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微凉,宋以茉牵着宋小小从大哥家出来,路过张团长家那扇虚掩的门,里头吵闹的声音传出来。
“难道不是吗?你天天都在忙,整天不在家,连给我搭把手的时间都没有!我抱怨两句怎么啦?”是赵红英的声音,带着点委屈和埋怨,“我怀着孕,要上班,回来还要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我容易吗?”
“红英,你别闹了!家里的事情,妈和岳母不是也在帮你做吗?”张冬临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感。
随后,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冬临一脸丧丧地走了出来。
他抬头看见宋以茉,勉强扯出一个苦笑。
宋以茉朝他点头打招呼,随即往前走了。
难怪大哥总是唠叼,“幸好你没看上冬临!”
她回家经过这儿,都有好几回听到里头在吵闹,还是赵红英在闹。
换做是她,肯定也闹。
嫁过来,生了闺女,亲妈白天帮忙带孩子,晚上下班娘家把孩子接走,回来还要洗衣服做饭。
现在还怀上二胎了,活也没见得少到哪里去,简直比地主家的长工还要惨。
忽地,宋小小朝后面吼了两声。
宋以茉转身,张冬临走了出来,声音低沉,“宋同志,我想请教你点事。”
宋以茉明白他的意图,示意他跟上来。
相对于马处长,她更倾向于张冬临当厂长。
至少他正热血沸腾着,想要为工厂干出一番事业,做大做强。
不象马处长,既想要权也要利。
二人来到一处院角僻静处,宋以茉直截了当地问,“说吧!”
“马处长他最近在厂里频繁走动,找了不少人谈话。”张冬临叹了一口气,“我担心可这厂子,我真舍不得放手,我想干。”
宋以茉没立刻回答,她思索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马处长的本职工作是保障整个部队的后勤供应,是采买和调配、管理。而你呢?本职工作是供销社采购员,如今兼任厂里的销售。
你们俩,其实经验相当,从本质上论,就是资源调配和市场对接。
可他年纪比你大,经历的风浪比你多,眼下他的呼声比你略胜一筹,这是很正常的。”
张冬临的心沉了下去,象是被泼了一盆冷水,拨凉拨凉的。
“但是——”宋以茉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沉稳,“这个厂长,不适合身兼两职的人来当。”
张冬临眼神一亮,他可以辞去供销社采购员的身份,马处长不行呀!
“军民共建嵊川加工厂关乎到整个岛上所有渔民的生计,容不得争权夺利。”宋以茉话锋一转,声音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所以,它不需要当官的厂长,它需要一个做实事的厂长。
谁能带领全厂职工,把效益搞上去,让大家日子有奔头的,那他就有资格坐上这个位置。”
张冬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他看着宋以茉,这个平时懒得要命的技术指导,此刻身上散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芒,让他惭愧不已。
难怪大家私底下会说,宋以茉才是那个名副其实的、适合当厂长的人。
她虽然没有一心扑在厂里,但她始终在带头做事,为了工人的饭碗,时刻解决实际问题。
可他呢!一心想扑在厂里,想要当上厂长。
那他究竟是当官的,还是来带头干活的呢?
张冬临忽地想起,他是十岁跟着父母来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他没什么朋友,后来是阿牛哥带上他,跟着村里的孩子玩。
有一年,阿牛哥出海,遇到了台风,从此留在海里了。
他当初为何支持宋以茉建厂,因为他也想渔民们多一条活路,不想岛上有更多的“留在海里的阿牛”。
可如今,他差点忘了这个初衷。
想到这儿,他朝着宋以茉深深鞠了一个躬,“宋老师,谢谢你为我解惑。”
他抬起头来,语气郑重道,“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会扎根工厂,带着厂子往前走,不会砸了渔民吃饭的‘家伙’的。”
宋以茉见他明白了,又给他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厂里有一两个滞销的产品,你研究一下如何把它卖出去,展现出解决问题 能力。”
“下次,跟车出去送货,可以跟老百姓唠唠,看看那些产品比较受欢迎的,买的理由是什么?”
“认识了不少厂长,可以跟老大哥们取取经。记住,你是当厂长的,就得把自己摆在厂长的位置上,眼里有全局,肩上有担当。”
“不仅盯着产量,更要清算成本、盯紧市场,最重要的是稳住人心,为厂子做大做强铺路。”
张冬临的心头直跳,他第一次如此佩服一个人,还是一个女人。
宋以茉给的建议,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既有策略性,又有操作性。
他不自觉地挺直脊背,眼神里燃起了扎根工厂的实干者光芒。
宋以茉看着这样的张冬临,猛地想起赵红英,清了清嗓子说道,“虽然厂里的事情很重要,但是家里也要顾好,下班回来有什么活也得搭把手,别把什么都丢给媳妇。”
张冬临想到宋以茉听到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红英就是怀孕了,心情不好。”
大概是怕宋以茉误会,他连忙解释,“白天我们都去上班,孩子都是我岳母带着的。下班回来,她洗衣服做饭,我妈也搭把手。尤其是她怀孕后,晚上洗碗的活都是我妈干的,可红英总觉得自己干了很多活,经常为这个闹”
宋以茉没说话,静静地听着,直到最后一句,她猛地想起什么,眼神闪过一丝了然。
但她选择不说,时机未到。
于是她委婉的提醒,“你想当好厂长,后院就不能着火,要不然也坐得不安稳。多跟媳妇沟通,多关心她。要是不知道怎么做,找程医生取取经。”
程橙和林秀云结婚后,就开始主动承担家务,洗衣服、做饭样样都在学,虽然他做得不咋样,但他没当甩手掌柜,在那儿干等着。
宋以茉认为,张冬临向他学习也不难,又不是让他当二十四孝好老公。
当然,这个年代的男人,没几个能做到的,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张冬临听取了宋以茉的建议,不到三个月时间,盘活了积压的产品,还得到渔民们的支持。
最终,白师长直接拍板,由他出任——军民共建嵊川加工厂的第一任厂长。
大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罗慧兰最近在学校很是得意。
苏玉芬并没有见风使舵,反而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