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943章 942钓鱼佬的心痛

第943章 942钓鱼佬的心痛(1 / 1)

有哨兵看着,唐植桐又跟两小只嘱咐几句,非常放心的推着自行车回家拿上鱼竿,准备跟从煤站出来接着去钓鱼。

钓鱼可以卖钱,为了欠款,为了床垫,为了炉子,为了地窖的木架子,也是为了这个家,但绝对不是因为自己喜欢钓鱼。

自己又不是钓鱼佬,怎么可能喜欢钓鱼?

皇城内的这些胡同在民国以前,大多承担了某项给皇家服务的功能,具体执行的时候肯定会车来车往,所以这一片胡同的宽度比外城要好很多。

大石作胡同最窄的地方也有一米多,骑起自行车来一点都不觉得拥挤。

唐植桐滴零当啷按着车铃顺着胡同往北走,迎面碰上了买菜回来的母亲。

顽主可以见到爹妈装没看到,可能也有些人会给爹妈立规矩,但唐植桐作为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见到爹妈首先就得带着躬敬。

唐植桐刹停,从自行车上下来,跟张桂芳打招呼:“妈,这是买到菜了?”

张桂芳挎着篮子,喜滋滋的跟儿子报喜:“这边供应要比铁辘轱把好,有菜,队伍也不长。”

“那就好。”唐植桐对此不意外,陟山门街连接着景山公园西门和北海公园东门。

作为整个四九城最出名的景点之一,这一片路过的不仅有四九城的居民,还有全国各地的群众,更有一些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人士。

哪怕是为了脸面,这边的商店也不太可能跟南城一样。

“妈,敬民和凤芝在胡同口练摊儿,待会静莹和凤珍下了课,让她俩一块过去。”唐植桐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两个妹妹还没下课,自己这一去还指不定什么时候才回家,总不能让母亲去胡同口搬冰棍箱子,于是让母亲给两个妹妹招呼一声。

张桂芳点头应下,视线落在了鱼竿上:“行。你这是要去钓鱼?”

“我先去趟煤站,麻烦人家给送点煤,顺道去钓钓鱼,有日子没吃肉了,看看能不能改善一下伙食。”唐植桐没有否认,但也没说自己这趟出去是为了赚钱。

静莹和敬民即便再小,那也是正儿八经的亲戚,张桂芳轻而易举的接受了改善伙食的理由,不仅同意了儿子的做法,还给出了指示:“去吧,甭管能不能钓到,天黑前回来。”

“好嘞,妈,您放心吧,咱今天晚上肯定能吃上鱼。您路上慢点,我先去趟煤站。”唐植桐笑着应下。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煤站、粮店、副食品店等都属于服务行业,可由于资源的集中性,不免会出现“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

虽然上面曾做出调整、号召,但总有那么一些人阳奉阴违、无动于衷,很多需要被改变的东西暂时被压下后依旧会被弹起来。

只能说服务方面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唐植桐进了煤站的门,脸不难看,但也算不上好看。

在找到站长,出示了颜雄飞的批条后,唐植桐享受了一把热情周到的服务。

“这些煤不着急一下子送过去,挑人少的时候慢慢送就行。”煤站的煤有很多种,唐植桐选的是晋省那边过来的硬煤,价格很美丽,三十来块钱一吨。

“行,按你说的办,绝对给你保质保量的送到家。”站长拍着胸脯保证道。

即便有颜雄飞的条子,唐植桐该交钱还是得交钱,压根不可能白嫖。

唐植桐直接把钱交给站长,同时留了两盒大前门。

自己就不去窗口排队交钱了,因为刚才过来的时候,唐植桐看到排队交钱的群众不仅得交钱,还得跟收纳人员赔笑脸,解释钱如何缺了一角什么的。

从煤站出来,唐植桐站在大门口,准备顺着恭俭胡同往北走。

煤站的东边是吴海洋工作的单位,再往北去就是米粮库胡同的西口、某将军住的地方。

有这么些人和单位在这边,服务态度还如此,唐植桐觉得不仅仅是煤站的原因,还有普通居民的部分原因在里面。

依照唐植桐的想法,如果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群众过来买煤,煤站给自己甩脸子,而自己恰好有一个非常有能量的邻居,那自己怎么也得给煤站在邻居面前上点眼药水。

可唐植桐真的没听说过有谁这么干过。

有可能是消息渠道狭窄,唐植桐获取不到,还有一种可能是老四九城人要面子的思想在做祟。

四九城讲究个“虎死不倒威,驴死不倒架”,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如果因为这点事就求人,那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吹嘘自己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

在这一点上,八旗子弟尤为明显。

早年间提笼架鸟养蛐蛐,即便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把禄米、家具一卖,也得整上一块猪皮。

买猪皮不是为了吃,而是用上面那点油脂擦嘴。

即便在家顿顿吃糠咽菜,只要出门,嘴上必定得有油星,以此表明自家日子好着呢!

但八旗子弟里也有异类,恭俭胡同的毓四爷就是其中之一。

毓四爷是康熙的八代孙,住在恭俭胡同8号的一座三进的四合院里。

溥仪被赶出宫后,八旗子弟被猛然断了俸禄,他一家没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

为养活一大家子人,毓四爷效仿先祖弘昼,在地安门外西皇城开了家“信成杠房”,不光接满人丧事,汉人的也接。

他干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1933年接下了一桩无人敢办的丧事。

我党早期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参与《新青年》杂志编辑,两撇标志性的胡须,于1927年4月28日牺牲。

按照老四九城的风俗,下葬的日子一般选带三、五、七等奇数的日子。

先生的七日、七月、七季都过了,就剩下“七年”了,可没有杠房敢接这个白事,毓四爷接了。

他带领杠房众人冒着风险,从宣武门外先生停灵的地方起杠,城里十六杠,走西四、新街口,出西直门改二十四杠,平安顺利地把先生送到西山万安公墓安葬。

就凭这一点,毓四爷就可以被称一句“好汉”。

好汉并非专指汉人,姓爱新觉罗的也不一定都是满人。

孝庄逼降洪承畴,坊间有多个版本的传闻。

野史不一定真,但一定够野。

有些传闻令人匪夷所思,更是有人放出基因检测证据,力证康熙是孝庄与洪承畴所生。

是不是真的如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这玩意动摇了那些精神满人的根基。

此事一出,估计不会再有人敢大大咧咧蹦出来说自己有什么通天纹、是哪位爷的多少代孙了。

出了恭俭胡同,唐植桐过了皇城根,也就是以后的地安门西大街,来到前海南河沿。

前海南河沿离钟楼那边还有段距离,唐植桐觉得这地方碰到佟旺的概率能小一点。

虽然这边有游船,也有栏杆,但不影响钓鱼佬钓鱼的热情,隔着栏杆一样甩杆,不过人不是那么多,毕竟今天是工作日。

唐植桐正想着找个风水宝地开钓,就听见前面一哥们骂了一声:“真特么晦气!”

再仔细一瞅,那哥们钓上的是一条死鱼,说一条有些不准确,因为半条身子已经被其他鱼给吃光了。

钓鱼界有句话,叫“死鱼正口,收竿就走”。

那哥们忌讳,收杆要换地方。

唐植桐往左右瞧瞧,这块地方虽然两边都有人在钓鱼,但都相隔这边六七米的样子,间距够宽,能够做到互不打扰。

人家嫌弃,但唐植桐反而觉得位置刚刚好。

至于晦气嘛,自己又不是真正的钓鱼佬,不用遵守他们的行规。

眼下家里缺钱,只要地方适合自己开展外挂,别说钓上个把死鱼,就是拉上一具浮尸,报完警后也得再甩两杆!

唐植桐扶着自行车站定,在那哥们离开后,先把自行车放在那占位置,自己则在路边的杂草丛中挖起了蚯蚓。

蚯蚓好啊,这玩意浑身上下一根骨头都没有,不仅是大自然的环卫工,还富含蛋白质。

具体口感嘛,唐植桐没吃过,不好妄加评议,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恐怕是吃遍中国蚯蚓的某着名演员。

挖了一坨坨蚯蚓,唐植桐将其斩成一截截的肉段,回到自己占下的钓位上,在正式开钓之前,先把一半的蚯蚓肉段朝水里一抛,算是打了窝。

这年头粮食金贵,唐植桐在有限的钓鱼机会中,就没看到过有人打窝,而是大都是凭借手竿碰运气,也就比姜太公的直钩好上那么一丢丢。

看到唐植桐朝水里扔蚯蚓段,旁边的巧克力老头眼睛直抽抽,到底是没忍住,开口问道:“小伙子,第一次钓鱼吧?”

“钓的次数不多。”唐植桐朝老头笑笑,这老头穿着很板正,上身对襟衫,下身收腿长裤,肤色黢黑,身上却没有腱子肉,一瞧就是见天钓鱼屡遭暴晒的深资钓友。

巧克力老头摇摇头,教育唐植桐道:“小伙子,钓鱼不是这么钓的,你得用饵慢慢钓,哪有一下子撒下去的道理?鱼饵吃饱了还能上钩?”

“老爷子,钓鱼不打窝,钓的也不多。想要鱼上岸,得拿粮食换。我这没粮食,索性用蚯蚓试试。”唐植桐将钓鱼佬那套歪理甩出来,差点将巧克力老头给砸晕。

打窝?对唐植桐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经济水平提升后,渔业资源危机凸显,为了恢复渔业种群,国家出台了禁渔令,但是!单人单杆单线单钩的钓鱼佬不在此列,仍旧可以早出晚归甚至彻夜垂钓。

国家之所以这么做,揭示了一个钓鱼界扎心的真相:钓鱼佬打窝可以为鱼群提供额外营养,促进局部水域鱼类生长,而且与打窝所用饲料相比,被钓上来的鱼可谓是九牛一毛。

说白了,钓鱼佬空军居多,大多数都是纯纯的喂鱼。

巧克力老头明显不信,摇摇头道:“还有这说法?稀奇。”

唐植桐不管他信不信,自己只是找个与众不同的说法,方便待会上鱼罢了。

挂好鱼饵,唐植桐甩杆,然后悄么么的用挂往鱼钩上挂鱼。

眼下无论鱼竿还是鱼线,都承受不住大鱼的拉扯,唐植桐卡着斤把的鱼往上挂。

旁边有深资钓鱼,三五斤的鱼就得掂量掂量了,因为人家一眼就能看出这里面有问题。

“嘿,这不就来了嘛。”唐植桐起竿,一条斤把沉的鲶鱼正挂在鱼钩上摇头摆尾。

巧克力老头在一旁看的眼睛都直了,钓鱼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容易了?敢情自己这几十年的鱼白钓了?

唐植桐从鱼钩上取下鱼,捏着鱼身子,挥动骼膊,让鱼头和栏杆来了次亲密接触。

也许是栏杆太甜,幸福来得太突然,鲶鱼一下子被幸福冲昏了头脑,乖巧的躺在了唐植桐脚边。

唐植桐出门没带桶,本来就是打算钓鱼卖钱,把鱼摆在脚下才更有视觉冲击力。

在外挂的加持下,唐植桐一刻钟上了五条鱼,每条都有斤把重,把两边巧克力玩家的心态都搞崩了。

本着“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的心态,两边的巧克力玩家暂停了钓鱼,开始转身去旁边撅着屁股挖蚯蚓。

唐植桐这边则一边钓着鱼,一边卖鱼。

不拘种类,两块五一条,不讲价。

斤把的鱼,两块五的价格真不贵。

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鲜肉,尽管肉票能买到肉罐头,可肉罐头里面有多少是汤,有多少是肉?

无形之中就把肉价抬上去了。

两边的巧克力玩家挖好蚯蚓,照着唐植桐刚才的操作往下一抛,然后挂饵,等待鱼儿上钩。

什刹海没有那么多的大鱼,唐植桐心累的给两人挂鱼,不大,但比此前两人钓上来的要多。

两人一上鱼,围着唐植桐这边等鱼的顾客就少了些,转而去他俩那去买。

今儿第一天开张,知道这边有鱼的顾客不多,眼瞅着顾客越来越少,唐植桐就有了停手的想法。

“哎吆,哎吆,大货!”临停手前,为了将一切归功于打窝,唐植桐给左右两旁尤如哼哈二将的巧克力玩家分别挂了大鱼,都是二三十斤的花鲢。

钓过鱼的都知道,钓鱼佬宁愿爆杆、切线也不会松手。

二三十斤的花鲢带来的撕扯绝对不止二三十斤,巧克力玩家刚出声没多久,鱼竿应声而断,伴随着花鲢沉入水中。

当然,花鲢没跑掉,前面还有唐植桐的外挂等着它们,此次只是短暂给它们放个风罢了。

“唉吆!我的大鱼!”巧克力玩家气急败坏,捶胸顿足,他们丝毫不心疼鱼竿鱼线,只为那尾逃跑的大鱼而心痛。

这种心痛,别说什么去痛片,就算是布洛芬来了都止不住,哪怕全麻都得在梦中抽抽!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此心安处是御兽 女帝纪 南明不认输 破碎南北朝:从六镇开始焚尽门阀 东宫有刃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黄三炮:这军阀非当不可! 方舟:重铸人类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