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牙凑近他耳边,压低嗓门,难掩兴奋:“这可是咱刚从地下刨出来的!”
“你买回去保准稀罕!”
“就算不稀罕,转手卖到国外去,也能发笔横财!”
157 意外收获!虎符!
果然!
韩春明心头一紧。
所谓“地下刨的”,不过是盗墓行当的黑话。
说白了——
就是从古墓里摸出来的明器。
盗墓这勾当,
但凡看过盗墓小说的都清楚。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这行当。
到了晚清民国,更是猖獗。
建国后倒是消停了。
十年动荡那会儿,
不少古墓遭了殃。
这也让盗墓贼又冒了头。
先前在大柳树鬼市,
韩春明就见过不少带土腥味的物件。
还收了两件小玩意儿。
要说这地下的东西,
收起来确实棘手。
毕竟都沾着阴土气。
懂行的一眼就能识破。
按咱们国家的规矩,地底下的东西可都是公家的。
要是收了送进博物馆,
将来就是铁板钉钉的罪证。
不过,也有几样特别的东西算是例外。
再加之吧。
如今这世道,古玩行当乱得没边儿。
收些不太惹眼的玩意儿。
其实倒也无妨。
毕竟,你要是不接手。
真让这帮人拿去糟塌了。
那才叫可惜。
装作完全没听懂大板牙的话,呆呆地望着他,满脸困惑:”土里挖的?”
”嗐!”大板牙见韩春明不开窍,索性挑明了,”就是从古墓里倒腾出来的!”
说完又怕吓着他,赶紧补充:”您放心!绝不是来路不正的货!”
”说起来,那墓还是我们张家祖上的坟!”
他挺直腰板:”就算被人发现也挑不出理!”
得!
为了让韩春明上钩。
连刨自家祖坟的谎都编出来了。
信你才怪!
韩春明心里冷笑。
脸上却装出心动的模样。
尤豫道:”那……瞧瞧?”
”走着!”
见韩春明松口。
大板牙连忙引着他往那边走。
老小孩见二人过来。
顿时堆起笑脸。
拎起麻袋。
主动迎了几步。
三人绕到一棵大树后。
大板牙催促老小孩:”麻利点儿,解开袋子给老板验货!”
话音刚落。
老小孩已经利索地抖开袋口麻绳,把麻袋往下翻卷。
伴着泥土味儿,里面的物件渐渐显露真容。
粗粗一看。
东西还真不少。
每件器物都沾着泥土,仿佛刚从地下掘出。
最显眼的是正中那尊青铜鼎,方正厚重,约莫四十厘米见方。乍看工艺精湛,品相完美。
韩春明险些笑出声——连青铜鼎都敢仿造?礼器,寻常人家哪会有。若说是祖坟里刨出来的,鬼才信。何况这做工也不对劲。
混迹鬼市多年,韩春明早练就了本事。他压住笑意,反倒露出惊叹神色。见他盯着青铜鼎,大板牙和老小孩顿时来劲。大板牙凑前吹嘘:“老板好眼力!这可是西周宝贝,和四羊方尊同时期的!”
西周?韩春明暗嗤:怕是上周的货色吧!
他忽然警觉——能仿制这等青铜鼎,大板牙绝非普通盗墓骗子,背后怕是有团伙。在机场设局行骗,想必已盘踞多时。
扫了眼其他物件,果然大同小异。韩春明顿时兴致索然。
(
韩春明发现那些所谓的新货其实是埋过土的假玩意儿,正想找借口离开时,突然注意到老头身上挂着个特别的东西。
那是个用红绳穿着的虎形吊坠,被老头随意挂在胸前的口袋边上,旁边还坠着块玉坠。之前藏在口袋里没被发现,刚才弯腰时不小心滑了出来。
这物件通体乌黑,造型简练却栩栩如生——分明是只昂首长啸的猛虎,但奇怪的是只有半边身子,象是被劈成了两半。更让韩春明心跳加速的是,虎身上隐约可见的铭文。虽然大部分被泥土遮盖,但某处缝隙里透出的一抹金色彻底暴露了它的真面目。
错金铭文!这绝对是件货真价实的虎符!从铭文本体判断,年代相当久远。
韩春明不敢直视那铭文,生怕被旁边两人察觉异样。
否则,他就能立刻确认这东西的来历了。
不过,这些线索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既然确定是件宝贝,韩春明心里便打起了算盘。
收古董这事儿,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花最少的钱,淘到最好的物件。
这才叫捡漏。
更何况,眼前这俩还想坑他一把。
另一边,大板牙和老小孩见韩春明沉默不语,以为他对青铜鼎没兴趣了,赶紧又掏出几样东西推销。
韩春明装模作样地看了几件,心里早已有了主意。
等大板牙从麻袋里摸出一块玉牌子时,他立刻两眼放光,指着那玉牌喊道:“这玉牌怎么卖?”
大板牙和老小孩见状,脸上顿时堆满笑容。
大板牙嘴皮子利索,赶紧凑上前:“小老板,您可真有眼光!难怪瞧不上那鼎呢!”
“原来……是看上这块汉代的羊脂玉牌了!”
“我跟您说,这物件……”
“那可是真正的宝贝,连那鼎都比不了!”
“您瞅瞅这雕工……”
他嘴里滔滔不绝,可忽悠人的本事实在不咋地。
比起之前那个卖假白石老人画的,水平差远了。
就这块玉牌,能勉强算块玉就不错了。
这明显是最劣质的水玉,跟和田玉完全没法比,更别说羊脂玉了。
东西也是新做的,工艺更是粗糙不堪。
韩春明懒得当场拆穿,但既然决定从这件东西入手,有些话还是得说。
他故作迟疑地问大板牙:“汉代就有和田玉传过来了吗?而且这颜色……也不象羊脂玉?我听说羊脂玉应该是羊油羊乳那样的颜色,这个看着不太象……”
大板牙一愣,没想到韩春明还懂点门道,一时被问住了。他有点后悔编得太离谱,但听韩春明语气不太确定,立刻又胡诌起来:
“汉代当然传过来了!戏文里不是有卫将军西征嘛,估计那时候就有了!至于颜色,羊脂玉只是个通俗叫法,其实别的颜色也有!就象羊,虽然大多是白的,但也有黑的、花的,不影响它是好羊嘛!一个道理!”
韩春明:“……”
这嘴皮子是真能扯,但这话简直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不过为了那虎符,忍了。
他眨了眨眼,装作信了大半。
大板牙见状,赶紧趁热打铁:“您今儿能看上,那就是缘分!”
“给你个优惠价!”
“您给五百就成!”
“这玉牌您拿走!”
他眼珠滴溜转,紧盯着韩春明的表情。
韩春明早摸透了这些把戏。
头回报价纯属瞎扯,无非想探他的底。
他立马瞪大眼睛嚷道:“啥?”
“这也太贵了!”
“算……算了吧!”
“告辞!”
说罢他装出被吓到的样子,扭头就要走。
大板牙顿时垮了脸。
心想今天碰上个穷主儿。
五百块就吓破胆,兜里肯定没几个子儿。
见韩春明要走,他急忙拽住对方衣角赔笑:“别急呀!”
“五百是开张价!”
他眯缝着眼:“咱还能商量嘛!”
“能便宜?”韩春明停下脚步,犹尤豫豫,“可这也差太远了……”
“做买卖讲究有来有往!”
大板牙堆着笑:“您随便还个价,成不成都是朋友!”
这分明在套韩春明的底。
其实这破玉牌压根不值钱,顶多算个手工费。
按行规,只要买家还价卖家点头,这买卖就得成交。
大板牙话说得漂亮,实则给韩春明下套。
换别人可能就栽了。
可韩春明等的就是这刻——
他慢悠悠把手伸进口袋。
掏出几张钞票。
数了数,正好五张。
对大板牙说:“我手头就这些现钱了!”
又低声嘀咕:“可光买这块玉牌也不够……”
“除了史密斯教授,还得给安德烈教授和霍华德博士准备礼物呢!”
说着,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大板牙一看急了。
他巴不得韩春明出五十块直接成交。
没想到对方还想多买两件。
见韩春明尤豫,他赶紧提议:“要不您再挑两件?咱们一块儿谈价?”
“这样……”
韩春明眼睛一亮。
目光扫了一圈,麻袋里没有吊坠类的物件了。
他很“自然”地盯上了老小孩身上的虎符和另一块玉坠。
试探着问:“这两件卖不卖?要卖的话,我三件一起出五十!”
“实话跟您说,我在英国留学,导师对炎国文化很感兴趣,买这些是送他们的。”
“三位导师,只送一位不合适。”
“您要肯卖,我这就拿走;不卖的话,我也得赶飞机了。”
听到这话——
大板牙和老小孩心里乐开了花。
他们清楚得很:
那玉牌和玉坠都是廉价水玉,
就值个雕工钱。
至于半截虎符,根本是捡来的破烂。
三件卖五十,血赚!
他们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虽说如此。
但大板牙的演技确实到位。
他故意装作为难地想了想,才开口道:”既然是卖给外国人的!你说得对,咱可不能叫这小老外看扁了咱们炎国人的气量!”
”这么着吧!今儿咱们就吃点亏!”
”五十三件!全卖您了!”
说完,他一招手,让老小孩取下虎符和吊坠,连同玉牌一起交给了韩春明。
又顺手柄韩春明手里的钱抽了过去。
”得嘞!钱货两清!您要是赶飞机,咱哥俩就不眈误您了!”
话音未落,两人拎着麻袋,快步钻进了树林。
确认他们走远后。
韩春明也转身下山。
找到车子,直接坐了进去。
他把玉牌和吊坠随手丢到一旁。
唯独取出那枚虎符。
小心翼翼地托在掌心。
仔细摩挲片刻,韩春明凝神端详上面的铭文。
这一看,他脑中嗡的一声。
险些叫出声来。
159 杜虎符!难伺候的关家二老!
虎符。
本是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
刻有铭文并不稀奇。
但这枚虎符上的篆书铭文,内容却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