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莲在自家附近看见玉侬和赵蛮,就大概知道了她们想问什么。
“遇上难处了?”
赵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把碱地的问题说了出来。
周清莲叹了口气,“这地方的荒地,十有八九都这样。光靠蛮力开荒不行,得想法子治这碱,单靠你们这样拔草,累死也开不出几亩能种的地。”
“周姐,那有啥法子吗?”
玉侬急切地问。
周清莲将他们迎进了毡房,“法子不是没有,但都费时费力。一个是挖排水沟,把地里的盐碱水排出去一些,但这工程太大,又要很多钱,不是咱们村子这么几户人能干成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常用的压碱。”
“怎么说?”
周清莲解释道,“就是在地里铺上一层别处拉来的好土,盖住这层碱。咱们这地方附近都是同样的土质,这方法也行不通,再就是把蒿子、红柳这些烧了的草木灰,还有能搜罗到的粪肥往地里掺,年复一年地养着,地才能慢慢好起来。”
看着玉侬手心被摸出来的水泡,周清莲拿了针挑破。
“像你们这样,工具不趁手,光靠手拔,太慢了。至少得弄几把像样的锄头先把地深翻一遍,让底下的土见见风,再想法子弄点能改良土质的东西。
“工具和种子,做佃户的不如去找地主家的借。”
“借?”
玉侬同时抬起头,她倒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方向。
周清莲点点头,“不管哪个地方的地主家,都会备一些旧农具和头年的陈种,专门放给像你们这样想开荒、又一穷二白的佃户,当然都会收一些利息。”
赵蛮迟疑着问,“大概收多少?我老家那边可是要收翻三倍的价值,我们别来年连个口粮都剩不下。”
“利息不低,通常是借一还二,比如借你一斗种子,来年收成了,要还两斗,农具也是,会折成粮食算利息。”
赵蛮稍稍松了口气,倒是比三倍要好上许多。
告别周清莲,回去的路上,两人都心事重重。
赵蛮一路都在骂骂咧咧,抱怨地主心黑。
玉侬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该借多少,在这方面完全没什么经验,两眼一抹黑。
“赵姐,咱俩商量商量借多少种子和农具,过两天去找地主家商量商量。”
几天后,玉侬和赵蛮还是硬着头皮到了附近的大村子,陈家也是这地方的大地商,手里面攥着不少地皮。
玉侬和赵蛮见不到大老爷,只能去找管事的。
那管事坐在一张破桌子后面,眼皮都没抬一下,听她们说明来意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想借家伙什儿和种子?行啊,规矩都懂吧?”
他懒洋洋地翻开一个破旧的本子。
“懂,懂一些。”
赵蛮赶紧点头。
“要借什么,借多少,报上来。”
“锄头两把,旧是旧了点,但能用,折粮”
管事拨拉着算盘珠子,“犁铧要不要?那个贵点,种子嘛,看你们开多少地。”
“管事大哥,我们第一次开荒,没经验,也不敢多种。就先借两把锄头,一把镐头,两把镰刀。种子先借三斗小麦一斗糜子。”
玉侬和赵蛮商量着,与其贪多嚼不烂,被高额利息拖死,不如集中有限的精力,先小范围地种,毕竟就她们两个人带着俩孩子,不知道能种成什么样子。
地片小,也好把周清莲说的养地法子用上,争取第一年至少把利息还上,过个好年。
“借一还二,秋收后来还!”
管事的说着,刷刷拿出一张契纸,扔了印泥出来。
“按手印。”
玉侬看着那张能吃人的契纸,咬了咬牙,用拇指沾了沾桌上的红色印泥,重重地按了下去。
赵蛮也咬牙跟着按。
随后默默地去库房领了农具和种子。
农具不如他们期待的那样好,有些老旧,锄头把子都有些松动。
那几斗种子干瘪瘦小,一看就是陈年旧种,出芽率如何,只有老天爷知道。
背着沉甸甸的种子和叮当作响的破旧农具走出陈家大门时,呈文和李秀云正在外头等着。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赵蛮忍不住低声骂道,“真黑啊!”
没办法,想要种人家的地,还要用人家的农具和种子,自然要低下头吃亏。
李秀云挨着赵蛮,背上也背了些种子。
“妈,你说,那些分地的官怎么还不来这里啊,要是能分到好的咱们也不用这么辛苦。”
“不要再说了。”
呈文轻声制止,李秀云吓了一跳,疑惑地看向他。
“为什么啊。”
“这是敌对势力的地盘,你这样说不怕把你当成奸细抓起来?!”
李秀云听着是有些发怵,干脆闭了嘴。
玉侬安慰李秀云,“那是别的地方的事儿,咱们这儿就跟以前一样,过自己的就行了,好歹这儿没打仗,不怕随时丢命,挺好的了。”
李秀云想了想,倒也是这个道理。
赵蛮气势十足,昂首挺胸。
“我就不信,咱们两个大活人,加上俩半大孩子,还伺候不好这几亩碱地!”
回了村子后,玉侬和赵蛮把几把农具磨出刃,松散地找李秋风帮忙修了修。
一锄头下去,翻动坚硬板结的碱土,把蒿草连根拔起来,确实比从前徒手拔轻松许多。
李秀云和呈文一起,尽可能多地收集附近的蒿草、枯枝,堆在一起,准备晒干后烧成草木灰。
这些天大家的手掌磨破了,没等长好又接着干活,慢慢地结成厚茧,肩膀被扁担压得红肿酸痛,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处地方不疼。
春天的风依旧带着寒意,吹不干她们身上不断渗出的汗水。
但玉侬躺下来和赵蛮说起话时说,“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下地干活,这种感觉特别踏实,就像冬天里盖上厚厚的棉被,屋里燃了没有烟的炭火,暖烘烘地睡上一觉那样踏实。”
赵蛮还笑话她,“种地有什么踏实的,坐在高门大户里的贵人才是踏实,每天享受山珍海味,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