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返回电机厂宿舍区的路上,今天带出来的二十几份卤鸭脖已经发的只剩下两份。
路过一处十字路口时,王文东突然捏闸停下。
王红娟左右看看,一眼瞅到了十字街头一家酒店的招牌,惊讶道:“喜福来大酒店?你不会是要到这里卖卤鸭脖吧?”
王文东笑道:“那有什么不行的?咱们现在是有证的正规个体户,喜福来饭店再大,不也得跟星城的个体户进货吗?他们能进粮油蔬菜,就不能进我的卤鸭脖了?”
王红娟一脸惊讶。
喜福来大酒店是星城招商引资引进来的龙头企业,虽然位置就在电机厂旁边,地方属于电机厂街道管理,但电机厂根本管不了它——这是星城市餐饮公司和香港喜福来公司合资的三星级酒店,住一晚就要一百多块钱,吃一桌标准席面至少两百块,在这年代的星城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要是电机厂哪家有红白喜事,能在喜福来请客,不光是办酒席的人有面子,就是去酒店吃一顿的职工,出来都得眩耀小半个月。
王红娟下意识不信,这么厉害的酒店,能买王文东的卤鸭脖吗?
王红娟跟着王文东进酒店侧门时,有些亦步亦趋的,要不是王文东走在前面,她都不敢迈腿。
王文东却表现得自然许多——前世他虽然没开过大酒店,但做了几十年餐饮,和酒店打交道的次数太多了,进酒店和回家一样。
进了喜福来的后厨局域,王文东好不怯场,迈步就往里走,他穿一身的确良衬衫,王红娟也穿着普通衣服,别人没看出他们的身份,居然就这么畅通无阻地到了传菜间外头。
王红娟一脸做贼心虚的表情,王文东却神情自若,眼睛还不忘往酒店后厨里瞟。
专门盯着人家的餐饮设备看。
看了两眼,王文东心里就是一笑。
1994年的所谓三星级酒店后厨,在王文东看来实在有些简陋,哪怕人员数量很多,但看蒸柜大小、炉灶数量,王文东明白,这家酒店的出菜效率跟后世的大酒楼根本没法比。
酒店后厨管理,不是会做两个菜就行的。
比如自己家里做鱼,从杀鱼到成菜怎么也得半个小时;但专业做鱼鲜的后厨,从水台杀鱼到成菜,几分钟之内就能出品,而且还不是用预制菜,靠的就是精细的管理和流程优化。
这是对酒店后厨质量的绝对严要求。
客人来酒店吃饭,吃的是服务,无论厨师做的菜再好吃,如果一条清蒸鱼让人家等一个小时,客人当场就会翻脸,做出花来也没用。
后厨也不是人越多做菜越快,对运行流畅的厨房来说,人太多反而添麻烦,恰到好处的人数才能让厨房运转最流畅。
像“三台制”“开八门”这些后厨管理方法,在王文东前世2000年代到2010年代大型厨房最红火时都被中餐厨师研究透了。
而此时的九十年代,星城显然还只是刚刚起步。
王文东又听他们酒店后厨的谈论,很快就发觉有几个厨师正用广东话夹杂着普通话的腔调教训学徒。
王文东知道这些厨师大概是喜福来从广东请来的班底。
看来这年头湘南省的厨房管理水平和广东这样的沿海地区差着一截,从广东请班底过来,也算是技术引进了。
王文东听过做粤菜的前辈讲此时广东大酒楼的水平,出菜速度已经和两千年左右的星城大酒楼不相上下,显然这喜福来酒店架子虽大,但内在的管理水平,还没磨练到此时粤菜大后厨的标准。
心理优势一出现,王文东整个人底气也更足了。
他提着塑料袋东张西望,这时也终于被人注意到。
一个三十几岁的厨师皱着眉,上前问他道:“你是咱们店里的吗?来做什么的?”
王文东听出这厨师是星城本地人,再看他的打扮:七分裤、厨房水鞋,帽子也比普通厨师高,猜测他应该是组长级别,这种级别算是厨房的中高层。
笑道:“我是文东卤鸭店的,来问问你们喜福来酒店收不收卤味?”
王文东对面这厨师正是喜福来的上什组长陈迪(粤菜后厨管蒸柜叫上什),他原本以为王文东是友好单位来参观的,还好奇王文东怎么溜进来了站了半天不走,没弄清身份也不好得罪。
这会儿听闻王文东是供货商,陈迪顿时收起了小心,摆手道:“不要不要,我们酒店供货都要走专门流程的,快出去。”
王红娟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发慌,感觉象是做坏事被抓住了,就想往外走。
王文东却一脸泰然自若,谎话不打草稿地说道:“我刚才在门口问有没有人要卤味,你们的小师傅就给我指了里头,我一路走过来也没人拦,还以为你们领导在里面呢。”
他这么一说,陈迪也摸不清状况了——喜福来才开业一年,后厨管理还在摸索流程,而且店里既有香港人、广东人,又有湘省本地人,平时沟通都费劲,乱成一团。
陈迪下意识觉得,王文东肯定是碰到了哪个香港师傅,对方普通话不好,指错了路让他进来的;香港人可不好得罪,他想赶人的话,一时噎在了嘴里。
王文东趁机说道:“刚才那师傅看样子是想试试我的菜,这样,我留个联系方式和一份卤味在这里,要是待会那位师傅吃了菜感兴趣,就打我电话。”
陈迪看了一眼王文东写下的电话,点头道:“那你把卤味放下,你们快点出去吧。”
王文东这才笑着离开。
出了喜福来的后厨门,王红娟一脸劫后馀生的表情。
看着王文东,既惊讶又佩服,道:“阿东,怎么你说起瞎话来这么厉害?”
王文东道:“做生意嘛,而且我又没啥恶意。要是这单生意成了,咱们的鸭货就能进喜福来了,到时候说出去,其他买卖都好做些。”
王红娟瞅了一眼喜福来酒店的大招牌,连连点头:“是啊,要是咱们的鸭货能进喜福来就好了。”
王红娟昨天就吃过王文东做的卤味,口味确实好;今天看他跟二十几家店铺交流的样子,也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已经是个能顶天立地的人了。
王文东自己有主意,她哪有拦着不让弟弟闯荡的道理?
不过王红娟还有些尤豫:自己要不要来给弟弟帮忙?
要是早几年,她没生孩子,家庭压力不大,跟着王文东走这么一圈,肯定就仗义相助来店里帮忙了
可现在自家日子也不好过,她受点累没关系,但要是在王文东这里挣不到钱,就是对家庭不负责任。
王文东也知道姐姐心事重,没有多劝。
两人把最后一份鸭货送到一家生意不错的小炒店里,之后便载着王红娟回出租屋。
到了出租屋,王文东有些空闲时间便跟姐姐整理操作间,把刚拿到的个体户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挂到显眼的地方。
刚把证件挂上,就听外头传来一个带着女人的喊声:“东子,有人找你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