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宁予默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写上一个“宁”字,代表自己。
她审视着三张照片,和一张纸。
看了一会后,宁予默继续动笔,在“宁”字下方写下娟秀的文本。
“共同点:”
“1都因为某些原因,陷入深度昏迷,成为植物人状态。”
“2都在半年前奇迹般苏醒。”
“3都和陈亦有联系,甚至在此之后表现出故意接近他。”
笔尖在纸上悬停,油墨未干,宁予默握住笔,在纸上有规律的点动。
眼眸晦暗不明。
虽然涉及到易、叶两人的信息比较隐秘,被人有意掩藏,但还是让宁予默查到了点蛛丝马迹。
前段时间,宁予默和陈亦“偶然”相遇的那个下雨天,她根据陈亦的反应猜测,对方不想自己知道他和易氏/易总有关联。
于是,从采购市场回来后,宁予默自然去查了这个“易氏”。
此前也调查过,但仅仅是了解信息的表面调查。
那时她只是按照“个人习惯”,主动提前收集所有信息,方便做出针对性的措施。
然而这次深入调查,让宁予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易氏集团的总裁,易若璃,在半年多以前因某种未公布的原因,住院。
说是住院,实则是抢救,后来就陷入了深度昏迷。
随后,不到一个月,这个人奇迹般的苏醒了。
半年,深度昏迷,奇迹般的苏醒。
时间,原因,结果。
都和自己一样。
宁予默还记得陈亦对自己说过的话。
他意外死亡,被拉进一个神秘空间中,里面有个系统,要求他对自己好,攻略自己,并最后死在自己面前。
这样,他就能获得死而复生的机会。
自己也能从深度昏迷中醒来。
这种事很离奇,说出来几乎没人信。
也只有同样经历过的宁予默,才能相信此事的真实性。
以至于她没有怀疑过这话中有几分真,几分假。
事情本就离奇,谁还会去思索,这种事会发生多次呢?
那么这个易总的经历,为何和自己如此相似?
难道她和自己有同样的经历?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陈亦会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易氏总裁有关系。
易若璃的出现,无疑开了个不好的头。
多疑的宁予默开始排查起来。
除了她,还有别人吗?
陈亦接触过的所有人中,不论男女,都要排查。
同实验室的成员,许靖璇,没有类似情况。
赵婷婷,没有类似情况。
周俊磊和张开岩,没有类似情况。
导师穆士员,没有类似情况。
系主任冯百川,没有类似情况。
下午时间和陈亦一同出校的女生……
当排查到林溪安时,宁予默发现了不对。
林溪安两年前因意外事故,从楼梯摔下,陷入昏迷。
半年前苏醒。
熟悉的经历。
又一个。
林溪安的调查结果,让宁予默更加执着起来。
还有谁?
还会有谁?
宁予默关注着陈亦身边的人,关注着他的校园生活。
她要将他周围的所有人,都调查一遍。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没关系,宁予默有耐心。
最后,她发现了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
一名白发女孩。
最初注意到她时,是长竹大学的校园墙,几条只存在了几分钟就被删除的帖子。
“食堂里有人举办生日聚会吗?666大户人家。”
照片上,食堂内的景象,以及墙后挂的横幅上,有“陈亦”这个两个字。
宁予默立刻针对调查起来,发现了那名白发女孩。
关于她,宁予默调查的进展就比较困难了。
她的信息太少,明明那头白发那么惹眼,有关她的信息却少之又少。
似乎被人刻意掩藏。
费了些功夫,也仅仅是得知了白发女孩的名字,以及其父亲的疑似信息。
很神秘,也很危险。
这是宁予默对白发女孩的第一印象。
此后的大量排查中,便没有类似情况了。
看着桌上的三张照片和一张白纸,女人眸子翻涌着说不透的情绪。
半晌,她低吟出声:
“陈亦,你是想说,你复活了四次吗?”
“还是说,你隐瞒了部分真相?”
真假参半的谎话才更令人信服。
陈亦只说了将陷入深度昏迷的她唤醒,自己才能复活。
可没说需要唤醒几个。
这可以理解。
宁予默可以理解。
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不说出真相才是最佳选择。
知道的人越多,也就越不可控。
再说,她有什么权利和立场去得知真相?
真相往往是自己找出来的。
夜深人静,房间内的墙壁上加装了隔音垫,紧闭的门窗也将外界的一切声音隔绝。
周围安静的吓人,没有水龙头漏水的水滴声,没有时钟指针的走动声,没有虫鸣,没有鸟语。
有的,只有让人感觉虚无的空寂。
和一位坐在茶几前,久久未动的女人。
“呼……”
宁予默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她原本以为,陈亦是特地来拯救自己的。
后来才知道,那只不过是系统复活给出的条件。
她原本以为,对方起码对自己有感情。
实际上,对方一直在迁就自己。
她原本以为,无论如何,自己都和陈亦有这份独特的记忆。
最后却要告诉她,她不是唯一一个。
宁予默的性子,向来不是主动的那种。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人,她不会主动去问,而是私下里翻遍对方所有的社交账号,从对方发布的内容来判断,再从对方的行为习惯来推导出一个“人格模型”。
并在和对方的接触中,一一印证。
所以认识她的人都会感到惊奇。
他们大多数会惊讶:“你怎么知道的?”
实际上,是她早已在背地里调查完毕。
宁予默不是喜欢主动的类型。
她对人际关系有着清醒的认知。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她对爱情十分慎重。
因为她知道如果被伤,会有多么心痛。
所以她秉持着一种理念:不轻易动心,就不会爱上谁,更不会心痛。
如果有人来追求她,她也会频频拒绝,直到让对方失去这个念头,远离她。
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让自己受情伤。
在她不知道“梦”是“梦”的时候,她也是这么拒绝陈亦的。
无论他如何在意自己,关心自己,自己只会装作看不见,通通拒绝。
如今却反过来了,陈亦象梦里的她一样,一次次拒绝自己。
雨天那次,是她最后一次尝试。
宁予默看不到一丝希望。
她就象蜗牛,碰壁的次数多了,就不敢再前进了。
而人没有希望,就只剩下虚无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