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越想越兴奋。
贾琏可以留在荣国府,安心跟二房混去。
若有后,荣国府还是大房的,无后,还能有宁国府。
这岂不是天降喜事?
“你去老太太那里,打听一下风声。”
“能影响敬大爷的只有老太太。”
“也就老太太的身份,能上奏朝廷,请求给宁国府立嗣。”
“还不赶紧去?这事办好了,回头我叫人送一千两银子给你娘家!”
邢家也是小门小户,和尤氏的娘家一样,都是穷困窘迫。
说起来家里也出过官,算官绅家族。
但现在败落了,自然也是说不得当年的话了。
这样的小官绅家族,也是世家大族续弦的最佳对象。
贾赦,贾珍这样的身份,把妾侍扶正是不可能的事,丢不起那人。
但续弦的地位也比不上结发妻,想娶门当户对的续弦妻,哪来的现成人选等着?
贾政正室是王夫人,王家嫡女。
凤姐儿也是王家的嫡女。
贾珠娶的李纨,其父在国子监为官,正经的清流文官,地位可并不低。
就是贾蓉,秦可卿出身的秦家也是现任五品文官家族,配的上没有官职的贾蓉了。
而尤氏就是续弦,尤二姐,尤三姐,尤老娘的作派,说明尤氏败落己经很久了。
不得不把二娘,三娘给贾家的人做妾。
邢家要稍好一些,但邢夫人明显是和贾赦不般配。
这也导致邢夫人毫无自主权,就是贾赦的棋子。
此时贾赦一说,邢夫人便是赶紧站起身来,说道:“我现在就去,料想老太太还没休息。”
这时候休息个屁。
贾赦想骂,还是忍住了。
眼看邢夫人匆匆离去,贾赦脸上露出笑容。
折腾吧?
看你们一个个洋洋得意的样子,折腾来折腾去,老子才是最大赢家!
过继,肯定不会从疏宗选!
嫡脉中,宁国府己经无人绝嗣。
荣国这边,贾琏不可能,宝玉也是不可能。
贾母视宝玉为心尖子,贾政除掉贾琼和贾环两个庶子,也就只有宝玉一个嫡子在身边。
要是谁敢提起宝玉过继,就算有宁国府,贾母也会大为震怒,乃至大发雷霆之怒。
除此之外,就是贾兰了,那更不可能了。
孤儿寡母,在伦理纲常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人敢冒大不讳做这样的事,落一个欺负寡妇的坏名声。
至于贾琼和贾环,现在自有前程,应该不会考虑过继的事。
特别是赵姨娘都要有诰命了。
过继可是名义上要算贾敬的儿子了,此后父不是父,母不是母。
贾琼和贾环肯定不会把贾政放心上,但也不会甘心认贾敬为父。
也不会舍得放弃赵姨娘。
所以贾琼,贾环也不可能过继。
倒是贾琮,毫无能为,毫无长处的一个普通庶子。
又向来畏惧贾赦,要圆则圆,要扁就扁。
哪怕过继之后,贾赦也有信心能拿捏住贾琮。
到时候,宁国府的一切不都是贾赦的?
宁国府的开销用度远不及荣国府,贾赦估计宁府大库有几十万金银,还有几十万丝,绢,布等财货。
再加上八个庄子,每年西五万现银加几万银子的实物。
日子不要太爽。
贾赦在荣国府纯粹受气包一个。
按理来说,贾母年迈,当以长房长媳管家,也就是邢夫人。
即使是邢夫人是继弦,那也轮不到王夫人,该当是贾赦的长子和长媳管家。
贾母等人走了个曲线的路,先用王夫人,再叫贾琏娶凤姐,又是王家人,当然是和王夫人一条心。
然后名义上是贾琏夫妇管家,实权还在王夫人手里,也顺道在贾母手里。
凤姐可是被贾母收服了的。
这情况就是纯粹的妇人宅斗,其中的弯弯绕十本书都写不明白。
就知道贾政过的滋润,贾赦过的憋屈就行了。
府中大小事,贾赦夫妇插不得手,管不了事。
分到他名下的财货也有限。
所以贾赦每天就躲在自己的东路院,以美酒美色自娱自乐。
若是能拿下宁府
贾赦宁愿搬到宁国府住。
反正只要贾母在,就能压的他死死的。
求娶鸳鸯的事,就是贾赦的一次试探。
结果弄的灰头土脸,大败亏输。
如果有机会摆脱荣国府和贾母,贾赦是一定要试一试的。
至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贾赦不管,也毫不在意!
贾家两府乱了整整一天。
光是泥瓦匠人和木匠就传了近百人过来。
清扫废墟,救治伤员,收敛贾珍父子几人。
整整一天都在混乱中度过。
傍晚时,镇国公牛继宗等西王八公一脉俱是过来吊唁。
贾珍死的蹊跷,也死的尴尬,难堪,所以各家都是来致意问候过后就明智的选择告辞离开。
并不打听细节。
但基本上各家也大抵知道了一些。
毕竟动静太大了。
胡人多名先天来刺杀贾琼!
这个消息足够劲爆,瞬间传遍了京城的勋贵圈。
贾琼不仅无事,还反杀两人!
后来皇帝派宗师赐重宝给贾琼,加以抚慰,这事在勋贵圈里的重要性还超过了贾琼遇刺。
这才是权势地位变迁的风向标。
贾家真的要复振了!
哪怕贾琼一首淡化,甚至与嫡脉反目成仇。
但在外人眼里,贾琼就是贾家的人,出身是改不掉的。
遇刺之后,皇帝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
从目前来看,贾琼在隆正帝心中的地位真的是无与伦比。
也正因如此,哪怕是贾珍父子不幸死难,但各家前来吊唁只是幌子,多半的人只在宁国府打个转,主要目标还是放在了贾琼身上。
这其中,只有冯紫英和卫若兰两人,因为旧日交情,得到了贾琼亲自接待。
别的人,哪怕是牛继宗,贾琼只说受了伤,不便接待,请这位伯爷上香吊唁后就离去了。
“贾兄”
卫若兰和冯紫英脸上都有些苦涩。
短短数月前,他们还是以超然的态度对贾琼。
即使贾琼考封通过,两人还是把贾琼当成后进的小兄弟来看。
拉了一下贾琼,贾琼不乐意,事情也就算了。
但之前的交情也就作罢。
哪怕两人是贾琼提亲的伴郎。
但在此时,两人又不得不联袂前来拜访,时势变迁至此,三人相见,都是有些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