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摄政之心(1 / 1)

宸煜元年,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三月。在新帝南宫烨的励精图治与摄政王南宫煜的鼎力辅佐下,大瑾王朝一扫前朝阴霾,吏治逐渐清明,边关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朝堂之上,眼见四海升平,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便将目光投向了皇帝的后宫。如今中宫稳固,太子聪慧,但皇室子嗣终究单薄。便有大臣以“为皇家开枝散叶,稳固国本”为由,联名上奏,恳请皇帝下旨选秀,广纳妃嫔,充盈后宫。

然而,这道奏疏刚呈上不久,南宫烨的旨意便已颁下,态度之坚决,出乎所有人意料。圣旨明言,朕与皇后结发于微末,情深义重,相濡以沫,历经生死。皇后贤德,堪为天下女子典范。朕心已足,无需他人。自即日起,朕之后宫,唯皇后云芷凝一人,永不选秀。此言既出,天地共鉴,后世子孙,亦不得违背!

这道前所未有的圣旨,如同一声惊雷,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有古板老臣暗自摇头,觉得皇帝过于专情,非帝王之福;但更多的臣民,尤其是天下女子,却为帝后这份矢志不渝的感情所深深打动,传为佳话。帝后情深,反而成了新朝一段脍炙人口的美谈,无形中更增添了皇帝的威望与仁德之名。

后宫之事既定,越来越显年轻、精神矍铄的太后,便将满心的关切投向了另一位儿子——摄政王南宫煜。

看着小儿子南宫烨家庭美满,夫妻和睦,孙儿绕膝,而另一个儿子南宫煜(林清羽)虽已位极人臣,身份尊荣无比,身边却始终冷冷清清,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太后心中便涌起难以言喻的心疼与担忧。

这一日,南宫煜照例入宫向太后请安。太后拉着他在身边坐下,看着儿子越发沉稳坚毅、却也难掩眉宇间一丝深沉寂寥的侧脸,终是忍不住开口:“煜儿,如今朝局已定,天下太平。你皇弟身边有芷凝那般好的皇后,羽墨和明玥也乖巧可爱。可你身边……总不能一直这样孤身一人。也该考虑考虑,寻一位贤淑的王妃,知冷知热,将来也好有个依靠,让母后也安心啊。”

太后的话语充满了慈爱与期盼。

然而,南宫煜闻言,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他抬起眼,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回到了许多年前那个充满欢声笑语、却最终被鲜血与烈火吞噬的林府。发妻温柔的笑靥,稚儿牙牙学语的可爱模样,如同最锋利的刀刃,在他心口早已结痂的伤疤上再次划过,带来一阵尖锐的闷痛。

他沉默了片刻,缓缓放下茶盏,转向太后,撩起王袍,郑重地跪了下来。

“母后,”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如同亘古不化的寒冰,“儿臣的心,早在多年前林家满门罹难,发妻爱子惨死的那场大火中,便已经死了。”

他抬起眼,眼中是深不见底的哀恸与坚定:“此生,儿臣再无娶妻之念。南宫煜的妻儿,唯有婉如与她所出的孩儿。这份情,这份债,儿臣背负一生,亦无悔无怨。”

他看着太后瞬间泛红的眼眶,继续道:“如今,能寻回母后,能与皇弟相认,能手刃仇敌,还林家与枉死的先太子一个公道,儿臣于愿已足。余生,儿臣只愿竭尽所能,辅佐皇兄,治理好这大瑾江山,看顾好羽墨和明玥,便是儿臣最大的慰藉与责任。求母后……成全儿臣此心。”

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情真意切,更带着一种看透生死荣辱的苍凉。

太后看着他跪得笔直的身影,听着那字字泣血般的话语,心中酸楚万分,早已泪流满面。她知道,儿子心中的创伤太深,那份对发妻爱子的愧疚与思念,早已融入骨血,无法剥离。强行让他续弦,反而是对他的折磨。

她长叹一声,充满了无奈与怜惜,上前将儿子扶起:“罢了,罢了……母后知道了,母后不逼你。只要你……觉得这般心安,便好。只是……莫要太过劳碌,总要顾惜自己的身子。”

南宫煜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母后体谅。儿臣省得。”

自此,太后虽心中依旧担忧,却再也不提为他选妃之事。

南宫煜(林清羽)也将他的誓言付诸行动。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朝政之中。每日下朝后,除了处理摄政王府的日常事务,他还会定时前往已然正式纳入朝廷序列、更名为“暗影司”的原暗夜阁总部。

那里,不仅有需要他批阅的来自各地暗桩的密报,有需要协调指挥的特殊任务,更有他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在这里,他仿佛还能感受到昔日与风冥、风隐等兄弟并肩作战、在黑暗中砥砺前行的岁月,也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衷,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清明江山。

他将对发妻爱子的无尽思念与愧疚,深埋心底,化作了辅佐皇兄、匡扶社稷的强大动力。孤灯下,他批阅奏章的身影愈发挺拔,也愈发孤独。一颗摄政之心,承载着过往的血泪与对未来的责任,在寂静的深夜,坚定地跳动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诡异修仙:我的人皮纸有点邪! 综武:开局宋青书,横推武侠世界! 长生:打铁证道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我就是列强 诸天之我要随心所欲 大宋靖康之耻?这里是天龙! 穿越我的无敌修炼系统 主公你要退兵,那就别怪我了 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