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船坊大门“吱呀”一声合拢,又“砰”地一声关紧,莫离立刻抬手,一道微弱的灵光闪过,将那简陋的禁制重新启用。
外界璨烂的阳光与喧嚣的海风,连同那道渐行渐远的倩影,一并被隔绝在外。
狭小而安静的船坊内,只剩下他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再也无需伪装!
莫离方才在洛清漓面前那份从容镇定,此刻如同被烈阳炙烤的冰雪,瞬间消融得无影无踪。
心中难以抑制的狂喜,如同地底喷薄的岩浆,自他胸膛深处猛然爆发!
莫离几乎是颤斗着手,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枚功法玉简与那片古老贝壳。
先是将神识再次沉入玉简之中,细细品味那《九渊葬海蟠龙箓》的炼气篇章。
这一次,不再是囫囵吞枣的粗略浏览,而是逐字逐句地揣摩、参悟。
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玄机,在他的识海中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好一部《九渊葬海蟠龙箓》!当真是为这乱星海量身打造的无上法门!”
莫离忍不住在心中发出一声惊叹。
此功法之精妙,远超他想象。
它摒弃了传统修士苦修灵根的路子,独辟蹊径,竟是以灵舟为修行之基石,以修士自身为溶炉,将水土二行灵气在体内百脉流转,最终缓缓演化为更为霸道、更具侵蚀性的“玄阴龙煞”,走的赫然是一条统御幽冥、驾驭万灵的“兵主之道”!
而这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需要一艘与自身性命交修的本命灵舟。
“基石……”莫离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身下的本命灵舟“潜蛟号”。
世间,还有什么灵舟宝船,能比得上与自己神魂相连的“潜蛟号”,更适合作为这“兵主之道”的根基呢?
潜龙在渊,蟠龙在天!
这功法之名,与他灵舟之名,简直是天作之合,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更重要的是,此法以灵舟为基,而他的“潜蛟号”与本命面板绑定,本就是他身体与力量的延伸。
寻常修士炼此法,尚需耗费心神将灵舟与自身功法熔炼为一,而他,天生就跳过了这最艰难的一步!
自己完全可以将“潜蛟号”视作自己的“体外丹田”,一个可以无限成长的战争堡垒!
这个发现,让莫离长久以来一个深藏心底的隐忧,迎刃而解。
他如今修为尚浅,“潜蛟号”也只是一艘一阶中品灵舟,自己一人尚可勉强操控。
可他很清楚,随着本命面板的不断升级,这艘灵舟终有一日会晋升为宝船、乃至于传说中遮天蔽日的巨舰!
到那时,仅凭他一人之力,定然无法将其庞大的船体与复杂的法阵完全运作起来。
届时,便不得不招募大量修士,填充灵舰上的各个岗位。
可人心隔肚皮,修士之中,难免会有心怀叵测之辈。
在这灵舰上待得久了,定然会察觉其种种不凡之处。
单单是上次晋升一阶中品时,安装在灵舟上的那座“血燃炉”,其血精燃料所带来的爆发力,就已远非寻常船具可比。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个道理,经历过两世为人的莫离,比谁都懂。
然而,这《九渊葬海蟠龙箓》,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个致命的麻烦!
“引癸水以润脉,聚戊土而筑根;待水土交融,化玄阴龙煞,于丹田气海之中,凝【阴鳞符种】……此,便是我兵主道途的根基!”
莫离喃喃自语,眼中光芒愈盛。
只要【阴鳞符种】初成,他便能施展此法第一重玄功——点化道兵!
“以妖兽骸骨为胚,以我之龙煞为魂……点化【黑鳞仆】!”
莫离的脑海中,浮现出黑鳞仆的详细信息。
以猎杀的妖兽骸骨为胚,以自身玄阴龙煞为魂。
身长三尺,面无五官,其力可扛千斤,周身复盖的黑鳞坚逾精铁,能抵御低阶法器劈砍;
入水之后,更能无视深海水压与寻常毒瘴,其综合战力,足以媲美一位不知疲倦、不畏生死的炼气三层体修!
虽无灵智,却能通过【阴鳞符种】与主人心意相通,如臂使指,绝对忠诚,堪称史诗级牛马。
有了这种傀儡,他还需要什么水手?
无论是充当最底层的船工水手,还是组成悍不畏死的先锋战卒,都远非寻常修士可比。
掌舵、扬帆、操纵法器、清理甲板,乃至潜入深海探查、修复船底……这些黑鳞仆都能完美胜任!
仅仅是炼气期的这一点神效,便已将他先前修炼的《瀚海诀》,甩开了十万八千里!
更何况,此法后续还有更为强大的【铁鳞卫】、【蛟鳞卫】……
“一舟即军团,一人即天灾……”莫离的喉头滚动了一下,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开始沸腾。
这才是真正适合这片乱星海的生存法则!
至于那后续功法需要海篆文翻译的问题,莫离此刻已然毫不在意。
车到山前必有路。
如今功法原本真切地握在自己手中,便是握住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自己现在这点修为,连小小的黄龙岛都出不去,眼界格局自然受限。
待到日后修为高深,游历四方,总能寻到懂得这上古文本的奇人异士。
当务之急,是尽快废功重修,踏上这条“兵主之道”!
“炼气、筑基……”莫离紧紧握住手中的古贝,眼中燃烧着名为野心的烈焰。
待到筑基功成,“潜蛟号”品阶再提,能独自抵御深海中的强大妖兽与莫测天灾之时……
这广阔无垠、处处是机遇也处处是杀机的乱星海,不正是为他准备的,最完美的舞台么?
莫离深吸一口气,将功法玉简郑重收好。
随后拿起那记载着功法本体的古贝,虽然已经从洛清漓口中得知了这海篆文深奥无比,但此刻莫离心中还是忍不住好奇!
万一呢,自己身怀这本命面板,万一能通过这面板直接破译呢?
随着神识扫视着古贝上密密麻麻、形如海浪的海篆文,莫离仅仅支撑了十息不到,便以是头晕目眩,连忙收回神识,稳定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