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王朝。
雍州北境,曹县下辖的东湖村。
一间土坯茅草屋。
三道人影默默坐在破旧的木桌前,他们身穿早就瞧不出原本颜色的老棉袄,补丁叠着补丁,从衣角漏出的小口子里,还能看到里面为了取暖而被迫填充的干枯稻草。
脚下穿的是旧单布鞋,冻的他们脚掌不得已微微拱起,以此尽量聚拢一丝热气。
两大一小人影的面前,放着三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糠粥,上面浮着几片野菜叶。
大灾之年,北旱南涝,粮食减产,蛮族趁势入侵北境边防,整个王朝逐渐动荡不已,人人自危,百姓食不果腹。
这已然是村中近乎家家可见的寒酸吃食了。
“齐家的……”
忽然,门外传来了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却是没有提前听到脚步声。
“谁啊——”
一名十五六岁的消瘦少年,闻声皱了皱眉,放下碗起身去开门,不知道是谁赶着饭点来了。
“小煜,该纳粮了。”
门外是东湖村的赵村正,快要花甲年岁了,年轻时候读过些书,家里三代都当过村正,如今他在这个位子上也呆了快半辈子,算得上是附近乡里有些威望的老乡绅。
此时,他正眯着眼睛似笑非笑道。
“这还没到月中吧?”
齐煜不禁面带疑问,抬头望向了赵村正。
“改了,以后得按旬纳粮了。”
赵村正没有多馀情绪,只是稳稳陈述着事情本身,说完便安静盯着齐煜。
这无声的气氛里,似是藏着一股因沉默而生的无形压力。
“又早了五日?”
齐煜眼皮一沉。
这粮可不是官府的夏税和秋粮,而是纳给附近青牛山一伙土匪的。
往日都是纳月粮,不久前刚改为半月,如今却又变成了旬粮,是真不打算让周遭老百姓们活了啊!
可见,山上那伙土匪,怕是快要竭泽而渔了……
“小煜啊,这事儿可容不得咱们……”
赵村正刚想张口劝说,却见齐煜已经转身回屋子了,只留下一句听不出语气的话:
“村正稍待。”
见状,赵村正满是褶皱的眼皮,忍不住抬了一下,略感意外地打量了一眼那道尚显稚嫩的单薄背影。
不多时。
齐煜提着一个装着粮食的布袋,喘着气挪了出来。
这年头,大家都吃不饱饭,没事就躺着,眼下提个粮袋子竟都有些吃力了。
“看来你爹娘还是给你家留下了不少家底啊。”
赵村正看着布袋,莫名笑呵呵道。
“哎,村正说笑了,我家姐夫几次进京赶考,花掉了家中大半积蓄,哪里还有什么富馀……”
“先前赶考都要跟街坊四邻借一借的,可两次接连不中,这次也就没人肯借了,再加之我姐夫许久未归,这米缸算是彻底被掏空了!”
齐煜摇头叹息一声,将手中粮袋递给赵村正身后的二人,他们接过后,便查验称量去了。
“哦?那你还这般爽快?”
赵村正眯缝着老眼,内里似有世故的打探意味。
“不过是因为骼膊拧不过大腿而已……”
闻言,齐煜脸上带着一丝恰如其分的苦涩无奈:“姐夫走前再三交代,让我遇事切莫逞强,一切等他回来再说。”
他的语中满是低微,却是顺势将秀才姐夫搬了出来,隐隐生成几分威慑。
“原来如此。”
赵村正不由得皱起眉头,一时间没了多馀言语。
他倒是没想到,这个周秀才家的小舅子,倒是也有几分灵性,只是以往怎么没有瞧出来?
“如此,我就去下一家了。”
赵村正微微颔首,暗想这多半真是他姐夫的嘱托了。
“赵村正慢走。”
齐煜接过一人递回来的空布袋,拱了拱手,平静转身回屋去了。
这年代的一个旧布袋子,也算是个珍稀物件了,自然是要拿回来的。
而他之所以全程连一句辩驳的话都没有。
是因为这件事的内核,不是‘合不合理’,而是‘孰强孰弱’,他眼下显然是弱势的一方,若是跟强者争执讲理,反而是有些看不清势态了。
但同样的。
若有朝一日,自己成为了双方中的那个强者,可就莫怪他要以‘仁义’服人了。
众所周知。
仁,是把人一分为二的术;义,是将人头锤进胸膛里的技。
“姐,他们去别家了。”
齐煜刚回屋,便是对着一名满脸愁容的二十三四岁清秀女子说道。
“哎,这日越来越难过了,一月要纳三次粮,米缸都空了……”
桌边的齐慕晴此刻一脸担忧,她简单绾起的青丝发髻,只用一支廉价木簪固定着,以至于鬓角常常散落着几丝碎发。
“你姐夫也没有丝毫消息,延迟了这许久时日,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她语气透着几分不安,甚至开始忍不住往不好的方向去想,不过很快她嘴唇便克制地抿成一条线,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口。
毕竟,自己五岁的女儿,还在身边,尽管她年岁还小,可要是说多了,这小家伙也会心情低落的。
“姐,不必担心,姐夫可能是路上耽搁了,而且我和我哥不是都在么,我们会想办法的。”
齐煜出言安慰道。
自从爹娘逝世以后,大姐便是一手将他和他哥二人带大,如今他哥已经娶妻成家,去了邻村定居,姐夫也是入京赶考迟迟未归。
作为这个家里眼下唯一的男丁。
齐煜自然要撑起担子,想办法让家里运转下去。
至少。
也要坚持到姐夫回来。
而自己那位姐夫面容儒雅,性子温和而高洁,对大姐也无微不至,还抽空教他们姐弟三人识字开智,品格方面是无可挑剔的。
但往往这种人,都是不善于钻营和捞钱的。
以至于自家有着这位秀才姐夫,却还不如有些许威望的赵村正家里日子过得好。
再加之三次赶考,让他家原本在村子里处于中上的生活水平,已然滑落到了近乎最下等了。
不过。
齐煜是十分支持自家这个姐夫的。
这世道,若不考取功名,出人头地,日子只会越来越苦,而且他这个姐夫也确实有些读书的天分,一次便是考取了秀才。
只是。
此等年景,秀才的薄名,被大打折扣。
这次要是还没有考中举人,姐夫可能就要心灰意冷,带着对家人的羞愧,随便去做个乡野的私塾先生,或是硬着头皮去县城看看能否争取当个讼师之流了。
可在大灾年里,就算是这两条后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而大姐的担心,也不是空穴来风,姐夫以往几次都是在冬日前回家的,这一次却是入了冬,都大半个月了也没有回来。
甚至连书信和口信都没有一个。
“恩,先吃饭吧。”
齐慕晴强颜欢笑,拉着齐煜坐下,一起低头吃着喇嗓子的麦糠稀粥。
这种用粮食外皮磨碎成粉,加水熬成的粥,可以说是难吃到了极致,说是味同嚼蜡也完全不为过。
但齐煜心底知道,这种吃食,还要好过史书上记载的——岁大饥,树皮尽,人相食!
一些更难活的连荒年,连树皮都没得吃,到那时候可就真是人间如狱了。
不过,要是天灾兵祸再这么持续下去的话,整个雍州也就真要接近这种凄惨境地了!
“我吃完了,这就去村正家里买点粮。”
“不然,让别人买光了,这几日咱仨可就要挨饿了。”
齐慕晴眸光暗淡,放下碗筷走进里屋,从柜子深处小心取出十文铜钱,这是早就分好的这月剩馀份额,她低头喃喃道:
“明天起,咱家可能就得只吃晚上那一顿饭了……”
闻言。
齐煜沉默下来。
因为这是唯一的法子。
穷苦人家度日,很多时候只能吃上一顿,白天空腹劳作虽是痛苦,但傍晚进食后可直接休息,从而延长饱腹感。
可是,他俩大人倒还勉强能熬得住,就是自己这小外甥女,几个月过去,已经成了个小胖墩,实在是看着心疼。
这种并非是吃出来的肥胖,而是饿出来的饿肿病!
长久的饥饿,导致小外甥女身体浮肿虚弱,像被水泡发过一样,肿胀却轻飘飘的,风吹即倒。
“灿灿不饿!”
“娘,不哭……小舅……”
小外甥女可怜巴巴地瞪着无神的大眼睛,怔怔望着齐煜,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隐约觉得娘不开心是跟她有关。
“哎……”
看着无助的小外甥女,齐煜将碗推到了她的面前,手掌抚摸着她的小脑袋道:“灿灿乖,小舅的粥给你吃!”
“阿煜,你快吃了吧……”
齐慕晴却是坚定摇了摇头,她立马伸手拦住了齐煜,又转头对女儿道:“娘没事,娘这就去给灿灿买吃的!”
“恩!”
灿灿小脸上努力挤出笑容,使劲点了点头,却是让浮肿的身子都有点晃荡不稳,被齐慕晴扶住了,才没有掉下去。
见状。
齐煜叹息一声,也只好在齐慕晴的注视下,喝掉了碗里的稀粥,后者这才松了口气,将灿灿抱到炕上躺着,安心准备出门去。
这一切,都因为齐煜终究是家里的男丁,只要他还有力气站着,就轻易不会有什么邻里来偷抢钱财粮食。
反之,在这种饥荒年头里,若是家里没了男丁,一些饿红了眼的邻里,甚至当日就会抢着来欺负她母子俩!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一幕幕发生在眼前血淋淋的真实教训。
“姐,少带点铜钱去。”
“这一次,咱不光买粮,还要去赊粮!”
正当齐慕晴迈步要走,却是听到了齐煜的声音,她不由得疑惑转身回头。
“可是……”
家里尽管没多少钱了,但若是开了赊粮的口子,赊到最后可是要把田地房屋都抵帐出去的!
这对村户来讲,无疑是伤了最根本的东西了。
“相信我!”
齐煜没有过多解释。
只是执意让大姐至少留下几个铜钱,半买半赊。
“好,听你的。”
齐慕晴略一迟疑,还是决定相信自己小弟。
不过,她还是有点搞不清楚这个小弟最近是怎么了,突然变得这般谨慎且有主见了……
或许是长大了吧!
齐慕晴脸上带着一丝宽慰,在木桌上放下了三枚铜钱。
这才出门去了。
……
只是。
齐慕晴不知道的是。
自己这个弟弟已然于近日里,觉醒了前世宿慧!
而适才的举动。
正是因为齐煜觉得这赵村正不太对劲,才做出的应对之举。
以前或许没察觉到,但融合了自己前世现代灵魂的小半生记忆后,他就不再仅是个连县城都未去过的村中少年了。
两世为人,看过那么多古往今来的事宜记载,再结合最近发生的状况,他自然能看穿赵村正的些许隐藏意图。
不出意外的话。
这一次,定然是有人不愿多纳粮,甚至是干脆纳不起粮的!
而那群山匪也不是会善罢甘休的主儿,一场几乎可以预见的冲突,即将发生。
那么,此时暴露自家还有一些馀钱的情况,就是十分不明智的了。
哪怕这点钱并不多,可若是姐夫再次落榜,他们一家子就要指着这点馀钱熬到来年开春了。
这个家,再也经不起任何一点风浪了……
“我绝不会让大姐和灿灿遭遇不测的!”
齐煜握紧了拳头,他万不能放任那种凄惨情况发生。
比起其他无可奈何的困苦村民,两世为人却是让他更有斗志,要在这灾年护住一家人的安稳日子!
随后。
他瞧了一眼桌上孤零零的三枚铜钱,随手将其拿起来,准备放入柜中收好。
可是下一刻。
那三枚铜钱,却是在他惊诧的注视下,骤然间凭空消失无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