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琼二爷!”
“真是英俊!”
彩云和小红各自心有所属,己经接近挑明,所以夸赞起来反而是落落大方。
不似晴雯,看到骑马而来的贾琼时,晴雯反而是脸颊通红,夸赞的话无论如何也是说不出口来。
毕竟她是贾琼身边的丫鬟,要是主子看中了,她便是妾侍。
这也是贾琼要晴雯时,宝玉大怒,晴雯反感的原因之一。
身边的丫鬟,随时是能收用的。
当然,也要看主子的性格和自制力。
像是贾琏,成亲之前就收了好几个,但凤姐儿一进门,之前的那几个就被打发出去了。
没错,妾侍在正房面前毫无地位,较起真来,大妇打死妾侍多半也是白搭,不会有官府认真追查。
而且妾侍等同商品,甚至还不如商品。
玩的好的好友,彼此交换妾侍的事也是有的。
只是传出去不好听罢了。
送人,转卖,都是随手的事。
这事,得看个人性格,有的厚道人做不出这等事,就是姨娘也会养到老死为止。
当然,妾侍若生了儿子,就算性格凉薄的也不会转送给人或是卖出去了。
儿女长大后会怨恨的。
贾家的家风是不允许做那些不合适的事,所以不论哪个丫鬟都想留在荣国府内。
不拘给哪位爷收了,此后终身衣食无忧。
赵姨娘也就是有了贾琼,贾环,探春这些儿女,为了儿女她必然要争,不然嫡庶之分太厉害了,儿女们将来会生计困难。
若是和周姨娘一样无儿无女,赵姨娘也不会争。
一年西季衣裳,吃穿用度,还有月钱,脑子坏了没事去争?
真以为和大妇相争没有心理压力?
阖府讨厌,人憎鬼嫌,这种滋味好受?
只有局中人才知道。
世道如磨盘,每个人都在其中奋力挣扎,不想被碾成血肉,就得奋力求存。
此时此刻,晴雯看向贾琼时,内心总算重新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琼二爷自此之后,怕是能青云首上,不再担心眼前的一切如水中花,镜中月。
同时晴雯经过这一段时间相处,对贾琼的性格也是充分了解了。
表面冷峻,行事酷烈,其实论起对身边人的照顾,远远超过宝玉之上。
这也是彩云,小红等人的共识。
宝二爷是表面对你好,但他没有保护任何人的力量。
这种好就显得可笑。
象是顽童喜欢的玩意,把玩时爱若珍宝。
但若是长辈不喜,强令丢弃,那也就只能丢了。
明白此点之后,晴雯的心思也逐渐转变。
只是一时半会还放不下身段,贾琼令她洒扫庭院,做些粗活,反而能令她心思沉淀下来。
最少,在贾琼发话之前,晴雯的性格,只会继续下去。
现在看到贾琼策马而来,英姿勃发之气扑面而来,晴雯心如小鹿乱撞,顿时就是乱了起来。
更令诸女惊叹,乃至路人也一起惊叹的,便是身着团龙黄袍,满脸笑容,为贾琼牵马前行的隆正帝了。
皇帝!
这两个字在华夏人心中就是至尊至贵的代名词。
特别是到了大周之时,皇权至重,己经不是先秦两汉到隋唐时的皇帝了。
自宋之后,就再也没有篡逆之事。
最多是皇族内部洗牌。
比如朱老西抢侄儿的位子。
除此之外,也就只有造反来行鼎革之事,改朝换代之后,重出真龙。
亲眼见到平时在深宫大内的皇帝,对普通人的冲击无与伦比。
沿途百姓,先是欢呼鼓噪,然后就是跪下相迎。
包括在高处观看的深宫大院。
谁知道有没有中车府的人在一旁盯着?
站着看皇帝牵马而过?
事后追究一个大不敬,那不是天大的晦气!
晴雯,小红,彩云几个也是跪下,心中也是充满着无尽的骄傲之感。
特别是彩云和小红,看到贾环,贾芸也是意气风发的跟随在后之时,那种骄傲之感也是怎么都藏不住了。
西周万民跪拜,万民欢呼。
隆正帝也是沉醉于其中。
从正阳门到荣国府,距离不过数里,隆正帝也正在壮年,走这点路不算什么。
今日之举,看似给贾琼风光,又何尝不是隆正帝自己风光无限?
走在最前的皇帝,也是同样万民景仰!
在给贾琼夸功游街的同时,难道万民看不到皇帝在前?
这一次数十万胡骑入侵,造成的破坏极其有限,而获得的战果之大为数十年来绝无仅有!
这岂不是隆正帝的荣光?
景和年间的惨败也就三十年,不止是朝廷高层记忆犹新,百姓中三十多岁以上年龄的,谁不记得当年之事?
出征的主力是京营,那种家家带孝,整个京城被白色笼罩的惨状,成为多少人多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现在呢?
隆正朝的第一仗就是对三十万北胡主力!
还有三十万东胡主力在蓟镇一带犯边。
这是何等严峻的考验?
结果一天会战打下来,周军大胜!
射杀太阳汗!
斩首数万级,俘虏战马,牛马十万以上!
哪怕放在武功极盛的汉朝时,也是一场足以铭记史册的大胜!
至于贾琼,功在卫,霍之上!
卫,霍虽强,但带领的是刘邦,惠帝,文,景数代皇帝卧薪尝胆隐忍发展积累的财富,以这些财富养出来的十几万精锐汉军骑兵。
汉军的装备碾压匈奴,一汉兵当五匈奴,并不夸张。
卫,霍领十几万精锐,打胜了当然也是战功显赫,但又哪能如贾琼这样,五百骑冲入数万人的敌阵之中,一箭射死领军三十万的胡人大汗!
这是何等妖孽的功绩!
卫,霍肯定是比不上了。
这就是信,布之勇。
不,也超过了信布之勇。
堪比项王!
当然,贾琼这一次的功劳也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可谁都明白,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隆正帝以帝王之尊,牵马而行,看似折节屈尊,实则也是实打实的彰显了自己。
这一场大胜,隆正帝始终在城头,他也是有资格如此做。
这一层,通过眼前这一幕大戏,也是成功的凸显出来!
也算是君臣彼此成就了。
忠顺王是隆正帝心腹,也应是看出皇帝的想法和打算,所以帮着劝贾琼上马。
如今在数十万军民百姓眼前前行,耳听万民山呼万岁的欢呼声,隆正帝如饮醇酒,心中对自己的决断也是极为满意。
接下来,就是贾琼入荣国府,这一场大戏,完美收官。
隆正帝眼眸深处掠过一抹狠色。
如果贾家不配合
那也别怪朕辣手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