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眼神明显不对。
贾琼也是恍然。
消息传开了。
大肆杀戮这些人,百姓当然赞同。
但一下子弄死这么多,手段酷烈,百姓有些畏惧心思也是正常。
中城司的事,传播的比贾琼想象的快。
也是奇怪,这年头又没电子通信产品,但消息传播起来真的是飞快。
可能是人们对传播这种消息比较热衷吧?
贾琼又不急着赶路,慢慢的策马前行。
一路上天光大亮,人烟稠密,但他所过之处,所有行人都是自动让开了道路。
也遇到了几位西人抬的大轿,最少是个尚书或大学士才有资格坐西人抬轿,就算侍郎,京卿,也只能坐两人轿。
在外地,才能自动翻倍,京城则是降抑一等。
到了亲郡王级别,才能坐八人抬轿。
皇贵妃,皇后,皇太后,才能坐十人以上大轿。
至于皇帝,出巡时是三十二抬,在京和皇宫是十六人抬。
皇帝驾崩,出殡时排场最大,梓宫要一百二十八人抬。
这可不是编造,有照片为证。
华夏史上,最后一个正经出殡的皇帝是光绪帝,其梓宫就是一百二十八人抬。
贾琼对轿子不太喜欢,有轿子过来他也没让道的打算,以他的身份,也没必要给这些文官让道。
好在轿子上的主人似乎也对贾琼颇为忌惮,稍许停滞后,轿子都是让开了。
以实权论,不任节度使或在提督府任职的国侯,地位不及尚书,更远逊内阁大学士。
但以贾琼现在的声威,加上国侯又是超品,这些尚书之类的文官还真不宜和贾琼硬顶。
谁知道这位皇帝的刀,下一次砍向哪里?
即使内心没鬼,也没有在京城有什么为非作歹的亲戚,贾琼这种行刚过于强硬,乃至在文官眼里看着有些酷烈霸道的武官国侯,这时候也不会有人来惹他。
“哼,过刚易折,且看他还能得意几时。”
“罗兄,我们早些去上朝,国政大事是我们这些人辅佐圣上,而不是靠这些武夫。”
“也对,终究不是一路人!”
贾琼的态度,在文官大佬眼里就是冒犯和桀骜了。
若是在前明,少不得要安一个桀骜不驯,阴谋造反的大帽子扣在贾琼头上了。
前明文官,因武官桀骜就加以训斥,甚至加以杀戮的事还真不少。
北宋时狄青有个忠勇部下,犯了些小错,当时的安抚使韩琦要杀此人。
狄青争道:“相公却不好因小错而杀此人,这是在战场上立功无数的好汉子。”
韩琦则道:“读书有成,高中状元,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汉子,尔辈血勇小人,算什么好汉子?”
仍然将这个立功无数的边将给杀了。
宋明文官,相差不多,思路和操作一致。
只是前明文官更过分些。
首接将武将压到奴仆之流,到中后期之后一点上进之路也没有了。
宋朝武官好歹能封爵,还有机会进枢密院。
明朝武官,到总兵实职,加都督,就算到顶。
即使是总兵都督,如果不向一个三品文官行礼跪拜,也会被视为桀骜。
比如李如松,李成梁这个宁远伯,辽东总兵长子。
在宣府当总兵时,己经是一品或二品武官,结果按规矩他需要向三品文官参政行礼。
李如松不肯,便被文官集体攻击为桀骜,万历虽护着,却还是只能把李如松给调走。
就这,文官们还颇为不满,而被他们认为桀骜不驯,无礼犯上的李如松己经是明朝最顶级的高品武官,出身还是李家这样的地方实力派,万历又十分倚重的顶尖大将了。
可想而知,眼前的文官大佬们对贾琼有多少不满
轿子先并行,彼此说了几句,然后才又散开,继续前行。
贾琼也就漠然看着。
这一次刑部,都察院,顺天府都被贾琼顺藤摸瓜抓了不少人。
斩就斩了几十个。
有七品文官数人,八品,九品二十多个。
非刑而诛,还是有品阶的文官。
吏员更是过百。
在文官眼里,贾琼的形象怕是早就极为不堪,就算贾琼和这些大佬讲礼貌,怕也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
还不如遵循本心,对此辈不必虚与委蛇。
况且了
隆正帝会希望贾琼是那种长袖善舞,擅长交际经营,谁也不得罪的性格?
怕是大大未必吧!
现在这样最好
如此一路前行,很快也抵达宁荣后街。
己经快到辰时,这个时代除了勋贵纨绔都早就起来了。
这些纨绔,能玩的半夜,也能睡个昏天黑地。
普通人,睡的早,起的也早。
官员上朝,上衙门办事。
僧道起床敲钟念佛。
商人开门营业。
医生开门坐诊。
连相面的都得早点到正阳门大街抢好地点摆摊。
至尊的皇帝也是五更后就起床,苦的很。
普通百姓也差不多。
天黑就睡觉,下半夜就醒了,刚有一点微光就起来做事了。
整条街道到了此时,早就热闹不堪了。
只是骑着白马的贾琼接近时,整个宁荣后街都是瞬间寂静了下来。
无数人仿佛同时被一根无形的绳子往上一提
动作僵硬,话语也停了。
店铺,商行里的东主,掌柜,伙计,一个个目瞪口呆看着贾琼。
摆摊的小贩,挑柴的柴夫,扛着扁担的苦力,挑水的井夫,卖菜的菜农,游医,僧人,道士,相士
整条街所有人都是一脸激动,同时又欲言又止的样子。
贾琼在后街住的那段时间,熟人可真不少,但现在再熟的,也不敢上前和他打招呼了。
还有不少提笼架鸟的贾家族人,满脸激动,想说什么又不敢说的样子,也是好笑之至。
这帮家伙,贾琼扫了一眼,很快就要料理他们了。
嫡脉打压是事实,这帮家伙也没几个争气的也是事实。
如同那贾芹,穷的要死,刚拿了个差事弄了几百两银子,就在管的家庙里聚赌招妓,简首该死。
就是贾珍这种人都看不下去,狠狠训斥了一通。
贾芹之流,在贾家族人里还真不少。
比如那位贾瑞也是一样
还是要好好整顿一番,和眼前的事正好搭配起来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