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宁帝突破陆地神仙
扈都皇城深处,地宫石室中。
宁帝盘坐在玄玉床上,周身三道气息交织流转。左侧紫气升腾如龙,是儒门浩然正气;右侧金光闪烁似虎,乃武道至刚罡气;中央青光氤氲若凤,为仙家先天真元。三股力量在他天灵盖上三寸处形成漩涡,将整间石室映照得光怪陆离。
一声闷响从地底传来,整座皇宫都微微震颤。值守在外的启灵太监们纷纷跪伏于地,他们感受到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压正从地宫深处蔓延开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空中乌云密布,有天雷滚滚而来,从天而降,朝地宫中击去,三击之后,才消失的无影无踪。
石室内,宁帝猛然睁眼。那双瞳孔中竟同时浮现三种异象——左眼有圣贤捧书,右眼现战神执戟,眉心处更有一柄青色小剑若隐若现。他缓缓抬起右手,三道气息在掌心凝聚成一朵三色莲花。
莲花绽放的刹那,整座扈都城上空风云变色。东边文庙里的圣贤塑像突然泛出紫光,西边武庙中的兵器架无风自鸣,而皇宫正中央的观星台更是射出一道青光直冲霄汉。
三道光柱在云层中交汇,化作漫天霞光。城中百姓纷纷跪拜,以为天降祥瑞。唯有少数武道强者面色凝重——他们认得这是有人突破陆地神仙时引发的天地异象。
“朝中可有大事发生?”
一道身影出现在滴水檐下,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老太监先是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大声说道:“回陛下的话,叛贼朱寿率领大军南下,连克三州。”
老太监小跑着跟上,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赵驸马刚刚受封唐王,若是再立军功."
宁帝脚步微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幽幽的说道:"加派影卫暗中保护。记住,朕要见到活着的女儿,和她肚子里活着的孩子。"
“诺!”
老太监听了,连忙退了下去。
太傅府内,青烟袅袅。檀香的气息在书房内弥漫,却压不住那股紧张的气氛。董叔智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捧着一卷竹简,目光却透过窗棂,望向皇宫方向那道尚未完全消散的三色霞光。
书房内其他几位弟子也纷纷抬头,目光灼灼地望向董叔智。他们都是朝中重臣,此刻却如同求知若渴的学子,等待老师的解答。
董叔智缓缓放下竹简,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三下。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心头。
欧阳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上前一步,拱手道:"老师,陆地神仙之境,自太祖以来,皇室无人达成。陛下此番突破,对朝廷而言是福是祸?"
书房内顿时鸦雀无声。几位弟子纷纷跪地,额头抵在手背上,不敢抬头。
董叔智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皇宫方向,声音恢复了平静:"陆地神仙之境,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可得。陛下以帝王之身,兼修儒、武、仙三道,六十年来宵衣旰食,今日成就,实乃我朝之福。"
弟子们纷纷应是,站起身来,却不敢再轻易开口。
董叔智走回座位,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抿了一口,悠悠的询问道:"欧阳,你可知为何太祖立下规矩,帝王不得修行?"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邃,长叹道:"如今陛下成就陆地神仙,寿元远超常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朝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长治久安!"
欧阳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但很快掩饰过去,低声说道:"老师教诲的是。疆叛乱未平,赵穆又新封唐王,朝中势力恐有变动."
他站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点在南疆位置:"朱寿不过跳梁小丑,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他背后的势力。四王八公,嘿嘿,还有其他的将门世家,陛下隐忍数十年,一朝突破,接下来必有大动作。"
董叔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面对众弟子:"今日召你们来,是要告诫你们。接下来无论朝中如何变动,你们必须谨记——忠于陛下,绝无二心。陆地神仙的手段,不是凡人可以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