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东记得,天心电机厂在九十年代引进过日本技术,还请了好些日方代表过来洽谈引进日资。
但后来,也许是政策原因,也许是因为厂里自己的经营方向改变,这事情不了了之。
至于姐夫和李君莉的事儿,那时王文东还在读中专,家里人也没对他提过这事儿,他为人老实,对这种事情也没兴趣。
此时见姐夫窘迫的样子,王文东好奇道:“姐夫,你不是真和那姓李君莉有什么吧?”
要真是这样,他还真不敢掺和,姐姐发起脾气来,王文东也吃不消,而且,别破坏了姐姐姐夫的感情。
“胡说什么?”董成学脸上顿时有些绷不住,解释道:“我都三四年没和她联系了,这回是人家打电话上门来,我才想着帮忙的。”
“当年咱妈过世时,我到处借钱,对底下几个徒弟都开口了,最后还是李君莉偷偷送了五百块钱到咱家来。这事儿你姐也知道,你说我知道她有难处,能不闻不问?”
王文东点点头。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自己父母过世时,家里欠了对方这么大个人情,照这么说来,的确应该帮一把。
“这事儿,你好好想想,别和你姐说啊。”董成学抽完了烟,转身进屋。
王文东回到屋里,就见卧室门口,姐姐王红娟正盯着两人。
王文东头皮一紧,便听王红娟开口道:“东子,你知道李君莉的事了吧?你经营餐饮店,主意多,能帮就帮一把。”
“姐,您不吃醋?”王文东惊讶。
王红娟冷哼一声:“老夫老妻了,吃什么醋?”
她瞪了自己丈夫一眼:“我是讨厌你姐夫那窝囊样子,有什么事情不好好说,藏着掖着的。”
“董成学闻言小声念叨了一句:“我敢说吗?你看你那模样,恨不得把我给吃了。”
王红娟扁扁嘴,对王文东说:“东子,你和你姐夫去看看那个李君莉的店吧。”
王文东点点头:“姐,打扫卫生,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王红娟说:“一个多小时了,你俩连个卧室都没收拾干净。早点出去,还免得碍手碍脚。”
王文东和董成学如蒙大赦,丢了抹布,立刻出门。
董成学翻出昨晚记下的李君莉小店地址,两人打了辆面的过去。
李君莉的店在过了湘江的河西。
落车之后,王文东左右看了看店铺选址,有些惊讶。
这地方他太熟了,后世星城餐饮有两个最好做的片区,一片在河东南门口,另一片就是河西岳麓山一带。
这地方在后世叫做星城大学城,此时虽没有大学城的说法,但由于聚集了星城三所主要高校,年轻学生数量也已经不少。
王文东又问了问详情。
董成学昨天倒是听李君莉提过,这个日料店,门面房是她家自己的,还另外找了个人跟他合伙。
还说李君莉透露了一句,如果生意再不好做,就得把这个店盘出去了。
王文东暗暗点头。
这店的位置,怎么看都是个聚宝盆啊。只要经营的菜品种类不出问题,生意肯定能做起来。
如果李君莉想经营下去,王文东可以给提点意见。
如果李君莉不想干了,凭这个地址,要是合适的话,王文东倒有心把店盘过来。
他已经经营了一家工厂店和一家汤档,下一步也该有一个正式面对顾客的店面了。
……
君莉日料的小店开在河西主商业主干道的拐角处。
此时,李君莉低着头坐在小板凳上,耳边传来母亲柳建芳的唠叼声:“小丽啊,你看这都中午十二点了,一个订餐电话也没有。”
“今天又是一天白干,哎,前两年店里还挣了几万块钱,可今年以来就只见亏钱了。越撑下去亏得越多呀。还不如我去托关系让你进单位呢。”
听着母亲的话,李君莉心里叹口气。
当年她刚上班实习父亲就过世了,原本家里给她安排的路走不了,她也要强,看准星城没有多少日料店的时机,一咬牙辞了实习工作,把母亲这边分的门面房拿出来,又和同学廖永良合伙,自己创业。
前两年生意好的时候,她的小店一年也能有几万块钱的进帐,算是见过大钱,现在要她回去挣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李君莉着实不甘心。
她知道母亲柳建芳也就是一个事业单位里的普通职工,被父亲保护的很好,没经历过什么事情,想法简单。
父亲走了四年,家里哪还有用得上的社会关系?母亲现在就算托关系给她找到了工作,估计一年的工资还不够托付人情的开销呢。
李君莉还没说话,身旁一个三十多岁穿着日式厨师服的厨子先笑道:“柳阿姨别担心,永良是咱自己人,就算亏钱了,他难道还会怪小莉?回头我跟永良说说。让他找人给小丽想想办法。”
听到廖永良的名字,李君莉眉头一皱。
柳建芳脸色也不好看:“还说是老同学呢,你们家永良兜里又不缺钱,现在天天找我们莉莉催债,弄得她都怕了,有这样的同学吗。”
廖鹏笑道:“阿姨,永良那可不是催债,他那不是关心你们家莉莉吗?”
李君莉终于下定决心,对母亲回应道:“妈,我把这个月做完,如果生意还是没起色,那就把店盘出去,换钱还给廖永良,我去厂里上班!”
“别着急啊。回头我跟永良说说。”厨师廖鹏连忙劝说。
正在此时,三人就见门帘一掀,钻进来两个男人。
李君莉连忙起身,仔细一看,惊喜道:“师父,您来了!”
王文东见到李君莉的长相,也是微微惊讶。
李君莉上身穿了一件白色t恤,下身是牛仔裤,头发扎了个马尾辫,又拿条头巾包着,
最普通的打扮,但配上她的脸蛋,却着实光彩照人。
怪不得,王文东心想,怪不得这李君莉和自己姐夫相处学徒个把月,就传出绯闻。
这我见尤怜的长相,在厂里实在太招眼了。
又打量了一下李君莉的小店。
店面连十个平米都不到,但却布置得井井有条。
里面一个操作台,外带几张高脚凳。
九十年代正是日剧风靡的时候,这小店的布置,一看就是模仿日剧中日料台屋的风格。
操作台后面就是备料区。
一口炸天妇罗的炸锅,一个蒸寿司米的电饭煲,此外,水台、切配台都一目了然。
小店不大,但布置得清新,一看就是店主人下过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