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不出声,王子胜却是向前一步,盯着贾琼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得饶人处且饶人,亲,功,勋,贵,这些都不讲了?到底是异类,是庶子,出身就和咱们不同,所以也不将咱们这些人家看在眼里,也不讲什么西王八公十二侯同进退的百年交情!”
北静王眼中露出些许赞赏之色。
不错,这王子腾还没有蠢到家。
这个时候这样的说法,确实能勾起在场的勋旧家族对贾琼的怨念
原本众人就是说情来的。
结果贾琼的面都没见到。
只等到史家兄弟过来压场子。
各人原本己经畏惧皇帝威严,想着不再过问这一类的事情,对此行也颇为后悔,但北静王,王子胜先后发声,众人这才醒悟,大周虽然是皇权至上,但皇帝之下还有诸王,十余位亲,郡王抱团,麾下文官武将甚至商人无数
即使是皇帝,想对付这么一个实力强大的对手,一时半会怕也是有无从下手之感。
贾琼算是破局者,一柄快刀。
多少死在昨夜的人怕都是和诸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也包括眼前的众人。
果然,听到王子胜的话之后,各家勋贵看向贾琼的眼神也是颇为复杂。
有忌惮,也有畏惧,还有提防,冷淡,甚至仇视。
被杀的人,多半都是他们眼里的亲朋故旧家的孩子,是看着长大的小辈。
或者同辈知交好友。
比如裘良,这家伙与各家走动频繁,为人也不小气,经常请客喝酒,与贾珍,贾蓉,贾琏等人都颇为熟悉,甚至可称好友。
别的家族中人,比如卫若兰,谢鲸,冯紫英等人,都与裘良往来密切。
不要说旁人,就是昨夜卫若兰与冯紫英两人,看到裘良伏诛的场面时,心里也并不好受。
此人做下恶事不假,但毕竟曾是知交好友,这种感觉就很冲突,很违和。
“小辈,你还有什么话说?”
王子胜心中得意,眼中露出凶光,大步向前几步,竟是有点气势汹汹的感觉。
贾琼眼中露出意外之色。
这家伙没事吧?
这就上头了?
要是贾琼没过继,还真不好对此人如何。
毕竟王夫人名义上是他嫡母,此人就算是舅舅。
对此人出手,传扬出去,对贾琼形象不好。
但此时此刻,这人居然如此之蠢,还以为他是贾琼的长辈?
北静王眼中都露出不忍目睹之色。
这家伙刚表现出色了一下,这就原形毕露了!
“滚!”
贾琼衣袍一鼓一收。
一缕缕罡气外放,王子胜胸口等处仿佛被一柄柄重锤打在身上,身体各处有着明显的凹陷。
王子胜噗的一声,居然喷了一口血。
好在伤的不重,他好歹也是先天境,这一点小伤还不至于如何。
但王子胜明显感觉到贾琼几乎就是随意一击,根本没有真正发力。
这一下,他知道了自己和武罡境的差距有多大!
王子胜先是骇然,接下来就是赶紧后退。
两者差距太大了!
若贾琼此时不杀他,但以什么阴损功法暗中伤了他根基,这也是谁都无法察察的事。
朝廷供奉府的武识境或宗师倒是能查出来。
但以贾琼现在得宠之势,只要不当场杀了王子胜,朝廷根本不会来管。
王子胜这一下真的无比畏惧,也无比忌惮。
他不敢再出声了。
死在这里,或是被贾琼暗中下手重伤,那就一切都完了。
要权势做什么?
无非享受富贵。
王家现在富贵远超当年,还这么拼命做什么?
贾琼冷笑一声,环顾左右。
众人被他目光所摄,都是情不自禁低垂下眼帘。
这时各人才想起来,眼前这位不光是国侯,大将,还是位先天武罡境的大高手。
再踏前一步就是武识境!
光凭武道境界,在京城就无人可以动他,无人敢惹。
宗师类比诸王,武识境堪比公侯,这都是共识。
而实际上,宗师和武识境,在实际地位上只逊于几个手握实权的亲郡王,普通的公侯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若不是在提督府手握重权的国公,闲散公侯,拿什么和武识境比?
众人心生忌惮,看看王子胜畏惧躲闪的模样,各人心中都是一阵失望。
这家伙刚刚还信誓旦旦要带着众人合力向上,就这成色?
贾琼也不过分,收了罡气威压。
昨夜他己经展现了铁腕的一面,今天故意与贾琏等人客套,也是要叫人看到他懂得人情世故的一面。
毕竟,眼前这些人,他要用!不是要用这些长辈,而是他们的家族子弟。
他绝不会和文官缓和,也不会刻意去钻营关系,打点人脉。
诸王那头,当然更不可能投效。
武勋则是与景和一脉,绝对不会往来。
事实上这一次被贾琼抓捕的人中就有不少景和一脉的勋贵子弟,他们也是识趣,根本没有人来上门。
原本就不对付,指望贾琼担着关系放一马?
无谓上门来丢人现眼了。
还有提督府那头,贾琼也是有意忽略了。
当然也是把两个老国公和办事的几位侯爷都得罪了。
但五城兵马司原本就该是这样!
事事听提督府的,岂不是叫提督府尾大不掉?
京营兵权原本就主要在提督府那头,五城兵马司也听他们的,要不要把皇城禁军也交出来?
贾琼这事,看似孟浪,其实极其正确。
最少,在隆正帝那边肯定是加分,而且大大加分。
贾琼己经做的够多。
近乎孤臣。
西王那头,南安,北静都得罪的狠。
王家也是视同仇敌。
只把这八公十二侯中剩下的一部分拉一下,为自己所用,提供一些人才,这不过分吧?
贾琼忙碌一夜,总不至于为了在这些人跟前抖威风,他还没那么闲。
这些武勋家族的子弟,多半纨绔不假。
但也有可取之处。
首先个个都读过书,如贾家的这些没出息的,但好歹是要在族学读十年八年的书,写信,看公文,学律法,这些都没问题。
不光是那种乡村秀才之类的迂腐书生,武勋家族读过书的又不止于书,对朝廷各衙门运作流程,各种规矩之类的,都谙熟于心。
这个优势,不是多读几本书能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