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忍术,是运用体内的能量——即将自己的身体能量与精神能量相结合,从而制造出“查克拉”,并以此为术的能量源泉。”
“而仙术,则是在此基础上,引入并驾驭存在于外在的自然界中,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第三种能量,也就是所谓的‘自然能量’。”
“利用这三种能量制造出的的特殊查克拉,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仙术查克拉’,以这种查克拉所使用出来的术或招式,就是所谓的‘仙术’。”
“这么做,可以让以往使出来的忍术、幻术甚至体术都得到极大幅度的增强……”
千手森盘坐在地,静静聆听着各种与仙术有关的讲解,发出声音的则是一头比尾兽还庞大十馀倍,体长达到数百米的巨大鼻涕虫。
这是唯有在这片秘境之中才能见到的独特景象,即使是查克拉量冠绝忍界的千手柱间,也无法将蛞蝓仙人的本体完整地通灵到外界。
放眼整个忍界历史,或许也只有曾经作为十尾人柱力的六道仙人,才能拥有这等伟力。
在处理完涡潮村的事务后,回到木叶的千手森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对仙人模式的修行。
在柱间细胞等研究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进展的时间里,学习仙人模式与掌握仙术,无疑是他提升个人实力最有效的途径。
通过由蛞蝓仙人所施展的逆通灵之术,千手森很快就来到三大通灵圣地之一,一片被称为“湿骨林”的特殊自然秘境。
这里空气粘稠得仿佛能滴出水,每一次呼吸都浸透着古老的生命气息与淡淡的酸涩感。
目光所及,是各种庞大到不可思议的兽类骨骼,千手森不清楚它们具体的由来,或许是被浓郁自然能量吸引而来的各种古老巨兽。
但在它们死后,所留下的骨骼如同一座座惨白的山脉,构成了这片天地最基础的架构。
散发着蒸汽的温热泉池散落其间,因高低落差而形成无数大大小小的瀑布,给这片静谧的天地带来了一些作为点缀的细微声响。
看似如仙境般美丽的场景,却蕴藏着致命的危险。
那构成瀑布与泉池的液体并不是是普通的清水,而是一种含有浓郁自然能量的酸液,呈现出淡淡的浅黄色泽。
一旦有外来的生物落入其中,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溶化成森森白骨,
偶尔有气泡从池底升起,破裂时带起一片具有着轻微腐蚀性的薄雾。
远处看上去是一片葱郁的森林。
相比森白的骨林与浅黄色的酸液池,充斥着一股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但实际上却是仅生长在这片秘境中的特殊菌类,散发着独特的绿色荧光,踩上去时会微微下陷,并泛起一圈柔和的涟漪。
而在这一切的中心,是蛞蝓仙人那大到不可思议的本体。
它静静地匍匐在原地,两只触角末端的眼睛俯视着下方,覆盖着蓝白色花纹的身躯有节奏地律动着,就象是这片天地不断跳动的心脏。
其存在本身就如同大地的一部分,浑身散发出浩瀚如海洋般,且充满了温暖感觉的仙术查克拉,让千手森深切体会到了自身的渺小。
“森大人,现在请利用我分泌出的黏液,感受并尝试吸收外界的自然能量。”
作为忍界有名的传承之地,在仙术的主要传授者三大通灵圣地之中,湿骨林可以说是服务态度最好的一个。
蛞蝓仙人说话的方式极有礼貌,声音也很好听,有一种缥缈且空灵的感觉。
虽然早就对这头巨大的蛞蝓有所了解,也知道对方有着称呼契约者为“大人”的习惯。
但当这只如山峦般庞大的生物真正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发出与体型极不相符的温柔声音,并称呼自己为“森大人”的时候。
千手森还是感觉到一阵强烈的违和感。
蛞蝓仙人是在整个忍界都极其特殊的生命体,它诞生于大筒木辉夜降临之前的时代,至今已经存活了超过千年的漫长时间。
毫不夸张的说,其存在甚至比千手一族的祖先还要更加古老。
此时的千手森赤裸着上身,一只仅有一掌宽的小型蛞蝓在他的身体上缓慢地爬行,冰凉而柔软的身体不断分泌出透明的黏液。
而千手森则默默闭上了眼睛,全力感受着弥漫在周围空气中的自然能量。
起初,他的感知范围内只有一片混沌的黑暗与自身查克拉的流动。
但在那神奇的黏液辅助下,世界的“真实”逐渐在他“眼前”展开——空气中漂浮着无数如同拥有生命的、微小的光点,它们就是无处不在的自然能量。
脚下的大地、周围的酸液与菌类,乃至整个湿骨林内部的空间,都在散发着磅礴而悠长的生命波动,如同一个正在呼吸着的巨大生命体。
湿骨林本就是自然环境极其浓郁的特殊秘境,在蛞蝓黏液的帮助下,一种特殊的感觉油然而生,千手森只觉得仿佛无数“气流”朝着自己涌来。
随着这些“气流”涌入千手森的体内,他的脸上开始迅速蔓延出奇异的纹路,双眼开始逐渐外凸,皮肤也隐隐开始向着透明色转变……
就象修习妙木山的仙术会出现蛙化的特征,修习龙地洞的仙术会长出蛇的角膜一样。
通过湿骨林的方式所吸收的的自然能量,也使得千手森的身体朝着蛞蝓的方向发生变化。
不过很快,这种异样的身体变化又迅速消失。
蛞蝓仙人那空灵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带着令人安心的味道。
“过度吸收自然能量会导致身体发生异变,逐渐僵化并最终成为湿骨林的一部分。”
“但还请您不用担心,我的分身会确保您的安全,并及时吸收掉多馀的自然能量。”
“接下来,请您尝试引导这些被吸入身体的自然能量,与您的精神能量和身体能量相混合,以1:1:1的精确比例达成平衡,并制造出仙术查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