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 第435章 排版方式和标点符合!

第435章 排版方式和标点符合!(1 / 1)

建立一支完全脱离生产,专司征战的职业化军队,这是李恪与李世民早已定下的长远战略。

苏定方手下的3万人,加上剩下这7万人,总共就是10万人!

十万人组成的职业军队,已经足够了。

李恪放下茶盏:“父皇,诸事早已齐备,资粮到位。随时可以开始。”

“好!”

李世民闻言,抚掌大笑,随即决断道:

“既如此,朕即刻便下旨,命人将这七万青壮集结,火速送往长安!”

“三日之后,便将这批好苗子,全数交予你手!该如何操练,如何引导,皆由你全权定夺!”

“儿臣领旨!”

李恪肃然应下,七万人的未来,乃至大唐军制改革的序幕,便系于此举。

想到未来。

李世民不禁心潮澎湃,眼中闪烁着憧憬:

“待这十万职业大军修炼有成,形成战力!”

“届时,朕便可逐步废除府兵轮番戍守旧制!”

“省去征调、往返、安置的无数繁琐与钱粮损耗,朝廷的负担将大大减轻!”

“而军队的战力与凝聚力,却将远超往昔!”

李恪微微颔首,补充道:“父皇所言极是。”

“再辅以儿臣炼制的飞行法器,有此十万常备锐士,便足以稳定国内四方秩序,同时对外开疆拓土。”

“正是此理!”

李世民连连点头,对李恪的判断深表赞同:

“十万之数,看似不多,若分散于全国十道,一道不过万人,看似杯水车薪。然……”

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绝对的自信:

“我大唐有黑龙战船此等飞天神器,大军集结,朝发夕至,瞬息千里!”

“何处有叛乱,铁拳便至何处;何方需征伐,兵锋便指何方!”

“以此机动之能,配以精兵强将,十万虎贲,足以荡平寰宇,绰绰有余!”

殿内几位重臣,想到黑龙战船承载大军、巡弋四方的震撼场景,无不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以大唐的国力财力物力,养活区区十万人的军队,简直轻而易举!

财政压力大减!剩下的钱,完全可以干很多事。

聊完了建立职业军队这件心头大事,李世民只觉胸中块垒尽去,心情极佳。

他忽然想起什么,带着几分好奇看向李恪:

“恪儿,百骑司来报,言说你命人在长安东西二市,开设了不少新铺面,已然准备发售贞观纸了?”

“回父皇,正是!”

李恪从容应答:“东西两市合计,共开设了十二间商铺,专司发售‘贞观纸’,以惠及士林学子。”

“此外,另有八间商铺,则准备用于发售一些……书籍。”

说到此处,李恪微微一笑,袖袍随意一挥。

下一刻。

只见十本装帧简洁大方,厚度均匀的书籍,出现在了御案之上。

“此乃儿臣闲暇时,整理编纂的一部史书,名为《资治通鉴》。”

李恪解释道:“如今已刊印出部分,正打算先行发售,以飨读者。”

“今日恰逢其会,便取出,还请父皇,以及诸位叔伯,不吝指正一二。”

这十本书,正是《资治通鉴》从《周纪》至《隋纪》的部分,囊括了千年兴衰。

李世民已看过前三纪的手稿,深知此书立意高远,考据严谨。

绝非寻常史书可比,眼中不由露出期待与自豪之色,拿起一本看了起来。

然而。

房玄龄、杜如晦、戴胄等人却是第一次听闻太子殿下竟亲自编纂了史书。

几人脸上不由露出了惊疑与好奇之色。

太子殿下政务繁忙,竟还有余暇著书立说?

带着这份好奇,几位文臣领袖纷纷上前,各自拿起一本,准备拜读。

然而,书籍甫一入手,尚未细读内容,他们便立刻察觉到了异样!

房玄龄眉头微蹙,目光落在书页之上,疑惑道:

“殿下,这书……这文字的排布方式,似乎……颇为新奇?”

他发现,这书中的文字,并非传统的从右至左、自上而下的竖排书写。

而是从左至右,横向排列,看起来极为别扭!

杜如晦也立刻发现了另一处不同:“还有这些……小符号?这些是……”

戴胄、萧瑀等人也纷纷发现了这些前所未见的排版方式与符号,一时间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不解。

在他们这些看惯了传统典籍的大儒看来,这种书写方式简直是离经叛道。

而那些奇怪的符号,更是莫名其妙,不明所以。

李世民也发现了端倪,他此前看的手稿,是竖着排版的,也没有这些符号。

“殿下!”

房玄龄代表众人,提出了心中的巨大疑惑,语气恭敬却难掩好奇:

“老臣愚钝,不知殿下为何采用如此……别致的书写之法?还有这些符号,究竟有何妙用?”

“还望殿下解惑!”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恪身上。

面对几位重臣饱含疑惑的目光,李恪不慌不忙,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微笑。

书写千年的习惯,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李恪伸手一招,从李世民的书架上,摄来一本传统装订的竖排书籍。

又拿起一本他带来的《资治通鉴》,将两者并排置于案上,便于众人对比。

“父皇,以及诸位叔伯的疑问,儿臣明白!”

李恪道:“首先便是这书写排布之变。”

“儿臣以为,我华夏沿用千载的自右向左、自上而下之书写方式,固然古雅,传承有序!”

“然细细思之,于阅读效率与书写便利上,却有其不便之处。”

李恪指着那本传统书籍,耐心剖析:

“诸位请看!”

“阅读此书时,需自上而下看完一列,目光需移回右上角,再寻下一列之开端。”

“长卷展开,目光便需往复跳跃,如小溪蜿蜒,固然有韵,却难免滞涩。”

“且手臂展卷,亦需随之频繁挪动,长久下来,易生疲乏。”

接着,李恪又指着《资治通鉴》的横排版面:

“而此法,改为自左向右,横向排列。”

“目光自一行之左端起,顺势向右扫视,至行末,自然回落至下一行之左端。”

“目光移动,如江河奔流,顺势而下,一气呵成,路径最短,最为省力!”

“更兼单手持书,手臂无需大范围移动,长久阅读,疲累大减。”

说到这里,李恪略作停顿,让众人消化,随即说出了更实际的考量:

“再者!若以活字印刷,此种横排版面!”

“工匠排版时,取字、归位皆依固定顺序,是否更为便捷,更不易出错?”

“未来若需核算账目,横向排列数字,是否也更利于比对与计算?”

李恪的这番解释,可谓是深入浅出。

不仅从阅读者的感官体验出发,更涉及到了生产效率和实际应用。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智慧超群之辈。

初时觉得别扭,此刻细想之下,眼中也渐渐流露出思索与恍然之色。

李世民在一旁听着,亦是微微颔首。

他虽习惯了竖排,但也能理解李恪所言确有其道理,尤其是关乎“效率”二字,正合他的心性。

李恪最后总结道:

“故此,儿臣以为,此法并非摒弃传统,而是顺应阅读与书写之自然本能,求一个‘顺势’与‘便利’。”

“初始或觉新奇,习惯之后,必感其利。”

“此乃儿臣一点浅见,旨在便于知识传播,望能利于天下学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逆断星河 穿进ABO后,我成了大佬心尖宠 从拳愿暴打海贼王开始 重生:开局就是母女花 前往军区离婚,被禁欲军官亲哭了 艾泽拉斯:开局鹰眼术墓园城 凹凸学院之你才是女生 太子妃是养猪女?可她多子又多福 穿越成花灵后开挂了 长灯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