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浩然正气荡牧野
皇城深宫的压抑与朝堂上的唇枪舌剑,似乎并未影响到数千里之外北境的铁血杀伐。大宁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便展现出雷霆万钧之势。按照既定方略,大军兵分两路,如同两条出鞘的利剑,直刺大燕腹地。
一路由周青统领,自北境而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牵制着大燕的主力。而另一路,则由王阳明亲自统帅,自临渝关悍然杀出。这一路,乃是真正的锋矢,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
王阳明麾下,聚集了不少儒道弟子。他们青衫纶巾,与甲胄鲜明的军士同行,看似格格不入,然而一旦接战,所展现出的力量却足以令天地变色。
儒道神通,在于引动天地正气,言出法随。
临阵对敌,有书院弟子口诵“风”字真言,顷刻间狂风大作,卷起漫天沙石,迷乱敌眼,更兼风刃如刀,切割大燕军阵;
有弟子笔走龙蛇,虚空书写“火”字,浩然正气化为燎原烈焰,焚毁营寨,灼烧敌躯;
更有精研兵家战阵之道的弟子,以精神念力勾连全军,使士卒如臂指使,阵型变幻莫测,威力倍增。
王阳明坐镇中军,并未轻易出手。他目光平静,仿佛眼前惨烈的厮杀只是书卷上的文字。然而,他周身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势”,与整个战场的浩然正气遥相呼应,如同定海神针,又如同蓄势待发的火山。
在他的调度下,儒门高手与精锐士卒配合无间,一路势如破竹,连破大燕数十城寨,斩杀其军中高手、供奉无数,声威大震。
大燕朝野震动,终于不敢再存小觑之心。紧急调遣国内底蕴,同样派遣出由各大儒道书院高手组成的精锐力量,前往迎敌。
双方主力,最终在一片名为“牧野”的广阔原野上,轰然对撞。
这一日,牧野上空,天象异变。原本晴朗的天空被两股磅礴的气息搅动,一边是青蒙蒙的浩然正气,冲霄而起,试图涤荡乾坤;另一边则是灰白色的,带着燕地特有的凛冽与肃杀之气的文华才气,坚韧而冷厉。
战鼓声如雷鸣,号角声凄厉破空。
没有过多的废话,双方阵营中,几乎是同时响起了朗朗的诵读之声。不再是寻常的诗词歌赋,而是蕴含着神通力量的圣贤章句,是杀伐之音!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大宁一方,一位白发老儒须发皆张,声如洪钟。随着他的诵读,虚空之中凝聚出无数柄透明长剑,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如暴雨般射向大燕军阵。
“哼!雕虫小技!看我大燕风骨——‘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燕阵营中,一位黑袍大儒冷声应对,挥手间,萧瑟秋风凭空而起,卷动着枯黄落叶,那落叶边缘锋利如刀,更带着一股销魂蚀骨的孤寂意蕴,将正气长剑纷纷搅碎、消融。
这仅仅是开始。
下一刻,双方数百名儒道高手齐齐出手。
有的口含天宪,言出法随,一个“定”字出口,前方冲来的数十名燕军骑兵连人带马瞬间僵直,被随后而来的箭矢射成刺猬;
有的以指代笔,在空中急速书写战诗,字字如斗,绽放金光,化作金甲神兵、咆哮巨兽,冲入敌阵厮杀;
有的则展开经义卷轴,朗声诵读,形成巨大的护罩,抵挡着对方的神通轰击。
战场上,才气纵横,正气激荡。时而烈焰焚天,时而冰封大地,时而地刺突起,时而狂风卷人。
寻常士卒在这种层面的交锋中,只能依靠军阵血气与将领的指挥勉强自保,真正的胜负手,完全取决于这些儒道高手的对决。
厮杀惨烈异常。不断有青衫身影或是黑袍儒者从空中坠落,口喷鲜血,才气耗尽而亡;有的则被对方的神通直接击中,身体崩解,神魂俱灭。
王阳明依旧立于中军帅旗之下,目光如炬,扫视着整个战场。他看到了己方书院弟子的奋勇,也看到了大燕儒道的顽强抵抗。他知道,这是道统之争,是国运之争,容不得半分仁慈。
终于,当大燕阵营中一位隐世多年的老祭酒出手,以一篇《丧乱帖》勾动天地悲意,使得大片宁军士卒心神摇曳,士气低落,甚至有人丢盔弃甲,恸哭流涕时,王阳明动了。
他一步踏出,脚下仿佛有无形的阶梯,登临虚空。
他没有诵读华丽的篇章,也没有书写复杂的符文。只是简简单单,并指如剑,朝着那弥漫的悲戚之气中心,轻轻一划。
“破妄。”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战场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洞穿虚妄、直指本心的力量。
嗤啦!
仿佛布帛被撕裂的声音响起,那浓郁得化不开的悲戚之气,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受到影响的大宁士卒猛地清醒过来,脸上还带着泪痕,眼神却已恢复坚定与愤怒。
那出手的老祭酒身体剧震,难以置信地看向王阳明,嘴角溢出一丝鲜血。他的“意”,被破了。
王阳明目光锁定对方,再次开口:“汝之道,偏矣。拘泥于丧乱之痛,失却仁心之本,与魔何异?”
字字如锤,敲打在老祭酒的心神之上。这并非物理攻击,而是更凶险的“问心”!
老祭酒脸色瞬间惨白,周身才气剧烈波动,竟有溃散之象。
大燕一方见顶尖高手受制,顿时阵脚微乱。数名大儒同时飞身而起,各展神通,有的挥毫泼墨,化作一条漆黑巨蟒噬向王阳明;有的引吭高歌,音波如浪,直冲神魂;有的掷出戒尺法宝,迎风便长,如山岳压顶。
面对围攻,王阳明面色不变。他周身浩然正气勃发,如一轮青色的太阳。
“心即理,心外无物。”
他轻声自语,却如大道纶音。那噬来的巨蟒在靠近他三丈之外时,仿佛撞入无形壁垒,发出哀鸣,寸寸崩解;那袭来的音浪,如同泥牛入海,消失无踪;那如山岳般的戒尺,被他抬手虚按,便凝滞在半空,无法落下。
“知行合一,破尔虚妄!”
他双掌虚推,一股磅礴浩瀚,至大至刚的意念伴随着浩然正气席卷而出。
那几名出手的大儒如遭重击,纷纷吐血倒飞出去,眼中充满了惊骇。他们感觉自己的神通、才气,在对方那纯粹而强大的“心念”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