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这片刻的功夫,天上又下起了小雪且雪花越来越厚,一阵寒风吹来,直往人衣领子里钻。
喷嚏声、咳嗽声陆续响起。
苏半仙看了看天色,觉着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心里油然生喜。
怪不得他今早一连算了两个泰卦出来。
原来是应在这上头:
——雪天留客,他大侄女能多留一会儿了。
于是力邀苏宁进屋避雪。
苏宁自然同意,她这次来苏家不仅是连络感情,还有很多事儿要商量呢,往大杂院走了几步又回过去。
随手示意旁边看守的手下过来,垂眸吩咐了几句:
“……车里我放了两百大洋,只多不少,待会儿都发下去。”
被叫住的正是刚才带人清理大杂院,安排站岗的人,因为头特别小,江湖诨名孙小头,此时点头如捣蒜。
等苏宁走远了,才敢感慨一声:
“苏小姐其实是个好人呐。”
他混江湖久了也算看透人心,像苏小姐这样的人,有财力有驾驭人的手段,看着行事无情其实却有一股仁心。
比起那些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恨不得把你骨头都啃干净的“慈悲”人,不知道要高尚多少。
感叹完,他朝着围观看热闹的人群吆喝一声:
“住那个院子里的人都过来,苏小姐发了善心,念在刚才手底下的人嚯嚯了你们的东西,每家从我这里拿两块大洋算作赔偿……
要我说,就那点破烂给两角钱都算多。”
“谁让苏小姐好心肠呢,遇到她,你们算交了好运了。”
人群瞬间炸开了。
什么,这就发两块大洋!
大杂院里的住户,更是好象在做梦一样乐癫了,刚才被那么一通嚯嚯,大家伙儿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怨气。
这会儿,别说怨气了,恨不得苏宁一天来大杂院十趟八趟。
他们就发了!
大杂院一共住了十二户人家,这会儿他们顶着其他人羡慕到极致的眼神兴高采烈的从人群中挤出来。
一家一家排好队,从孙小头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大洋,有机灵的接的时候还要说句吉祥话,后头的也跟着学。
“祝苏小姐万福万顺,长命百岁。”
“……身体健康,青春不老。”
“……大吉大利……”
各种各样的吉祥话都说尽了。
摸着手里的大洋,大人小孩都高兴的好象是提前过年,有的拗不过孩子答应要买两个铜子的麦芽糖,有的夫妻商量着买些棉花絮絮衣裳。
“才两个银元算什么,她这么有钱,要是真的好心,就该多给十个,不,二十个大洋才好呢。”
李寡妇撇嘴,理直气壮的说完,抬眼却看到周围人不赞同的目光——
虽然和苏家不对付,但大部分人还是有最基本的是非观的。
有老人就站出来了:
“李家的,你不会说话就闭紧你那张臭嘴,得了好处还不知足满嘴喷粪的,再乱说小心我代替你家长辈扇你。”
真是的,丢他们老北平人的脸!
被指着鼻子骂,李寡妇气的浑身发抖又不敢回嘴,老家伙她可不怕,却瞅见了那几十号壮汉不满的眼神。
心知再说下去要挨打,钱可能也要保不住。
于是,利索的顺着墙根就跑了,跑之前还丢下一句:“你们就是欺负我这个寡妇,欺负我没男人撑腰,呸,你们会有报应的。”
众人:……
不是,这和寡妇不寡妇有什么关系。
…………
不知道后面因为两块大洋引起的风波。
知道苏宁也不会放在心上,说句实际一点的话,像大杂院普通邻居这种被系统判定为无名平民的存在。
压榨一波奖励就榨干净了。
再对他们“为富不仁”也赚不到一个铜子。
大杂院很是破败,东边的院墙塌了大半边也没人修,漏口处的砖块还被人捡走不少,某家门口的鸡窝就是那个颜色。
饶是如此。
苏家也只在这里占了两间房,大点的那间苏家两父子住,小的那间是苏珍珠住。
连个堂屋都没有,只在旁边搭了半间厨房。
哦,用的也是院墙的砖块。
这会儿,苏家人带苏宁去的就是苏珍珠的房间——女孩子总是要干净些的,屋子确实也令人眼前一亮。
没什么贵的装饰,但处处都显露出小女孩儿的巧思。
苏宁随口称赞了一句,就见苏珍珠明显欢喜起来,又崇拜又兴奋的看着她,温柔的说堂姐喜欢就好。
让人想起想黏人,又迟疑着不敢有动作,只轻轻的试探蹭你一下的布偶猫。
蹭完仰着头等待你的反应。
这么可爱的女孩子怎么会变成反派呢?
回忆起原着中,苏珍珠后期的不择手段和歇斯底里,苏宁心生感慨。
一家人初见也算重逢。
过了最初的激动竟不知该说什么,苏半仙作为长辈想了想,提起丧礼的事:
“……报纸上说,后日就是办丧礼的日子?”
“不错。”苏宁歉意道:
“原本该和您商量一下的,可是我也没想到在海关卡了很久的骨灰突然到了,爸爸过世前嘱咐,他太想回家了,让我一回国就尽快将他葬回祖坟。”
“哎,淮山这么出息,到了地下祖宗们也会好好爱护他的。”
便是早就知道,苏半仙听到这还是忍不住心中酸楚。
家族一朝败落,半生浑噩。
和他同辈的苏家人,也不知道还剩下几个。
于是,看苏宁的目光越发柔和。
看的苏宁脑袋一麻,连忙表示,她在国外长大,很多丧礼上要注意的事情不懂,需要苏半仙这个长辈帮衬。
这事也是之前就说好的。
苏半仙拍着胸脯表示,他一定会尽心尽力,绝不让外人占大侄女一点便宜。
又问起丧礼的各项准备来:
“……冬天死人多,那些纸扎冥器还有丧行打杂的,唱经的僧道班子都涨价了,不早点置办,要用的时候也难寻。”
“这您不用担心。”
苏宁风轻云淡的笑了笑:
“满城的丧礼用品都被我买下了,其他要用的人和僧道,我也提早定了,之后半个月,北平城的丧行都只接我这单生意。”
话虽轻,内里的分量却重。
北平城百万人口,靠白事吃饭的何止上万?
苏半仙惊的嘴都合不拢,他说是主业算命,其实也兼职看吉穴、丧礼上唱个经什么的最知道这得花多少钱。
然后——
“大侄女儿,你这是被人哄了啊,得多花多少冤枉钱啊……”
他焦急的道:
“你听伯父一句话,你爹这么早去了是可惜,当女儿的孝顺也没错,可不能这么个孝顺法儿。”
“你青春年少的,以后日子还长,手里要有钱才好过。”
最后半句都破了嗓子,可见其真心实意,生怕苏宁这个侄女年轻,不知道这世道钱的重要性。
苏宁心中微热,耐心解释:
“您放心,这些钱对我来说真的不算多,要不是时间实在太赶,爸爸的丧礼应该办的更隆重些的。”
嗯,不多。
也就花了快六十万,花钱任务完成,让她松了好大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