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
“多亏了你的提醒。”沈南朋说,“不然我现在可能也要破产了。”
“您言重了。”陈浩说,“是您有魄力,敢于及时止损。”
“魄力?”沈南朋摇摇头,“说实话,当时我也犹豫了很久。毕竟那些项目投入了不少资金,说放弃就放弃,心里还是不舍得的。”
“但您还是做了正确的选择。”
“因为我信任张教授。”沈南朋说,“也信任你。”
陈浩没有说话。
沈南朋看着窗外的夜景,突然问:“陈浩,你今年多大?”
“十八。”
“十八岁就有这样的眼光和见识,真是让人羡慕。”沈南朋感叹道,“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工地上搬砖。”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陈浩说。
“是啊,起点不一样。”沈南朋转过头看着陈浩,“但你知道吗?真正让我佩服的,不是你的起点,而是你的格局。”
“格局?”
“对。”沈南朋说,“很多人有钱了以后,想的就是怎么享受,怎么炫耀。但你不一样,你想的是怎么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陈浩有些不好意思。
“我听说你最近在跟着张教授做公益项目?”沈南朋问。
“嗯。”陈浩点点头,“张老师说,赚钱不是目的,要用钱去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
“走出大山,守护绿洲。”沈南朋说,“这两个项目我都听说了。很有魄力。”
陈浩笑了笑没有接话。
这两个项目确实占用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走出大山是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守护绿洲则是环保项目,主要针对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治理。
这些项目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但张教授说,有些事情不能只看钱。
“陈浩。”沈南朋突然认真起来,“我今年五十三岁,在商界打拼了三十多年。见过很多天才,但像你这样的,还是第一次。”
陈浩有些不知所措。
“我说这话不是恭维你。”沈南朋继续说,“而是想告诉你,你有成为顶尖企业家的潜质。但你要记住,商界如战场,每一步都要走稳。”
“我会记住的。”
“还有。”沈南朋站起身,拍了拍陈浩的肩膀,“年轻是你最大的优势,但也可能是你最大的劣势。有些人会因为你年轻而轻视你,但也有些人会因为你年轻而害怕你。”
陈浩若有所思。
“好好干。”沈南朋说,“我期待有一天,能在顶峰和你相见。
说完,沈南朋转身离开了。
陈浩坐在原地,看着沈南朋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顶峰相见。
这四个字份量很重。
宴会结束后,陈浩回到学校已经是深夜。宿舍里的室友都睡了,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躺在床上却睡不着。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是张教授发来的消息:“今天表现不错。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陈浩看着这条消息,嘴角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他被辅导员叫到了办公室。
“陈浩,你这学期的课程几乎没怎么上。”辅导员看着他的考勤记录,“这样下去,期末考试怎么办?”
“老师,我最近确实太忙了。”陈浩说,“公益项目那边…”
“我知道你在做公益。”辅导员打断他,“但学业也不能荒废啊。学校这边已经有老师反映了,说你长期缺课。”
陈浩沉默了。
他确实分身乏术。走出大山项目需要他频繁去西部考察,守护绿洲项目也要实地调研。加上还有一些投资项目需要跟进,根本没时间上课。
“这样吧。”辅导员想了想,“我去和院长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给你申请特殊考试。”
“特殊考试?”
“就是单独安排时间给你考试。”辅导员说,“但前提是你必须通过,不然还是要重修。”
陈浩松了口气:“谢谢老师。”
“别高兴得太早。”辅导员说,“院长那边不一定同意。毕竟这是破例,需要校领导审批。”
果然,这个申请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的老师认为应该给陈浩特殊待遇,毕竟他为学校带来了这么大的荣誉。但也有老师反对,认为这违反了教学规定,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
讨论了一周,最终校长拍板:可以给陈浩单独考试,但必须加大难度。如果通不过,照样重修。
同时,学校还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如果陈浩愿意,可以申请跳级。
“跳级?”陈浩听到这个消息时有些意外。
“是的。”院长说,“你的学习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与其让你浪费时间在基础课程上,不如直接跳到高年级,学更深入的内容。”
陈浩想了想,同意了。
但跳级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而且需要一笔不菲的赞助费。学校明说了,这笔钱不是强制的,但如果陈浩愿意支持学校建设,学校会很感激。
陈浩明白这是潜规则。他没有讨价还价,直接捐了五百万给学校,用于改善教学设施。
消息传出后,学校里炸开了锅。
“五百万?陈浩也太有钱了吧?”
“人家赚的是大钱,这点对他来说算什么。”
“我听说他还要设立奖学金。”
没错,除了赞助费,陈浩还主动提出设立一个奖学金项目,名字就叫“浩途奖学金”。每年拿出一百万,奖励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
这个举动让学校非常满意,也让很多学生对陈浩产生了好感。
“陈浩学长真的太棒了!”
“有钱还这么低调,简直是楷模。”
“我要向他学习!”
十二月底,上海开始下雪。
陈浩站在公司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件事。
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节了。
他已经接到了无数个电话,都是亲戚们打来的。内容大同小异:要给他介绍对象。
“浩子,你都十九了,该找个女朋友了。”三姑说。
“我给你介绍个女孩,条件特别好。”二舅说。
“人家姑娘家里是做生意的,门当户对。”七大姨说。
陈浩听得头都大了。
更让他头疼的是,最近有好几个商界大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他父母,想把女儿介绍给他。
陈明和刘芳起初还有些受宠若惊,但慢慢也觉得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