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肖先生认为如何?”
肖羽放下酒杯,目光平静,唇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的视线在场中扫过,最后落在了那位一直默不作声、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的太傅林瑞祥身上。
“既然陛下有兴,诸位大人也如此热情,那肖某便也吟诗一首,助个兴吧。”肖羽淡然开口道。
此话一出,老皇帝夏天启顿时精神一振,几乎是立刻吩咐:“快!备纸砚!”
他要在第一时间将肖羽吟出的诗句记录下来,这在他看来,将是堪比传国玉玺的珍宝!
片刻后,内侍慌忙以最快速度准备好一切。
一名翰林学士更是亲自挽袖磨墨,摒息凝神,准备记录。
整个紫宸殿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一个字。
连那些刚才舞枪弄棒的武将们也瞪大了眼睛,虽然他们可能听不懂太多妙处,但连皇帝都期待着,自然也要跟随,看看这位青衫公子的实力。
肖羽并未看那纸砚,喝了一口酒后,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太傅林瑞祥,对其温和地笑了笑,仿佛看穿了他心中的窘迫与心结。
随即,清朗平和的声音在大殿中缓缓响起。
吟诵出的,却是在他那个名为“蓝星”的世界里,一首专门用来称颂官员清廉正直、为国为民的诗句。
三朝元老柱国臣,玉尺量才辅帝宸。
补衮功高悬日月,持衡望重冠儒绅。
苦心自可昭青史,峻节由来动紫旻。
千古高风追尚父,麒麟阁上画图新。
诗句一字一句,清淅无比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殿内所有文官,包括皇帝在内,起初是期待,随即是仔细品味,紧接着,他们的脸色渐渐变了!
这诗句……这格局!
这气象!
这哪里是普通的助兴诗?
这分明是在以古喻今,以极高的规格和极其深沉的情感,在赞颂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节!
是在描绘一位心怀天下、两朝开济的老臣之心!
诗中蕴含的那种厚重历史感、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忠诚、智慧、担当的极致推崇,瞬间碾压了之前所有应景的诗词!
这诗,绝非凡俗诗人能作出!
所有人还沉浸在这首诗带来的巨大震撼和回味之中时,肖羽已再次开口,目光温和地看向那位已然呆若木鸡的太傅林瑞祥,淡淡道:
“肖某于此间,见太傅年高德劭,一生为国操劳,忠心耿耿,颇合此诗意境。若太傅不弃,此诗,便赠与老太傅吧。”
“轰——!”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林瑞祥的心上,也砸在了所有朝臣的心上!
赠……赠与太傅?!
用这样一首堪称千古绝唱、足以流传万世的诗篇,来赠与林瑞祥?!
这已不是简单的赞赏,这简直是至高无上的褒奖和肯定!
林瑞祥整个人都懵了。
他原本因为之前的“失礼”而羞愧难当,只想缩在角落里,甚至后悔来参加这场宴会。
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会有这样的转折!
仙师非但没有怪罪他当初的“教悔”,反而……反而用这样一种方式,一种他作为文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形式,给予了他如此巨大的肯定和尊荣!
巨大的羞愧、难以言喻的感激,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老太傅的心防。
只见林瑞祥浑身剧烈地颤斗起来,老泪瞬间纵横交错,布满了他那满是皱纹的脸颊。
他猛地站起身,跟跄着走出席位,来到大殿中央,面对肖羽的方向,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深深地、深深地躬下身去。
因为情绪太过激动,他的声音颤斗得几乎不成调,带着明显的哽咽:
“老……老臣……何德何能……岂敢……岂敢当先生如此……如此厚誉!”
他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上方那淡然的青衫身影,继续道:
“先生胸襟……如瀚海星空……老臣……老臣昔日愚昧无知,如有冒犯……先生不计前嫌,反以千古诗篇相赠……老臣……老臣……谢先生赐诗!此乃老臣……毕生最大之荣光!!”
说到最后,他几乎是泣不成声,再次深深拜下。
这一刻,所有之前的窘迫、羞愧全都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洗刷、被升华的荣耀感!
得此一诗,他林瑞祥此生无憾矣!
满殿文武鸦雀无声,看着涕泪交加、激动得难以自持的太傅,没有人觉得他失仪,只有无尽的羡慕、震撼以及对那位青衫公子手段的由衷敬畏。
轻飘飘一首诗,收服了一位三朝元老的心。
这位肖先生,当真是……深不可测!
老皇帝夏天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对肖羽的手段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见太傅心结已解,且氛围正好,他趁势笑着开口道:
“肖先生,您此前曾提及欲开设书院,传道授业。朕已命人将京城西郊的皇家别苑改建完毕,取名‘青云书院’,并由太傅暂领祭酒之职。如今书院已然建成,不知先生……看何时方便,可为天下学子开讲第一课?”
肖羽闻言,想起确有此事,自己当初应允授课的。
他略一沉吟,便淡然道:“既然如此,七日之后,便为书院学子们上第一堂课吧。”
皇帝夏天启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应道:“好!好!朕即刻便安排下去!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仙人亲自授课,福泽苍生,必须倾举国之力,办得风光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