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实认识她。
能猜出答案并非因为早有耳闻。
而是他站在上帝视角。
自然清楚能让涛子一见倾心的人是谁——刚进食品厂的新人。
没错。
正是蔡晓丽。
她和韩春明曾是同学。
还一起插过队!
说起来,韩春明对她家有恩。
此刻,蔡晓丽仍深爱着韩春明。
而涛子,也如原剧一般对她一见钟情。
这段纠葛。
最终因韩春明与苏萌相恋。
蔡晓丽赌气嫁给了程建军。
涛子得知后,提刀就要拼命!
幸好被韩春明拦下……
这些荒唐事……
既然如今换成自己主导。
韩春明绝不允许重演。
虽然。
他对蔡晓丽并无男女之情。
但至少,不能让这么好的姑娘跳进程建军的火坑!
下班时。
涛子照例在厂门口等韩春明。
身旁站着亭亭玉立的蔡晓丽。
见到韩春明。
蔡晓丽雀跃不已。
从学生时代起,她就暗恋着他。
如今又分到同一家厂。
刚进厂就听闻他的种种传奇。
这份倾慕与思念。
根本压抑不住!
尽管人来人往不敢太露骨。
但那嘘寒问暖的关切,眼中的柔情……
任谁都看得出她满心爱意。
涛子目睹此景,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午后工作时,蔡晓丽不停地向他打听韩春明的近况。
他立刻察觉出异样。
此刻亲眼所见。
顿时明白蔡晓丽对韩春明动了心。
虽然不清楚韩春明的想法。
但在涛子心里,韩春明是他最敬重的大哥。
大哥的女人!
别说接触!
连想都是大不敬!
于是涛子果断决定,从此不再对蔡晓丽有任何非分之想。
将这个念头彻底掐灭在萌芽阶段。
这个发展。
连韩春明都始料未及。
(目前女主角暂定小懒猫,其他人选尚在考虑中。更新计划如下:每日万字四更!7点、12点、20点、22点准时更新!周末额外加更!)
085 创业!维修铺开张!
接下来的两天。
韩春明在食品厂过得悠闲自在。
维修科的工作不同于生产车间。
只要厂里的设备运转正常。
每天喝茶看报就能轻松度过。
但韩春明并未虚度光阴。
他带着王路。
对厂里三台烘焙机进行了全面保养。
重点排查隐患,修复小故障。
还顺便做了性能升级。
凭借大师级的维修技术。
加之超前的理论知识。
虽然没费太多功夫。
但经过改造后的烘焙机。
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运行稳定性也大幅增强。
原先每烤一炉面包,必须冷却半小时才能继续生产。
经过技术改良后,烘焙机的冷却时间缩短至十分钟,效率提升显著。这一改进使每台设备日产量增加两炉,整体生产效率提高近30。
成果得到验证后,两个车间的主任喜形于色。袁厂长带领管理层亲临车间视察,当场对维修科予以表彰:授予年度先进科室称号,发放集体奖金一百元。韩春明获个人奖励五十元,王路得二十元。
全厂上下对此心服口服,维修科胡科长更是视韩春明为得力干将。他设宴庆功,将奖金大头分配给韩春明,其馀人员平分,并给予韩春明宽松的考勤管理。
完成设备升级维护后,韩春明开始实施筹备已久的创收计划。这天,他与涛子、蔡晓丽、王路在食品厂附近的院落汇合——蔡晓丽正式添加了团队。
蔡晓丽得知计划后,立即主动要求参与。韩春明了解她做事细致认真,便爽快答应了。
这个小院是他们最近精心物色租下的。院内空地宽敞,足有几十平米,还配有五间屋子。最关键的是距离食品厂很近,方便随时照看。一年租金仅需三十元,实在划算。
关于赚钱计划,韩春明已经向伙伴们详细说明。针对收音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技巧,也陆续进行了培训。虽然还未完全掌握,但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
四人中,韩春明的维修技术堪称跨时代的顶尖水平,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蔡晓丽、涛子和王路都是韩春明精心挑选的帮手,学习能力都很强。
这次聚会标志着计划正式激活。他们先对小院进行了分区布置:维修区、休息区、生活区一应俱全。缺少的物品或查找或添置,很快就准备妥当。
院外还竖起了醒目招牌。虽然当时打击投机倒把,但对修理行业相对宽容。招牌上用浓墨写着”超越维修铺,专修收音机”几个大字。
”超越维修铺”这个名称出自韩春明之手,招牌上的字也是他亲笔所题。
韩春明写得一手漂亮的赵体字,前世还曾因此获奖。
他刚写下几个大字,蔡晓丽几人便连连称赞。
略作思索,他又在下方添了一行小字——
“收音机信号增强!”
这年头修收音机的人不少,但信号增强却是韩春明的独门绝活,堪称最大卖点,自然要亮出来。
招牌就这么立了起来,舞台也已搭好。
按这年头修理行的惯例,接下来只需坐等顾客上门。
机灵点的,或许会走街串巷吆喝几声。
但韩春明不同,他可是曾一手打造市值数十亿上市公司的商业奇才。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至关重要!
不过,这事倒不必他亲自出马。
他让蔡晓丽、涛子和王路抄了几百张宣传单,又找来旧收音机稍加改造。
随后,涛子花钱雇了一群半大孩子——正值假期,这些孩子整日在街上闲逛,一听有赚钱的活儿,个个兴奋地冲了过来。
韩春明给每人发了一台收音机和一叠宣传单,吩咐他们只需将收音机音量调至最大,在街上边走边放。遇到感兴趣的人,便递上一张传单。
报酬是每天三毛钱,若能带回有修理须求的顾客,每人再加一毛。
听说只要每天轻松走走,至少能赚三毛钱。
拉来客户还有额外奖励。
这群孩子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韩春明交代完任务后,
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
没过多久,街道上便回荡起收音机的声音。
起初,
路人见是半大孩子提着收音机,
声音还开得特别大,
都觉得烦,
第一反应就想挥手赶人。
可渐渐地,有人察觉不对劲了——
这些孩子手里的收音机,
明明又旧又破,
款式老掉牙,
可声音却出奇地响亮!
不仅如此,
不仅声音大,
还特别清淅!
比许多新收音机听起来还舒服!
最关键的是,信号稳得离谱。
孩子们提着到处跑,
声音却一点不断续、不减弱。
这……简直不科学!
发现这一点后,
立刻有人忍不住掏出自家收音机当场对比。
结果一对比,差距立现——
许多人的收音机一拿出来,
稍微换个角度,信号就惨不忍睹。
至于音质,
更是被彻底碾压。
出于好奇,
不少人拦住这些孩子询问。
孩子们经过简单培训,
众人顿时来了兴致。
有人递上宣传单,大伙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新开的维修铺在搞宣传。
这招倒是新鲜,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不仅如此,好些人当场就心痒难耐。
毕竟,谁家收音机没点小毛病?
就算没故障,听说这家店还能升级信号,谁不想试试?
瞧那些孩子手里的老古董,升级后比新机还强。
要是自己的收音机也优化一下,效果岂不是更妙?
这么一琢磨,有人立马拎着收音机拦住了孩子……
维修铺院子里。
见韩春明派出一群少年,每人发一台收音机,蔡晓丽、涛子和王路心里直打鼓。
这些收音机可都是真金白银收来的,万一孩子跑了怎么办?
再说,这宣传方式闻所未闻,能行吗?
三人并非质疑韩春明,只是难免忐忑。
可这念头刚闪过,意外之喜就来了——
才过几分钟,就有少年兴冲冲带人回来,对方手里还提着台收音机。
这就有生意上门了?
也太快了吧!
几人目定口呆。
众人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望向韩春明。
接着,一切按部就班进行。
蔡晓丽负责接待讲解,涛子则在一旁配合展示实物。
来客的录音机原本只是略微鼓胀,声音有些失真。经过蔡晓丽的详细介绍,又亲眼目睹涛子用老旧收音机进行示范后,客人对升级服务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尤豫再三,客人最终下定决心,掏出钱来选择了维修加升级两项服务。
蔡晓丽立即让韩春明收下钱款,做好登记后将收音机交给王路。经过韩春明这几天的指导,王路对修理收音机喇叭和增强信号已相当熟练,马上开始动手维修。
与此同时,自第一位顾客上门后,不断有年轻人带着新客户来到小院。一个、两个很快,王路面前的维修台上就堆满了待修的收音机。
见此情形,韩春明和涛子也添加维修行列。一台台收音机被修好,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信号增强服务——毕竟信号更稳更强,还能收听更多频道,价格又实惠,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更何况街坊邻居之间难免互相比较,别人都升级了,自己不升级反倒不好意思。就这样,短短半个上午
302号维修铺一天就收到了近三十台待修的收音机。
韩春明、涛子和王路三人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最终只修好了二十台机器。
剩下的收音机只能先登记存放,等修好后再通知顾客来取。
中午吃饭时,蔡晓丽算了一笔帐:上午修好的二十台收音机,已经为维修铺带来了一百零三块八毛的收入。扣除材料成本,净赚至少九十块钱——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单日利润就把前期投入全部收回了。
连韩春明自己都没料到生意会这么红火。他原知道能赚钱,但没想到市场须求如此旺盛。想来也是,这个年代人们的娱乐选择实在太少了。
下午刚吃完饭,几人就立刻投入工作。那些帮忙宣传的少年们看到有人领到了一块钱奖金(还不算三毛工资),个个眼红得不行。到了下午,他们拉客更卖力了,结果维修间里待修的收音机很快就堆成了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