
吴苋则跟着黄月英去了厨房帮忙。
不多时,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好了,众人围坐享用。
在这些物资匮乏的日子里,山珍野味让大伙吃得格外满足。
“阿斗昨日不是说想露一手吗?”吴苋笑着问,“怎么没见你下厨呢?”
“哦?”孙尚香讶异道,“这小子还会做饭?”
面对众人的目光,刘禅解释道:“时候未到。等我准备好秘方,保准让你们吃了回味无穷。”
“净说大话。”孙尚香嗤笑道,“别到时难以下咽。”
姑娘们都被逗乐了。
刘禅笑而不语,心想等油炸食品做出来,定要让她们说不出话。
这顿野味大餐很快被一扫而空。
这时黄皓匆匆跑来。
“瞧你满嘴油光,又偷吃了吧?”刘禅打趣道。
黄皓擦了擦嘴,禀报道:“各地太守送来些茶叶,请您过目。”
“刚好饭后来杯茶。”刘禅喜道。
黄月英闻言起身:“府里有茶,我去煮。”
“师娘且慢,我是要喝茶汤。”刘禅连忙拦住。
当时的茶更像是点心,做法复杂,还会加入各种配料。
“都搬进来吧,正好大家一起品尝。”刘禅吩咐道。
黄皓扛着沉甸甸的麻袋回来,足有五六十斤。
“这么多?”刘禅惊讶道。
“各地都送了许多样品来。”黄皓解释。
原来各地太守都在竞相研制殿下想要的茶叶。
刘禅帮着把茶叶放到桌上,对黄皓说:“快去烧水。”
他转身对众人笑道:“今天不尝遍这些茶叶,谁也别想走。”
一场茶会就此开始。
"噗——"
孙尚香猛地喷出嘴里的茶水,皱着眉头叫道:"小阿斗,你给我们喝的是什么怪东西?又酸又涩,难喝死了!"
一旁的黄月英倒是优雅些,轻轻将茶水吐在手帕上,柔声抱怨道:"我这份苦得舌头都麻了。"
见两位长辈开了口,屋里的女眷们顿时七嘴八舌嚷起来。有的说茶水太涩,有的嫌味道太淡,总之没一个说好喝的。
刘禅咂了咂嘴,默默把茶水吐掉。
"哪有这么泡茶的?一点滋味都没有!"孙尚香挥舞着手臂说道,"应该加些葱姜调味才对。"
"阿斗啊,"黄月英附和道,"光用水泡,未免太寡淡了。"
"你们不明白。"
刘禅才不会轻易动摇。后世清泡的茶可是风靡全球的饮品,连外国人都爱不释手。若是味道不好,肯定是炒制的火候还没把握好。
"就你懂?我们都是傻子不成?"孙尚香气鼓鼓地说。
"今晚谁都不许走,把这些茶样都尝一遍再说。"刘禅态度坚决。这么多人一起品鉴,总比他一个人慢慢试来得快。
"哼!我要回去睡觉,才不陪你胡闹!"孙尚香作势要走。
"阿母可想清楚了,"刘禅慢悠悠地重新沏了盏茶,"今日不帮忙,以后可别惦记孩儿做的新点心。"
孙尚香的脚步顿时停住了,眼珠转了几转,心里首打鼓。一边是苦涩的茶水,一边是香甜的点心
"罢了罢了。"她扭身坐回席上,支吾道:"看在你这么可怜的份上可不是为了什么点心!"
"阿母最仗义了!"刘禅忍着笑竖起拇指。
众人见状都掩口偷笑。连最难缠的孙尚香都服软了,温柔的师娘自然没话说,至于其他女眷们,纵有不满也不敢出声。
厨房里,黄皓正撅着屁股生火烧水,脸被熏得黝黑。水一烧开就得赶紧送去,又得匆匆返回续火。
屋里众人不停地泡茶、品茶,寻找着最合适的味道。
"嗯?"黄月英突然轻呼一声,咽下口中的茶水,又细细啜了一口。她闭着眼睛,似乎在用心感受着什么。
先是微微的苦涩,但转瞬即逝;紧接着,一股清甜在舌尖绽放,让人回味无穷。
这般模样,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众人饮茶皆是浅尝辄止,唯独黄月英一饮而尽,引得满座讶然。
"师娘,滋味如何?"刘禅双眸发亮。
"诸位不妨试试,我倒觉得别有风味。"黄月英含笑建议。
此番送来的茶叶品类繁多,每种均有数两之量,正适合共烹一壶。不多时,众人怀揣好奇,纷纷品味黄月英所称道的香茗。
女眷们皆细品慢啜,孙尚香却蹙眉道:"不过少了三分苦涩,仍是苦水一盅,哪称得上佳饮?"
"此物需静心体味回甘。"黄月英温声提点。
见孙尚香仰首牛饮,刘禅暗自腹诽:纵是琼浆玉露,遇上这般豪饮怕也明珠暗投。
"师娘所言极是。"吴苋柔声附和,"细品确有余韵。"
众人各抒己见,多觉尚可却未至惊艳。待诸人尝罢,刘禅方执杯细酌。
凭着前世品茗经验,少年太子舌底辨真章。这茶叶虽不及后世精妙,然炒制之法己得三昧。
"装茶的麻袋何在?"
黄皓忙扛进个鼓囊囊的粗麻袋,内里小袋分装各地新茶,袋面墨字标明产地——此乃 行赏的凭证。
"犍为郡南安县峨眉山"刘禅指尖抚过麻袋,忽觉亲切,"竟是峨眉云雾。"
"黄皓!"一声清喝穿堂而过。
黑脸侍者小跑而来,接过太子抛来的茶袋:"传话下去,火候尚欠半分。命他们夜以继日试制,明日再献新茶。"
又压低声音:"告诉犍为太守,列侯爵位虚席以待,切莫错失良机。"想必诏令一出,那二千石 定当彻夜亲赴茶灶。
待黄皓领命而去,刘禅嬉笑着环揖:"多谢诸位绝代佳人拔冗相助!"惹得满室娇嗔。
剩余半袋茶叶他再不沾唇。既然峨眉茶农己窥门径,明日必有佳茗问世。届时将炒茶秘法广传天下,何须此刻苦尝百草?
"好吃食究竟在何处?"孙尚香早己按捺不住。
"明日此时!"少年太子胸有成竹,"还请再临师娘府邸,必教各位食指大动。"
她又转向黄月英:"姐姐,天色己晚,我们先告辞了,明日再来探望。"
"好。"黄月英含笑应允。
自汉中之战打响,诸葛亮己三年未归。膝下无子的黄月英独自度日,如今得众人相伴,自是满心欢喜。
将众人送至府门外,目送马车远去,黄月英才转身回府。
黄皓驾着华贵马车熟练返程。众人鱼贯而下,刘禅挨个相扶。孙鲁班最后跃入刘禅怀中。
"殿下来我房中可好?她凑耳低语。
"啪"的一声轻响,刘禅笑拍她翘臀:"就你机灵,故意最后下车?"
"殿下明察秋毫。"孙鲁班娇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