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变化,也拯救了另一个人——衡河中学的心理老师陈宇辉。
曾经,他淹没在繁重的工作和无数濒临崩溃学生的深度共情之中。
他只感觉到自已深夜呕出的血都是黑色的。
甚至,当林若筠被关校长劝下天台时,他还感觉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求死,都未遂啊。
但现如今,陈宇辉的工作量骤然减轻了。
那就是以前处理不完的极端情绪和危机事件,竟然真的不再发生了。
他甚至有时间和学生们在校园里面散散步,聊聊天。
新上任的王成芳校长,还在和他商量是否可以开展一门心理学的选修课。
闲的时候,他时常会走到校门口那片正在施工的空地。
那里,一进入校门最显眼的位置上。
一座纪念碑,正在一天天成型。
一片片漆黑的石板,被仔细贴上去。
上面镌刻着的,是在旧衡河模式的血路之上被淘汰的名字。
是在曾经那高考工厂中被判定为残次品的,年轻生命。
有一天。
他漫无目的地看着那些名字,目光却突然定格在其中一块最新的石板上。
【陈某辉】
而在后面还跟着一个括号。
括号中是两个字。
【未遂】
他愣住了。
虽然为了保证隐私,隐藏了其中一个字。
但从之下的具体事迹来看,他非常能确定这就是自已。
程校长你这家伙
有一种荒诞的黑色幽默,瞬间涌上他的心头。
他突然开始大笑。
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笑得极其猖狂,引得路过的学生和工人们都纷纷侧目。
终于终于等到了!
那做压垮了无数人,也几乎压垮了自已的高考工厂
终于停产了!
好吧!
未遂,就未遂吧!
就这样一直未遂吧!
他由衷的希望,自已将永远会是这座纪念碑上,最后一个名字。
就让这一切,在自已这里彻底结束吧!
时间一晃而过。
又到了周六,社团日。
曾经被各种竞赛课程补习和“自愿自习”填满的时间,如今真的还给了兴趣社团。
天文社,历史社,校乐团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久违的活力。
学生们,一开始不知所措。
我们真的真的可以只是玩吗?
王成芳校长的亲自出现,打消了他们所有的疑虑。
她会出现在球场旁,乒乓球桌旁,羽毛球场旁
看着学生们对攻。
有时候自已上场玩上几局。
她的技术,真的不算多好。
可不得不说,她这种亲自站台的行为,却消融了学生们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但更让彭远超内心激荡的,是今天在小灵终端上发生的一次更新。
这会是,与其它正在进行劳芳化改造的学校所使用的通用版小灵最大的不同。
是王成芳花了大价钱拜托关校长研制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第一版。
这是一个更加精准和务实的模块——
【未来路径规划系统】
这个系统强大到甚至有些冷酷。
她通过持续分析学生的基础学科擅长点、身体素养素质,乃至在各类社团活动中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和决策模式。
再结合王成芳“护种成芳基金会”链接各界精英分析而出的最新就业趋势和未来职业缺口。
将为学生勾勒出几条极其清晰而且动态调整的人生发展路线。
正如王成芳构想的那样。
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那还有什么会比学生能够亲眼看到自已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更能激发他们的努力呢?
更别提,还有一个力所能及的清晰路径了。
她不像原版小灵那样,更侧重于兴趣探索和潜能激发。
她会清晰的告诉你:
“但b路径更适合你的思维模式,若是选择继续,你将会获得更高的职业满意度,但仍需要补足以下短板”
路径之下,甚至列出了推荐的大学专业,需要掌握的其他技能,甚至是实习的公司简历投到哪去。
以及在未来的十年内,不同阶段需要达成的关键指标。
而直播的摄像头捕捉到这一幕时,弹幕真是瞬间就炸开了锅。
【卧槽!?这是把人生攻略直接拍学生脸上了?这也太硬核了吧!】
【我要是知道朝着哪条路走就能直接年入二十万,我当年会不努力?】
【感觉有点功利吧?人生又不是打游戏,怎么能这样数值化呢?】
【前面的懂个屁啊!清晰的路径能减少多少试错成本?对于资源有限家庭的学生,这就是雪中送炭!】
【王成芳果然还是那个王成芳但不得不说,这次是在好的方向发力了。】
【可这不也是关校长团队制作的吗?说来说去还是关校长牛逼啊!】
【见证历史了!我感觉这才是新衡河模式的真正杀手锏啊!】
几条路径得出的瞬间,屏幕前的彭远超,便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
他看着屏幕上为他生成的几条人生路径。
一条指向精算与金融风险建模。
一条指向跨文化ai的交互设计。
还有一条是成为多语种ai实时翻译设备的底层算法优化工程师。
每一条路径旁边都清晰地罗列出了他当前的优势,需要弥补的差距,以及未来可能接触到的领域大牛和项目机会。
天生我才必有用。
你体内蕴藏的,是你想都不敢想的光辉强大。
而小灵将会告诉你,那将会是什么样。
彭远超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
就在几天之前,高考对他来说还像是一座遮蔽了一切光线的大山,而他只能埋头攀登。
他几乎不敢想象山顶之后的风景。
或者说,根本无从想象。
高考之后呢?
然后呢?
干什么呢?
这几个问题,他甚至都不敢让它们在自已脑中冒出来。
现在,迷雾被驱散了。
这条名为多语种ai实时翻译眼镜研发的路径,结合了他对语言结构的敏感度以及思维底层敏锐的理性逻辑思维。
如此清晰,如此诱人。
他第一次感觉到未来不是一片混沌,而是一个可以一步步丈量接近的目标。
新的衡河模式。
还是没有放弃竞争与效率。
正如许多年前。
陈树仁校长用他最粗暴也最直接的方式,为王成芳那一代人指明了“读书”这条唯一的路径。
时代在变,方法也在变。
路径也不唯一了。
“不得不”也变成了“最佳选择”。
但那份“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衡河精神内核,将在王成芳的手中,以另一种形式顽强地延续下去。
陈树仁以生命点燃的那盏灯。
三十年后。
还在照亮更多迷茫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