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所丢失的法器,灵石,功法,真的都流向了这里吗?”
樱大寺山门外,唐雨柔指着寺庙看向夏承瑞问道。
本应秋意浸染的樱大寺,然而,当夏承瑞、秦昊、玄诚、唐雨柔四人驻足于山门之外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颠复常理的景象。
本该光秃的樱树枝头,此刻竟如云似霞地缀满了粉白的花朵。
秋风掠过,卷起的不再是枯叶,而是无数不合时宜的樱花花瓣。
它们簌簌飘落,在地上铺就了一层柔软而诡异的花毯。
空气中弥漫的不是秋日的清爽,而是一种混合了香火气息与过分甜腻花香的馥郁之气。
闻之令人微醺。
山门前人流如织,各式各样的香客、好奇的游人、甚至还有摆卖“圣物”加持过的小饰品的摊贩,将本该清幽的古刹入口变成了喧嚣的市集。
吆喝声、祈愿声、惊叹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却更反衬出这景象深处的那份不协调。
“就是这里了。”
夏承瑞合上手中的折扇,眉头微蹙,清俊的脸上带着凝重。
“根据皇室暗卫探听到的消息,樱大寺以春日樱花闻名遐迩,此刻入秋,却繁花似锦,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异象,定与矿区丢失的法器、灵石乃至功法脱不了干系。”
秦昊一听此言,体内真气几乎要奔涌而出,握紧了拳头:“那还等什么?直接进去拿回我们的东西!”
他身形一动,就要往那摩肩接踵的宝殿方向冲去。
然而,下一刻,却被玄诚一把拉住:
“师弟稍安勿躁,你看这寺内,多是寻常百姓,心怀虔诚而来。我等若贸然动手,惊扰凡人还是小事,若引发骚动,伤及无辜,岂非违背我辈修行之本?”
一旁的唐雨柔见状,悄然运转观灵术,一双美刹那间泛起淡淡的灵光。
片刻后,她轻启朱唇:“三位师兄,此地的灵气流动极为古怪。时而如涓涓细流,温顺平和;时而又如脱缰野马,躁动不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刻意引导、操控。”
夏承瑞赞许地看了唐雨柔一眼,点了点头:“师妹秀外慧中。既然如此,我们更需谨慎。走,进去一探究竟,切记,没有我的信号,不可轻举妄动。”
“是!”
说话之间,四人步入宝殿,只见殿内香烟缭绕,香客们跪拜祈福,虔诚无比。
宝殿正中央,一尊丈六金身的佛陀像端坐莲台,宝相庄严。
而就在那佛陀摊开的右手掌心中,一枚石头正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是灵石!”
秦昊低呼一声,眼睛顿时亮了。
“那型状,那上面刻的青云二字,这确是我宗矿脉所出无疑!”
夏承瑞微微颔首,目光却更加锐利。
他注意到,那灵石散发出的光芒,其频率与殿内信徒们祈愿的节奏隐隐相合,仿佛在汲取着什么,又反馈着什么。
这绝非灵石自然的状态。
将仙门之物公然供奉于佛前,受凡人香火愿力,此事绝不简单,背后恐怕隐藏着更深的图谋。
就在他们交换眼神,设法接触灵石仔细探查时,一位身披赤褐色袈裟的老僧,在一群眼神锐利如鹰的武僧簇拥下,快步拦在了四人身前。
“阿弥陀佛。”
老僧双手合十,声如洪钟。
“诸位施主,请留步。此物乃我樱大寺三日前天降佛宝,‘佛陀舍利’,乃佛祖显圣之兆,不容外人轻易靠近亵读。”
四人定睛一看!
这老僧步履之间不见老态,反而沉稳有力,呼吸绵长深远,周身隐隐有气机流转,绝非普通诵经念佛的僧人,而是一位修为不俗的武道高手。
“舍利?”
秦昊气极反笑,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这分明是我们丢失的……”
“师弟!”
夏承瑞及时出声打断,上前一步,姿态从容地还了一礼,道:
“大师有礼了。在下夏承瑞,与几位同门游历至此。见这宝光莹莹,心生好奇。观此物灵气充盈,光华外显,似乎更似道家温养之灵物,而非佛门高僧坐化所遗之舍利。不知大师可否告知,贵寺是如何确认此物为‘佛陀舍利’,又是从何处‘天降’而得呢?”
他话语温和,却字字珠玑,直指内核。
老僧面色不变,仿佛早已料到有此一问:
“施主有所不知。三日前子夜,寺中本已凋零的樱树忽现霞光万道,如同白昼。此圣物便自霞光中心坠落,悬于最大那棵樱树枝头,梵音阵阵,异香扑鼻。此乃无数香客亲眼所见,老衲与寺中众僧亦一同见证,正是我佛慈悲,显圣人间。自此,寺内枯木逢春,樱花反季而开,正是祥瑞之兆。”
夏承瑞心知与这老僧纠缠无益,自己也不一定说的过他,便不再绕弯子,开门见山:
“大师,明人面前不说暗话。
宝殿中那所谓‘佛陀舍利’,实乃我青云仙宗矿区日前被盗的灵石。
此物于我等修行至关重要,且宗门已记录在案,追索天下。
大师若强行留着,此消息一旦传开,觊觎者必将蜂拥而至。
届时,不仅灵石难保,恐怕贵寺数百年的清静,乃至诸位大师的安危,都将毁于一旦。
还请大师三思,将此物归还。”
老僧闭目捻珠,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与沉重:
“施主所言,老衲并非全然不信。然而,施主可知,自这‘圣物’降临这三日,本寺香火旺盛了何止数倍?
往日门可罗雀,如今摩肩接踵。
多少苦难众生,因参拜圣物而心生慰借,重燃希望?
甚至有信众声称顽疾得愈。
老衲不能因施主一面之词,就轻易毁掉这万千信众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奈。
四人一听,好家伙,这是要道德绑架啊!
“希望?”
唐雨柔忍不住开口,声音清冷。
“方丈大师,依靠谎言与侵占他人物品构筑的希望,如同沙上筑塔,终将是泡影一场。大师修行多年,佛法精深,难道不明白‘万事有因,强求必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