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带着一丝失望从百货公司出来。
她所需的棉花和棉布一样都没买到,柜台里不是空空如也,就是需要特供票证,根本不是她能弄到的。
看来,只能回头找韩小武想想办法,看看黑市上能不能弄到一些了。
她心里盘算着,按照汪泽明给的地址,找到了公安局家属院。
那是一片排列整齐的红砖平房,每家都带着个小院子。
汪泽明家就在第一排,院门虚掩。
苏梨敲了敲门,里面立刻传来一个热情的女声:“来了来了!”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岁岁左右、围着围裙、面容和善的妇女。她一见到苏梨,脸上先是愣了一下。
她盯着苏梨的脸看了两秒,眼睛立时亮了起来,又惊又喜:
“哎哟,是你啊,姑娘!刚才在百货公司门口,一脚绊倒宋家小子的,就是你吧?
多亏你,要不是你,今天宋家小子会被扭送到派出所。哎呀呀,快请进、快请进!”
这就是汪泽明的爱人刘英了。
她作为百货公司的职工,刚才外面喊抓小偷的时候,她也跟着同事们跑出去看热闹。
正好将苏梨制服小偷、后来又把应对石主任的全过程看在眼里,实在是对这位聪明的姑娘佩服得很。
苏梨没想到这么巧,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阿姨您好,是我。我叫苏梨,是来找汪叔叔的。”
“知道知道!老汪刚才打电话回来特意嘱咐了!快进来,外面冷!”
刘英一把拉住苏梨的手,将她拉进屋里。
她连忙给苏梨倒了杯热糖水,又抓了把瓜子花生放在桌上。
一边忍不住称赞:“苏梨,你真聪明!”她悄悄竖了下大拇指,
“我们都看见了,对付石松华那种人,就得你这样!又勇敢又聪明!”
随后想起小赵刚才送过来的东西,对苏梨说:
“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她可是识货的,这小米粒粒饱满,山货也都是好东西,在城里有钱都不好买。
这时,一个十来岁、虎头虎脑的男孩,耷拉着脑袋,手里抱着一个砖头大小的收音机,一脸不高兴的走进来。
“这是我家小儿子汪瀚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你苏梨姐姐!” 刘英对刚进来的汪涵说。
汪瀚抬头看了苏梨一眼,有些闷闷不乐:“苏梨姐姐好!”
苏梨看了一眼面前气质干净的小少年,“这是怎么了?嘴巴撅得都能挂油瓶了?”
刘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汪涵有些不好意思:“我的收音机坏了,怎么弄都不响!送去外面修,人家说修不了。”
这收音机可是他的宝贝,每天都要听儿童广播的。
苏梨心中一动,说道:“拿来给我看看……”
汪瀚半信半疑地把收音机递过去。
这是个老式的“红星牌”半导体收音机,入手沉甸甸的。
她仔细看了看外壳,然后向汪涵要了把螺丝刀,拧开背面的螺丝,打开了后盖。
顿时,密密麻麻的电阻、电容、线圈和那个硕大的磁性天线呈现在眼前,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松香和金属混合的气味。
汪瀚好奇地凑在旁边看着。
苏梨的目光像扫描仪一样,迅速检查着内部的组件和焊点。
这对于拥有未来知识储备,尤其是小七的辅助判断的她来说,并不复杂。
很快,她发现有一根连接电池仓的导线虚焊了,几乎快要脱落。
“问题不大。”
苏梨轻声说了一句。
“真的?你能修?”汪瀚的眼睛里带着点惊喜又带着点怀疑。
苏梨点点头:“我试试看……”
她向刘英要了点焊锡丝和电烙铁,汪泽明平时自己会修点小东西,家里备着这些。
刘英虽然疑惑,但还是从工具箱里找了出来。
通上电,待电烙铁热了,苏梨摒息凝神,先是用烙铁头轻轻点了一下那虚焊的导线,补上了一点焊锡,使其连接牢固。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十分钟。
苏梨盖上后盖,拧好螺丝,装上电池,然后轻轻拨动了开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清淅洪亮的声音立刻从扬声器里传了出来!
“响了!响了!苏梨姐姐,你真神了!”
汪瀚惊喜地跳了起来,一把抱过收音机,脸上不高兴的表情一扫而空。
刘英也惊喜地望着苏梨。
这收音机十几年了,是家里这爷俩的宝贝,每次收听节目,爷俩都得吵一架。
她本来都想找人换张收音机票,买台新的了。
这下,不用买了,这丫头,又给她省下了好几十块钱。
就在这时,汪泽明也下班回到了家。
他刚进门,儿子汪瀚就举着收音机冲了过去,兴奋地大喊:“爸!爸!苏梨姐姐把我的收音机修好了!你看,响了!”
汪泽明愣了一下,接过收音机,里面确实正播放着新闻。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苏梨,心中震惊不已:
这丫头……还会修收音机?懂电路?!
这可不是种地或者搞点小发明那么简单,这需要系统的物理和电子知识!
她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是他不知道的?
“苏梨,你……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汪泽明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惊奇,就连刘英也竖起了耳朵。
苏梨早就想好了说辞,她笑了笑,语气轻松自然:
“汪伯伯,我妈不是搞通信的嘛,我小时候在旁边看,跟着学了点皮毛,正好蒙对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方澜是大学教授,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完全说得通。
汪泽明虽然觉得可能不止“皮毛”那么简单,但也不再深究。
只是对苏梨的好印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刘英,看到儿子欢天喜地的样子,又看到丈夫那惊讶的表情,心里对苏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这丫头,不仅懂事,能耐还真不小!连收音机都能修!
她热情地招呼着:“好了好了,都别愣着了,快洗手吃饭!苏梨,快来尝尝阿姨的手艺!”
饭菜飘香,几人围坐在小方桌旁,气氛温馨。
汪泽明给苏梨夹了一筷子炒鸡蛋,关切地问道:
“苏梨啊,这次来县城,除了给伯伯送东西,还有别的事要办吗?
有什么困难就跟伯伯说,别客气。”
苏梨咽下口中的饭菜,笑了笑,语气有些迟疑:
“汪伯伯,不瞒你们说,我确实有点事……
眼看这天越来越冷,我们牛棚那边,我妈妈、外公,还有几位长辈,过冬的厚衣服和被褥都还没着落。
我今天去百货公司转了转,就是想买些棉花和布匹,但是……没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