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还没吃饭,周群已经走了。
临走时哀哀戚戚掉眼泪的样子,令人动容。
但牛棚里都知道这女人是个什么样人,没有一个人挽留。
吴家顺办事利落,没多久就送来了几根旧自行车链条和一大块有些锈迹的铁皮,显然是费了心思凑来的。
“丫头,你看这些够不?不够我再去寻摸!”
吴家顺脸上带着期盼。
这要是弄出来什么好用的机器,队里不但节约人手,还能出产更多的粉条。
红星大队山地多,有些浇不上水的山地,都种上了红薯。
这玩意儿耐旱、产量高。
除了分给社员的口粮,剩下的都制成粉条,由公社统一调配出去,也算是给队里增添一个进项。
苏梨接过东西,沉甸甸的。
她笑着点头:“够了,吴书记,我琢磨琢磨,尽快给您信儿。”
送走吴家顺,苏梨抱着铁皮和链条回到自己家,插好门闩。心念一动,下一秒,她已经置身于空间。
“哟,难得啊,还记得回家看看?”
小七正蹲在参田边,机械手小心地拨弄着参苗。
见苏梨来了,它灵活地转过身,电子眼狡黠地闪铄:
“快来瞻仰本园艺大师的杰作!看看这株,才几天功夫,都快赶上胡萝卜了!”
苏梨快步走近,不禁倒吸一口气。
只见那株最大的人参已有胡萝卜粗,根须饱满,芦碗密布,最小的也有拇指粗细。
“这……这长得也太快了!”
她惊喜地抚摸着肥厚的叶片。
“那是!”小七得意地晃了晃圆脑袋。
“也不看看是谁在照顾。按这个生长速度,再过两个月就能赶上百年老参了。”
它的电子眼扫过苏梨怀里的材料,语气顿时变得傲娇:
“我说呢,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些破铜烂铁,该不是又要本大师出手了吧?”
苏梨忍俊不禁:“是是是,我们小七最厉害了。
这次要做个手摇式粉条机,就用这些旧材料,记得做旧处理……”
“知道知道,不能太超前嘛!”
小七接过材料,领着她往机械仓走去,一边走一边碎碎念。
“想我堂堂星际机器人,现在整天不是种地就是打铁,真是大材小用……”
工作区内,小七的机械臂灵活舞动。
切割、焊接,中间还不忘吐槽:“看看这锈迹,要不是本大师出手,这些材料迟早要进废品站。”
当齿轮组安装完毕:“瞧好了!这可是传统工艺与未来科技的完美结合,保证让那些老师傅看了都叹为观止!”
当最后一颗螺丝拧紧,小七夸张地松了一口气:
“铛铛!经过本大师巧手改造,这台机器的效率至少提升十倍!
那些老师傅要是见了,非得把眼珠子瞪出来不可!”
苏梨抚摸着这台散发着金属光泽的粉条机,眼中满是欣喜。
机器每一个接口都严丝合缝,摇柄转动顺滑,完全看不出是用废旧材料制成的。
“我们小七真是无所不能!”她由衷赞叹。
“那当然!”小七的电子眼弯成月牙,“不过主人,下次能不能接点有技术含量的活儿?比如造个飞行器什么的?”
“你就是造出来,能拿出去吗?”
苏梨笑着摇摇头,退出空间,留下小七满脸地郁闷。
第二天一早,苏梨借了辆板车,把那台盖着麻布的粉条机拉到了粉坊门口。
王大林正带着几个壮劳力吭哧吭哧地推磨,石磨吱吱呀呀的响,磨盘缝里慢悠悠渗出稀薄的红薯浆。
见苏梨过来,他擦了把汗笑道:“苏知青这么早?这是拉的啥宝贝?”
粉坊里其他社员也好奇地围了过来。
苏梨笑而不答,招呼两个年轻小伙,帮忙把机器抬到空地上。
当麻布掀开,露出那台铁皮和链条组成的、结构奇特的机器时,众人都愣住了。
“这是个啥家伙什?”
“看着像纺车,又不太象……”
“这铁疙瘩能干啥用?”
王大林绕着机器转了两圈,蹲下来仔细看那些齿轮链条,满脸疑惑:“苏知青,这是……?”
“王队长,这是咱们粉坊的新帮手。”
苏梨说着,示意人搬来一桶已经沉淀好的湿淀粉。
她熟练地将淀粉倒进机器的进料口,调整好漏粉板,然后握住摇柄,轻轻转动起来。
“哎哟,这能行吗?”
一个年龄大的社员嘀咕着,“粉条得靠手腕力道,这么摇能出个啥……”
话音未落,奇迹发生了。
只见均匀细长的粉条从漏孔中绵绵不断地垂落,直接进入下方滚开的热水锅里。
不过眨眼功夫,锅里就飘起了一层层银丝般的粉条,粗细一致,晶莹透亮。
“天爷哎!”
“这、这就出来了?”
“这么快?!”
刚才还在推磨的几个壮劳力都围了过来,眼睛瞪得溜圆。
王大林更是凑到锅边,盯着那源源不断的粉条,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
苏梨手下不停,笑着解释:“这机器靠齿轮传动,摇一圈相当于手工捶打十几次。
王大哥,你来试试?”
王大林迫不及待地接过摇柄,刚开始还不敢用力,待发现摇动起来格外轻省后,渐渐加快了速度。
粉条如银瀑般倾泻而下,很快就铺满了大半个锅面。
“神了!真神了!”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这玩意太省力了!你们看,这粉条比咱们手漏的还匀实!”
刚才质疑的老社员伸手捞起一根粉条,在手里捻了又捻,连连惊叹:
“筋道!透亮!这品相,拿到公社都是头一份!”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一会儿粉坊里就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社员。
大家看着这台不用反复捶打就能源源不断产出优质粉条的机器,个个啧啧称奇。
“苏知青,你这脑子是咋长的?”
“这下可好了,咱们一天能多出多少粉条啊!”
“可不是嘛,我这老腰总算能歇歇了……”
吴家顺闻讯赶来时,粉坊已经欢声一片。
他看着那台运转自如的机器,看着锅里翻滚的优质粉条,激动得脸都红了。
“好!好啊!苏知青,你可真是咱们红星大队的福星!”
他转身对王大林嘱咐:“咱们要成立个粉条加工组,以后这就是咱们队的特色产业!”
吴家顺越想越高兴,咧开嘴,嘴里露出一口白牙。
粉房的粉条儿产量提高,蘑菇棚的头茬蘑菇就要采摘,蔬菜棚里的蔬菜也长得好。黄瓜、西红柿,都长出了头茬果实。
年底队员的手里多分两块钱指日可待。
这些天怎么就这么顺溜呢?
吴家顺心潮澎湃的琢磨着要如何建好粉条这个特色产业,骼膊突然被人拉住了:
“小吴啊,你这是要回大队?正好儿我有事和你说一说。咱俩一起走呗。”
吴家顺看了看来人,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