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前辈(1 / 1)

“我说的是真心话。”沈南朋弹了弹烟灰,“你知道吗,很多年轻人有点成绩就飘了,但你不一样。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今年四十五岁,在这个行业里算是前辈了。但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一种东西,一种我年轻时都没有的东西。”

“什么?”

“清醒。”沈南朋说,“你永远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清醒,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太难得了。”

陈浩没说话。他确实比同龄人清醒,因为他有前世的记忆和经验。但这些话他不能说。

“陈浩,我想跟你说句话。”沈南朋认真地说,“继续保持你的节奏,不要被任何人影响。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站在这个行业的顶峰。到那时候,我们再把酒言欢,聊聊彼此的经历。”

陈浩看着沈南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个中年男人,是真心在欣赏他,鼓励他。

“谢谢沈总。”陈浩说,“我会努力的。”

“好。”沈南朋笑了,“后生可畏啊。”

两人回到宴会厅,陈浩又应付了一圈人际交往。他发现,这次宴会之后,自己在商界的知名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很多人开始主动结交他,想跟他建立联系。

这就是名气的力量。

而王永胜,此刻正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看着破产清算的文件发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跟着陈浩的投资策略,人家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

他不知道的是,陈浩从来没有让他跟。他只是自作聪明地以为,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就能复制成功。

殊不知,这世上最不能复制的,就是成功。

旧城区改造项目结束后,张教授找到陈浩。

“小浩,最近有几个公益项目,想让你一起参与。”

陈浩放下手里的资料:“什么项目?”

“一个是'走出大山',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改善教育条件。”张教授说,“另一个是'守护绿洲',在西部地区进行生态修复。”

“这两个项目周期多长?”

“至少半年。”张教授看着他,“我知道你现在手头项目多,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我可以找别人。”

“我参加。”陈浩几乎没有犹豫。

张教授有些意外:“你确定?这两个项目都很辛苦,而且没什么经济回报。

“正因为如此才要做。”陈浩说,“我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是该回馈社会了。”

张教授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好孩子。”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他白天跟着张教授去山区考察,晚上还要处理公司的业务,经常忙到凌晨。

有一次去贵州的大山里,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六个小时才到目的地。村里的小学只有一间破旧的教室,墙上贴着发黄的标语,黑板也裂了好几道口子。

校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头发已经花白。他拉着陈浩的手,眼眶都红了:“陈先生,太感谢你们了。我们这里条件差,好多孩子上不起学。”

陈浩走进教室,看到几十个孩子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眼神却亮得惊人。

“叔叔好!”孩子们齐声喊道。

陈浩鼻子一酸。这些孩子比他小不了几岁,但命运却天差地别。

“你们好。”他说,“我叫陈浩,以后会经常来看你们。”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叔叔,你真的能帮我们建新学校吗?”

“当然。”陈浩蹲下来,跟她平视,“不光建新学校,还要给你们买新书包,新文具。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女孩眼睛亮了:“我能像叔叔一样上大学吗?”

“能。”陈浩说,“只要你努力,什么都能实现。”

张教授在旁边看着,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还要优秀。

项目进行得很顺利。陈浩不但出钱,还亲自参与设计和施工监督。他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建筑公司,用最低的成本建造最好的校舍。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陈浩的课程基本都缺席了,因为他不是在山区就是在公司。辅导员找他谈了好几次话,说他这样下去期末考试肯定通不过。

“陈浩,我理解你做公益的心情。”辅导员说,“但你首先是个学生,学业不能荒废。”

“老师,我知道。”陈浩说,“但这些项目真的很重要,我不能半途而废。”

“那你打算怎么办?期末考试只剩两周了。”

陈浩想了想:“我能申请单独考试吗?”

辅导员愣了:“单独考试?这”

“我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陈浩说,“但我实在抽不出时间。如果学校同意,我可以在项目间隙回来参加考试。”

辅导员为难地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得请示院长。”

消息传到院长那里,院长也犹豫了。单独考试从来没有先例,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其他学生也这样要求怎么办?

但陈浩的情况确实特殊。他不是因为贪玩逃课,而是在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而且他给学校带来的荣誉也不少,不好直接拒绝。

院长把这事上报到校长李建国那里。

李建国看着陈浩的项目报告,沉默了很久。

“这小子,真是让人不省心。”他说,“但又让人省心。”

“校长,这事您看怎么办?”院长问。

李建国想了想:“单独考试可以批准,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让他向学校捐一笔赞助费,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李建国说,“另外,他还要帮学校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院长明白了。校长这是在给陈浩台阶下,也在给学校找理由。

“我明白了。”

陈浩接到通知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向学校捐了五百万,又联系自己投资的几家公司,提供了一百多个就业岗位。

但他没有就此停下。在捐款的同时,他还设立了一个奖学金项目,命名为“浩读书奖学金”,专门资助家庭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军旅,我的技能会升级 全球高武:开局获得武道技艺面板 绝世推拿手 重生在1995,地球仪变异了 重生之从小县城走出的商业帝国 带医院空间穿越,农女逆袭做皇后 华娱大明星之娱乐圈浪子 重拾尊严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李道安远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