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心中已有答案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亲耳听到确认时,他仍难掩震惊。
这位在后世被加载教科书的人物,让他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肃然起敬。
”别这么拘束。”杨老察觉到他的反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引他进屋。
客厅的布置简约而考究,细节处尽显匠心。拥有宗师级鉴定能力的韩春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特质。
”就当自己家一样。”杨老示意他落座。
郑鹏举熟练地斟茶,众人开始闲谈。看似随意的对话中,却蕴含着令人震撼的信息。
特别是杨老提及的那次修车事件的后续发展,虽然言语含蓄,但两世为人的韩春明立即领悟到:自己无意间参与了一件影响国策的大事,甚至可能改变了历史进程。
震惊过后,韩春明很快平复心绪。既然已成事实,坦然接受便是。无论如何,这对他而言都是莫大的机遇。
杨老等人对韩春明的印象愈发深刻。
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
与在场位高权重者相处时,
毫无局促不安之态,
举止从容自若,
却又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敬意。
更难得的是,
他言简意赅,
总能切中要害,
字字珠玑,
令人如沐春风。
尤其在后续闲聊时,
这份特质更为凸显。
杨正清对此感受尤深。
初闻韩春明时,
只知其维修技术精湛,
在那件事中起了关键作用。
原以为不过是机缘巧合,
对其人其事也未多加留意。
在他看来,
父亲如此器重这个年轻人,
未免言过其实。
但今日一见,
方知此子确非池中之物,
不禁令他心生探究之意。
闲谈过后,
众人移步餐厅。
晚宴虽非珍馐美馔,
却胜在厨艺精湛。
几道家常小菜,
做得色香俱全,
令人垂涎。
徐仲明朗声笑道:”春明!今日我们可都托了你的福。”
韩春明尚在疑惑,
杨正清已接话道:”可不是!母亲许久不曾亲自下厨做这么多菜了。这道蜜汁红烧肉,我都有年头没尝过了。”
话音未落,
一道温和的嗓音传来:
”谁让你总不回家吃饭!”
只见一位银发老妇人正含笑立于餐厅门前。
这位与杨老年纪相仿的老妇人虽已年过七旬,举手投足间仍透着雍容华贵的大家风范。
她笑盈盈地打趣了杨正清一句,目光转向韩春明:”这位就是春明吧?果然仪表堂堂。”
”老夫人好!”
韩春明连忙起身行礼。
眼前这位想必是杨老的夫人,门前精致的花圃与屋内雅致的陈设,多半出自她的手笔。
”别太拘束。”
”你们先吃,我出去散散步。”
”春明第一次来,可要多吃些。”
老妇人简单寒喧几句便离开了。
杨老招呼众人入席,晚宴正式开始。
奔波整日的韩春明早已饥肠辘辘,见满桌佳肴便不再客气。待杨老等人动筷后,他也大快朵颐起来。
红烧肉酥烂鲜香,带着蜜汁的甘甜;其他菜肴也各具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席间韩春明依礼敬酒,继承了原主的海量,半瓶内供茅台尽入他腹中。而徐仲明与杨正清几杯下肚便面泛红晕,郑鹏举则始终以茶代酒。
见韩春明这般酒量,杨老眼中流露出赞许。他年轻时也是好酒之人,如今虽为养生只能浅酌,但对善饮者总多几分亲近。言谈间,已将他视作自家晚辈。
宴席将散时,韩春明正欲告辞,房门突然”刷”地一声被推开。
推门而入的并非杨老夫人,而是一位约莫十六岁的青春少女。
少女扎着俏皮的双马尾,肌肤如雪,眉眼间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灵秀。那双明亮的眼眸尤如夜空中闪铄的星辰,格外引人注目。只是此刻她脸颊微鼓,眉宇间透着几分恼意。
”媛媛回来啦!”徐仲明第一个出声打破沉默。
少女这才注意到客厅里的客人,立即朝徐仲明露出甜美的笑容:”徐叔叔好!”她的目光随即落在韩春明身上,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片刻,很快又别过脸去,重新鼓起腮帮子。
”谁惹我们媛媛生气了?告诉二叔,二叔给你做主!”杨正清见状,满脸宠溺地问道。这番话也道明了少女的身份——正是杨家长子的女儿,杨家的小孙女。韩春明曾在餐厅走廊的全家福上见过她,不过照片里还是个带着婴儿肥的小女孩。
”都怪志飞!”媛媛跺着脚向杨正清告状,”二叔您回去可得好好教训他。他借我收音机时信誓旦旦说会好好爱惜,求了半天我才答应的。结果才两天就给弄坏了!”
众人这才注意到她脚边放着一台收音机。杨正清立即板起脸:”回去就收拾这小子!难道不知道这收音机是我们媛媛的心头好吗?”说着又拍拍胸脯保证道:”别生气了,二叔这就找人给你修好。要是修不好,二叔给你买台新的!”
(
杨正清说完,以为侄女会满意。
谁知抬眼一看,侄女只是轻篾一笑:”二叔,您可别吹牛!”
”能修的话,我早找人修了。”
”带回来的,连按键都是英文。”
”咱们这儿的修理师傅,连按键都认不全。”
”再买?您最近要出国吗?”
杨正清一听,顿时愣住。
他急忙看向徐仲明。
见徐仲明点头确认,脸上顿时浮现尴尬之色。
要真是这样,自己确实托大了。
这收音机恐怕既修不了,也买不到。
少女轻哼一声,又对杨老说:”爷爷,您得帮我想办法。”
”没了录音机,我以后怎么学外语?”
”国产录音机太落后,上次托清姐带的原声磁带,根本播不出来。”
”好,好。”杨老宠溺地笑着,却掩不住无奈。
显然答应了,但也没辄。
”您可不能敷衍我!”少女看穿似的补了一句,拿着收音机往里走。
”好吧。”杨老底气不足地应着,转头对徐仲明和杨正清露出苦笑。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要不让我试试?”
071 自信的青年,神乎其技!
”嗯?”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连走到楼梯口的少女也停下了脚步。
她扭过头,眨了眨眼,打量着面前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
脸上写满困惑。
杨老几人先是一愣,随即猛然醒悟过来。
神情顿时壑然开朗。
杨老激动得声音发颤:”春明,你是说这收音机你能修?”
没错。
开口的正是韩春明。
方才他观察片刻,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出手相助。
这才主动出声。
此刻面对众人聚焦的目光,他也不再遮掩。
干脆利落地点头:”能修。”
没有模棱两可的”应该可以”,也没有故作谦虚的”试试看”。
短短两个字,透着十足的把握。
这场景。
让杨老和徐仲明立即想起他修车时的风采。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期待。
杨正清却暗自皱眉。
这话说得也太满了吧!
这年轻人看着不起眼,口气倒不小。
要知道这可是国外原装进口的稀罕物件。
就算会修车,跟修收音机完全是两码事。
该不会是想出风头想疯了吧?
质疑声最大的要数那个叫媛媛的姑娘。
她盯着韩春明看了好一会儿。
脸上很快堆满怀疑。
”你确定真会修这个?”
少女毫不掩饰自己的不信任。
”嗯!”
韩春明点头,见她满脸不信,知道不 真本事不行,便指着收音机道:”要是我没看错,你这台是漂亮国产的realistic巡警9型收音机吧?”
”咦?”
话音刚落,客厅里顿时响起一片惊叹。
徐仲明按捺不住惊讶,赞叹道:”春明,你这美式英语说得真够纯正的!”
韩春明会英语已经出乎他的意料。
更让他意外的是,韩春明不仅会说,发音还特别标准。
甚至
比起他们外事部的几位专业翻译也毫不逊色。
这实在令人惊叹。
只是笑着打马虎眼:”上学时学过一些,后来下乡闲着没事就多练了练。”
”哦!”
”真不错!”
徐仲明听罢也没多问,笑着点了点头。
看神情,也不知是否相信。
这边刚说完,那边的少女终于从惊讶中回过神来。
她忍不住再次打量这个先前没太在意的青年,迟疑地问:”你真会修?”
虽然仍是质疑,但语气已经客气了许多。
”来吧。”
韩春明不多解释,直接伸出手。
少女望着他阳光俊朗的面容,不再尤豫,将收音机递了过去。
”家里有螺丝刀、手电筒、火柴、胶带这些工具吗?”
韩春明把收音机放在桌上,边检查边头也不抬地问。
”有!都有!”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原来是杨老夫人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
说着便去后院找工具。
不一会儿就找齐了韩春明要的东西。
韩春明不再多言。
手上动作十分麻利。
几下就拧开了螺丝。
抬头对郑鹏举说:”帮个忙。”
随后递过手电筒,示意他帮忙照明。
小心翼翼地拆开了收音机外壳。
韩春明随手抄起另一根筷子,轻轻挑开收音机内部交错的电线,仔细查看着线路状况。
整个房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灵巧的手指上。
此刻,原先的疑虑已然消散了大半。
只见他动作娴熟流畅,宛如行云流水。
这般从容不迫的架势,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赞叹。
分明是个中老手。
这情形着实出乎众人意料。
要知道在当时,国产收音机都算紧俏商品。
更遑论这种进口货,简直是稀世珍宝。
按那姑娘先前的说法,这机子的构造与国产机型大相径庭。
可韩春明操作起来却驾轻就熟。
莫非他经手修理过不少这类机器?
这般熟练程度究竟从何而来?
还是说他的技艺已臻化境,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境界?
正当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际,韩春明已然找出了故障所在。
他暗自松了口气。
幸好
只是几处线路断开而已。
关键零件都没有损坏。
韩春明立即着手重新接线。
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让围观者看得目不暇接。
要知道这种七十年代的收音机,内部线路密如蛛网。
少说也有几十根电线交错缠绕。
真不知他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线路中准确找到映射接口的。
但见韩春明动作迅捷,没有丝毫迟疑,转眼间就完成了线路连接。
接好线路后,他熟练地装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