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有见易小福提着的剁饼卷鸡柳,摇摇头道:“这有啥的,就是顺手帮忙的事情。”
易小福有心交林大有这么个朋友,他也看得出林大有家庭条件不好。
把剁饼卷鸡柳往林大有手里一塞,易小福道:“行了,老林,你先吃着,我还要赶去学校呢。”
“唉,老易!真不用!”林大有叫了两声,但易小福已踩着单车跑远。
林大有苦笑,好奇的看看手里的纸包。
王文东确定用市包装公司的牛皮纸袋后,又到高桥市场询问了一下,发现这年头丝网油印的技术已非常普及。
只要预订量超过五千个,自己确定模板,让包装公司油印纸袋,比起白板袋子,每个也就加一分钱而已。
包装公司还有自己的绘图员,一般简单的图样绘制都能完成。
于是昨天王文东便多花了五十块钱,通过口述,让绘图员完成了图样和字体的打板。
此时拿到林大有手上的纸袋上便印着两行字:“大学城炸炸店”“正宗无骨鸡柳”,下面还有一个竖着拇指的大公鸡卡通形象。
这年头,小吃店还少有做品牌的意识,而普通百姓对于印刷品则天然有种信任感,看到铅字油墨印刷的东西,便觉得比较高级。
林大有看着这纸袋便顿时觉得王文东的店肯定挺高档,要不是易小福请客,他肯定吃不起。
林大有好奇地打开纸袋。
一下便闻到一股浓郁的油炸香味。
林大有的家庭条件的确不好,农村出身,能考到南中工业大学,已是祖上烧高香了。
四年前国家出台政策,大学毕业生逐渐退出分配。
当年高考,林大有其实以他的成绩可以选择南中工业大学的自费生,或是另一所大学的公费生名额。
以他的家庭条件,原本选择公费生、享受包分配是最好的路子,但林大有还是想拼一拼上梦想中的南中工业大学,所以就咬牙填了自费生。
林大有的父亲不过是公社里一个拖拉机手,业馀修修自行车、农机贴补家用,虽然拖拉机手在农村里也算是体面人了,可是连正式编制都没有,家里能够完全保证温饱,也就是这十几年才做到的事。
老爹老娘供他的学费已经十分困难,日常的生活费则是捉襟见肘。
林大有每天都只敢在食堂打三毛钱的菜,下饭的不是辣椒就是豆鼓,吃一次荤对他来说都有些奢侈。
他已两三天没沾到肉味儿了,闻到无骨鸡柳浓郁的肉香,顿时便咽了一口唾沫。
林大有张开嘴巴,将满满一口剁饼卷炸鸡送入口中。
先是剁饼的酥脆软嫩,接着便是鸡柳表面面包糠的脆口,“咔嚓”一声咬破饼皮和鸡柳的脆壳。
内里鸡胸肉鲜嫩多汁。
林大有将鸡柳和面饼塞满口腔,忍不住长长出了一口气。
油脂、淀粉和蛋白质的美味,让他舒服的鼻涕都快流下来了。
吸吸鼻子,林大有突然觉得眼框有些湿润。
林大有平时几乎不吃零食,每天都是在学校食堂把自己塞得饱饱的,再回宿舍。
每次经过宿舍前那条布满小吃店的街道,闻着那些店家里传出的各色香气,林大有都尽量让自己不把注意力转移到食物上。
原来其他同学吃的都是这样美味的东西。
突他暗下决心:不怕,只要努力,自己以后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不光是自己要过上这样的日子,家里的弟弟妹妹、老爹老娘,以后也要让他们到星城来,每天都能吃上无骨鸡柳!
林大有在心中为自己打气,嘴上却舍不得停,连嚼了几大口,将鸡柳咽入肚子里。
之后,林大有才想到什么,拿着纸袋便向另一边的女生宿舍走去。
……
炸炸店里,柳建芳原以为王文东这小店总要花些时间才能做出热度,可王文东的鸡柳才刚刚炸出来,店里就开始热闹起来。
先是一个小胖子买了三份炸鸡柳,紧接着便不间断有学生过来,现在店门口已经挤了十几个等待点菜的学生。
柳建芳算着帐:不到十分钟,王文东已卖出八份无骨鸡柳,其他的炸串也有十几份,还有个富裕的学生点了一串炸鸡腿、一串炸鸡翅。
短短十分钟,小店的营业额就已有二十多块钱。
而且眼看排队的学生越来越多,显然之后的收入还会进一步增加。
虽然不知道这炸串的利润怎么算,但看那串起来的青菜、土豆片之类,估计成本非常低。
按一般餐饮店四五成的利润来算,就这么开业的十几分钟,小店里至少也挣到接近十块钱了。
要知道,这会儿还没到七点,真正早餐忙碌的高峰期还没来呢。
柳建芳心里算完帐,变得更加吃惊:照这样算,炸炸店一个早餐至少能卖出七八十块的销售额,若是加之午餐和晚餐,一天就能有两百多块的收入。
就算自己女儿只分三成,到手也有六十多块钱,比起在单位一天十多块的工资可是多太多了。
柳建芳顿时高兴起来。
“来,大家尝尝我们的无骨鸡柳。”
由于王文东把灶台摆到了店门口,点菜的学生也多是在门口拿到食物就走,店里只有王红娟一家,还有张小满、柳建芳几人坐着。
李君莉也忙中抽出时间,端了几份无骨鸡柳进来。
王红娟连忙起身道:“都是自己人,你们做生意忙,别招呼我们了。”
柳建芳、廖鹏、张小满也忙起身道:“莉莉,你们在前面忙吧,我们自己分一分。”
很快大家都拿了鸡柳。
柳建芳捧着那热气腾腾的纸袋,闻着袋中传来的浓郁肉香,心里也是好奇,这鸡柳吃起来究竟是什么味道。
就见纸袋里厚实的鸡柳条炸得通体金黄,边缘微微翘起,表皮的面包糠都炸透了,热油激发出的肉香夹杂着孜然、辣椒粉的香气。
哪怕柳建芳不怎么喜欢吃油炸的东西,这时也被勾起了食欲。
她用小竹签插起一块鸡肉,放入口中,轻轻一咬。
外皮酥脆掉渣,内里的鸡肉软嫩鲜甜,肉汁在齿间迸发。
配上解腻的黑胡椒、孜然辣椒粉,味道让酥脆的口感多了一层回味。
柳建芳顿时心中惊喜:这鸡柳比她想象之中还要好吃!
有这口味,回头客肯定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