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青牛镇外的小石村,亦是日新月异。
往日的死寂与贫瘠早已被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所取代。
村口那棵老槐树似乎也焕发了新生,枝叶愈发苍翠,树下不再是愁眉苦脸闲聊等死的村民,而是堆放着不少等待装车的麻袋,里面满是金灿灿、圆滚滚的土豆,还有一筐筐用油纸包好、散发着淡淡皂角清香的肥皂。
肥皂上面还贴着红纸,拙朴地写着“小石村玉皂”几个字。
村中央的打谷场以往是议事的中心,如今更是热闹,俨然成了临时的交易市场和信息集散地。
这日傍晚,炊烟袅袅之时,村长石厚走到场院边,拿起小锤,敲响了悬挂着的一段旧铁轨。
“铛——铛——铛——”
清脆而响亮的金属声传遍整个小村落,这是万宝楼商队带来的新奇玩意儿,声音比过去那面破锣不知强了多少倍。
“乡亲们!都过来一下咯!说道说道今儿个商队结算的事和下一茬种薯、还有肥皂工坊的分配!”
石厚的声音洪亮,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皱纹都舒展开了。
村民们闻声,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从田间地头,从肥皂工坊,从家里灶台边聚拢过来。
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期待。
孩子们则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嬉笑着。
他们围拢而来的场院中央,那里早已摆好了几口打开的大木箱子,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铜钱串和一些散碎闪亮的银子。
箱子旁边还堆放着几匹色彩鲜艳厚实的棉布、几捆闪着寒光的崭新铁头农具和几大包雪白细腻的官盐。
“静一静,都静一静!”
石厚压了压手,场面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热切地聚焦在他身上。
“万宝楼的张管事今儿个又来了,结清了上一批土豆和咱们‘玉皂’的款子,一共是这个数!”
他伸出一只手,张开一指,然后反复翻了两次。
“十两?!老天爷!”
人群里最年长的三叔公惊呼道,声音都有些发颤,他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现钱堆在一起。
“三叔公,您老眼花啦!”旁边一个后生笑着大声道,“厚叔翻了两次手,是二十两!”
石厚哈哈一笑,中气十足地宣布:
“是整整一百两雪花银!外加三千文铜钱!”
他特意顿了顿,满意地看着乡亲们瞬间瞪大的眼睛和倒吸凉气的声音。
“还有这些布、盐和这些好农具,是张管事看咱们的土豆和‘玉皂’成色好,卖得快,额外给咱们折算的!”
场院里顿时像炸开了锅,欢声笑语、惊叹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一百两?!俺…俺没听错吧?去年这个时候,俺还愁着咋交秋税呢!”
“太好了!这下俺家娃子娶媳妇的彩礼钱、盖新房的瓦片钱全都有着落了!”
“当家的,明天!明天咱就去镇上,不光扯布,还得割斤肉,给孩子们好好补补!”
“这新锄头,这钢口,真亮堂!比咱家那个快断了的强多了!开荒就靠它了!”
石厚等大家高兴地议论了一会儿,才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变得更为郑重:
“钱和东西是好,但咱不能忘了根本!肖夫子咋说的?这土豆是咱活命的根!这做肥皂的手艺是咱挣钱的路!所以,老规矩,卖东西得的钱,三成按人头分给大家,改善生活,该娶媳妇娶媳妇,该盖房盖房!”
“好!”众人齐声叫好。
“另外三成,”石厚继续道,“留在村里公中!修缮各家各户的破旧房屋、请人打一口更深更甜的水井、以后娃娃们识字念书请先生的束修、逢年过节祭祀祖先,都用这里的钱!”
“应该的!厚叔安排得对!”众人纷纷点头,这是为了全村的长远和体面。
“剩下四成,”石厚声音提高,“全部用来跟万宝楼换下一季最好的肥料、还有做肥皂要用的猪油和硷料!咱们要把这土豆种得更多更好!把这‘玉皂’做得更细更香!让咱们小石村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说,中不中?”
“中!太中了!”
村民异口同声地喊道,没有任何人反对。
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些奇迹,对肖羽的话和石厚的安排深信不疑。
“厚叔,”人群里,一个叫石头的年轻人忽然挤上前,急切地问道,“那种薯和接下来肥皂工坊的出工咋分?俺家后坡还有片荒地,俺和俺爹一定能开出来!俺媳妇手巧,她也想去肥皂工坊帮忙!”
“对啊,村长,俺家也想多开点荒地种土豆!”
“还有俺!俺力气大,肥皂坊捣原料的活儿俺包了!”
“俺家闺女细心,打包‘玉皂’肯定不会出错!”
石厚看着踊跃的乡亲们,脸上笑开了花:
“别急别急!都有份!开荒种土豆的,按照各家出的劳力多少和开垦的荒地亩数来分种薯!多劳多得!去肥皂工坊干活的,按手艺和出工时长算工钱,每天现结!但是丑话说前头!”
他脸色一肃!
“种薯金贵,肥皂方子更是肖夫子留给村里的宝贝,谁要是糟塌了种薯,或者偷懒耍滑、把肥皂的秘方往外透露半个字,那可别怪我石厚不讲情面,往后就别想再分到种薯、也别想进工坊了!”
“放心吧厚叔!肖夫子和您教的办法,俺们肯定死死记在心里,烂在肚子里!”
“谁敢糟塌神仙给的种子,谁敢坏村里挣钱的路子,俺第一个不答应!把他撵出小石村!”
又过了几日,青岚城新知县周坤,周大人竟然亲自乘着一顶青布小轿,带着几个衙役,一路颠簸地来到了小石村。
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石厚得了信,早早带人在村口迎接。
周知县下了轿子,看着村口平整的道路、村民身上虽不华贵却干净整齐的衣裳、以及孩子们红润的脸蛋,不由得连连点头,抚着胡须笑道:
“石里正,你这小石村,如今可是大变样了啊!本官这一路走来,就属你们村最有精神头!”
石厚连忙躬身行礼:“都是托县尊大人的福气,还有朝廷的恩德!俺们村就是侥幸得了点好种子,胡乱种罢了。”
“诶,不必过谦!”
周知县摆摆手,兴致很高。
“你们上交的赋税,可是给本官,给咱们县里长了大大的脸!府尊大人都特意问起了!说说,这土豆,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石厚便引着周知县往打谷场走去,那里堆放着像小山一样的土豆。
“县尊大人请看,这就是土豆。亩产……嗯,大概抵得上稻谷的十倍不止吧。”
“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