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1 / 1)

这般阵势让在场人员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显然即将宣布重大事项。

否则不会如此郑重其事。

宣读结束后。

进入逐一表决环节。

与会者依次起立宣誓,郑重承诺严守保密规定。

待所有人宣誓完毕。

主持会议的长者才不紧不慢地取出一沓文档。

示意身旁助手分发给众人。

每人很快都收到一个密封的牛皮纸袋。

袋口贴着醒目的封条。

在获得长者的首肯后。

与会者才小心翼翼地拆开封条。

迫不及待地取出文档查阅。

霎时间。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紧接着。

爆发出阵阵激动的惊呼。

一位文质彬彬的眼镜学者更是直接跳了起来。

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声音颤斗地喊道:”,隔热效率超95!”

”这些参数我没看错吧?”

”这种zs-2500超高温涂料技术,真的能实现吗?”

激动的情绪让他的尾音都带着颤斗。

虽然不象他那样激动得直接站起来,但内心同样震撼不已。

那位看似文弱的研究员,正是超高温涂料项目的负责人。连他都如此失态,足以说明这项技术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正如文弱研究员表现出的惊讶,所有人第一眼看到那些参数指标时都不敢相信。但此刻的场合非同寻常,有”三老”坐镇,这份技术资料显然来历不凡,绝不可能是简单的数据造假。否则主持会议的老领导也不会郑重其事地拿出来讨论。

如果这些数据属实,那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超高温涂料并非新课题,在军事领域应用极其广泛:从枪械的枪管枪膛,到 弹头、航空发动机、火箭推进系统都离不开这种材料。

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研发超高温涂料,目前最先进的zs-1642型涂料正是由中心研究所研制成功。,隔热效率约75,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军事装备,堪称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这个技术瓶颈长期困扰着研究所。

现实情况确实存在客观困难。

毕竟国外同行已深耕该领域近百年。

反观国内研发历程,

起步时间晚,技术底子薄。

经历较长的技术攻关阵势在所难免。

研究团队正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力突破。

此刻,一份性能参数如此突出的技术方案突然出现。

也呈现出显著优势!

这意味着什么?

这将是推动军事装备跨越式发展、实现十年以上技术代差的内核突破!

何等惊人的突破!

何等重大的发现!

会议室里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首席专家身上。

众人摒息等待着决策指示。

主持会议的资深专家会意颔首,

抬手示意道:”技术来源绝对可靠!”

”当前首要任务是:”

”立即组织技术验证!”

”验证结果必须第一时间汇报!”

”由伍组长牵头,红兵、洪文、三石等组成技术验证组。”

”凯阳、文博团队负责后勤保障。”

周密部署后,专家挥手示意。

与会人员立即起身,

步履匆忙地奔向实验室,

走廊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待脚步声渐行渐远,

会议室重归宁静。

”三比特老”

研究所的陈老转过身,郑重地说:”验证需要时间,我让罗老先送您回去,有结果立刻向您汇报。”

”不必。”身着军装的老者站得笔直,像山涯上的青松般坚定,”我就在这等,老陈,给我安排个休息室就行。”

听到这话,陈老瞳孔猛地一缩,脸上写满惊讶。这位居然如此重视!他连忙点头答应。

尤豫片刻,陈老凑近低声问:”三老,我知道不该多问,但我这把老骨头对组织绝对忠诚”

军装老者突然笑了:”老陈,你也学会拐弯抹角了?”见对方有些尴尬,他压低声音:”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份技术资料的来源确实在你的知情范围内,但仅限于你。”

陈杰连连点头:”我陈杰绝不外泄半个字!”

军装老者长叹一声,神情复杂:”那人你也认识,前阵子不是你非要拉他进研究所的吗?”

”什么!是他!”陈老猛地站起,眼中先是震惊,随即燃起炽热的火焰。

与此同时,韩春明正悠闲地待着,完全不知道他提供的资料已经在军方研究所引起轩然 。

韩春明带着关小关乘车前往津门游玩。

这座城市因漕运兴起,已有六百馀年历史。近代曾沦为租界,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

韩春明穿越前后都曾多次造访此地,但关小关却是第一次来。她坐在车里,对这座陌生城市充满好奇。

两地直线距离虽近,但当时道路条件较差。韩春明驾车谨慎,清晨出发直到中午才抵达。

由于在津门没有商业安排,他们选择入住招待所。按规定开了两间房,但韩春明还是悄悄溜进了关小关的房间。

休息过后,两人开始游览。他们参观了多个景点,品尝了狗不理包子、猫不闻饺子等当地美食。尽兴游玩后,正准备返回住处。

韩春明的目光被街边一处小摊吸引住了。

这是个卖工艺品的小摊子,摆着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花瓶花盆。看样子是改革开放后,一些机灵人抓住商机做起的买卖。

摊主身材瘦小,活象只猴子。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脸上那块拇指大小的黑痣,上面还长着几根黑毛。这块显眼的黑痣让韩春明突然觉得有些眼熟。

他仔细打量着摊位,猛然间想起来了——这不是在大柳树鬼市上打过交道的”狗皮李”吗?这人姓李,因为脸上那块像狗皮膏药似的黑痣,鬼市上的人都这么叫他。

虽说这外号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但在那个年代,给人起这种绰号再平常不过,算是时代特色,也没人在意。

想起这人,韩春明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奸猾劲儿,比一般摊贩难对付多了。不过即便如此,韩春明还是曾在鬼市上利用他的狡猾,反过来从他手里捡漏过一个清嘉庆年间的笔架。

一晃眼,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谁能想到,就在这一年里。

狗皮李这厮放着好好的鬼市不去,倒跑到这儿支起了摊子。

要说这人的脑瓜子,确实活络。

大柳树那边的鬼市,这一年多来越发冷清。

反倒是这路边摊的买卖——

韩春明心里门儿清。

往后几年。

这可是个捞钱的行当!

不过……

这家伙倒腾的竟是这些瓶瓶罐罐……

韩春明朝摊子里瞥了一眼。

果然,靠近他那侧的摊位上。

堆满了鬼市里常见的做旧玩意儿。

别说,做工还算凑合。

糊弄外行人绰绰有馀。

但真正让韩春明留意的。

不是这些。

而是此刻摊子前站着的两个人——

一个烫着卷发、打扮时髦的年轻女人。

约莫二十五六岁。

长相能打七分。

高鼻梁大眼睛。

脸上扑着粉,白得扎眼。

嘴唇涂着艳红的口红。

浑身上下透着洋派作风。

她身旁。

恰巧站着个卷发鹰钩鼻的老外。

这会儿,那老外正捏着件东西,仔细端详。

在津门撞见外国人,算不上稀奇。

毕竟这地方历史特殊。

早年就有不少洋人在此落脚。

如今炎国对外交往越来越广。

来旅游、工作、交流的外国人也多了起来。

像津门这种中西混搭的城市,最受老外青睐。

那老外正端详的物件,着实罕见。

这是一只梅瓶。

单听名字,许多人会误以为瓶身绘有梅花纹饰。

实则不然。

梅瓶特指一类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瓷器。

因瓶口窄小,仅容梅枝插入,故而得名。

古时,它更多被用作酒器。

梅瓶能成为名瓷,得益于其典雅造型,深得古代权贵青睐。

特殊器型对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寻常民窑难以成就其神韵。

存世精品愈发珍贵。

历史上,梅瓶被誉为”瓷器第一造型”。

宋以后,历代官窑皆有烧制。

宫中陈设,随处可见其身影。

素有”天下第一瓶”美称!

摊位上堆着不少仿古梅瓶。

各朝各代的膺品混杂其间。

但这老外手中的那只——

与周遭货色截然不同。

虽隔着段距离,韩春明已从那瓷胎光泽、釉色晕染与器型线条中——

窥见端倪。

心跳陡然加速。

这宝贝!

既入我眼,

又遭洋人觊觎——

断不能失手。

价值189亿的梅瓶,必须截胡!

数米开外,

凭宗师级鉴宝眼力,

韩春明断定:

那正是乾隆年间的青花梅瓶真品。

瓶底波涛汹涌,浪花翻卷。

瓶身上端祥云环绕,瑞气升腾。

云海之间,数条神龙若隐若现。

随着外国人的转动,韩春明凝神细看。

整个瓶身共绘有五条飞龙,姿态各异。

每条龙皆生五爪,威风凛凛。

与众不同的是,这些龙在颈部后方都生有双翼。

龙身盘旋之际,羽翼舒展,姿态格外引人注目。

这不是普通龙纹,而是传说中的应龙。

在炎国古老传说里,应龙位居四大神龙之列。

清代典籍更将其尊为”龙中至尊”。

种种特征表明,这只梅瓶的来历已然明朗。

正是后世拍出九千多万天价的乾隆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

虽不能确定是否就是拍卖会上那件,但韩春明凭借多年经验,已有九成把握。

剩下的一分疑虑,只因未能亲手验看。

想到此处,他不禁眉头微蹙。

此刻宝物正在那外国人手中,不知对方是否识货。

倒是那狗皮李摊主显然有眼无珠,此刻正咧着嘴笑得见牙不见眼,俨然一副钓到大鱼的得意模样。

如今这世道,从西方来的洋人几乎就是有钱的代名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首长为白月光不圆房,重生不嫁了 金屋辞:凤弈未央 圣者:一刀镇压十三州 穿越60带着空间当保安 零号污染区 火影:穿越成为宇智波家的逆子 人间烟火故事集 穿成背景板丫鬟?那我可要摸鱼了 全村要逃荒?我建了个桃花源 真千金归来:假千金罪无可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