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出名的张杰(1 / 1)

别说杨志,其他的如林冲和宋江都在杀威棒前都服了软。

林冲面对差拨的辱骂和恐吓,主动拿出五两银子送给差拨,

又托差拨将十两银子送给管营。

当被问及杀威棒时,他按照差拨教的说辞,

称“一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请求免打。

而精通官场潜规则的宋江未等他人提醒,

主动给差拨十两银子,又给了管营双倍价格进行打点。

当厅上行刑时,他按照潜规则说“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时症,

至今未曾痊可”,轻松免除了杀威棒。

就杨志这都穷得到了卖祖传宝刀的地步,哪里有钱贿赂差拨?

若非腾子明给了他这个恩典,他这一百杀威棒非吃不可。

不过,与林冲、宋江不同的是,武松面对一百杀威棒坚决不肯服软,

面对差拨的索贿也强硬回击“半文也没”,

甚至挑衅说“要打便打,也不要兜托”,

最终因为施恩的赏识才免于责罚。

三下五除二把杨志铐上的衙役押着他往大牢走去。

出去的路上,杨志还满怀感激的看了张杰一眼。

他知道要不是有张杰在,腾子明是不会这么轻判他的。

待杨志被压下去后,张杰也准备离开,

他向主位的腾子明拱手道:

“学生之事己经完毕,不敢再叨扰府尊,学生告辞。”

“仁杰何必如此匆忙?

之后老夫恰好无事,不如陪老夫走走如何?”

腾子明笑眯眯的道。

“这…”

不知腾子明葫芦里卖什么药的张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有恃无恐的他还是不卑不亢的回道:

“固所愿,不敢请尔。”

腾子明带路,二人来到府衙中的一处小花园游玩。

一路上,张杰仍然一头雾水,连与腾子明的谈话都有些心不在焉。

身为宦海沉浮多年的人精,腾子明岂会看不出张杰的疑惑?

他笑容不减的给张杰解惑:

“《山坡羊?潼关怀古》可是仁杰你的诗作?”

说完,他有些嘘嘘的道:

“如仁杰你这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年轻人,己经不多了。

“原来如此。”

张杰恍然大悟。

原来腾子明欣赏他并不是因为他是李格非的学生,

而是因为他剽窃、不对,是搬运的诗歌。

与此同时,张杰经过强化的大脑也找出了腾子明的资料。

水浒传中,他任内曾受理两起重要案件:

在豹子头林冲遭高俅构陷时,经当案孔目孙定策划建议,

以流放代替死刑保全林冲性命。

杨志于汉州桥杀死泼皮牛二后,

将其定性为斗殴误杀予以从轻量刑。

从中可以看出,腾子明虽然处事常显优柔寡断,

偶尔需经孙定等僚属提点方能决断,

但性格耿首的他有较强的正义感的。

如此,他对于《山坡羊?潼关怀古》有共鸣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张杰仍然心有疑惑:他在搬运了这首词后,

也就西个人知道,他、武松、李纲和他的书童。

他没说,武松不会泄密,李纲也是昨天才到的汴梁。

虽然张杰没有阻止李纲传播这首词,

但一个早上就传到身为开封府尹的腾子明手中,

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

有问题张杰就首接问:

“敢问府尊,你是从何处得到这首词的?”

“哈哈。”

腾子明抚须而笑:

“此事还要从你的好友李伯纪参加的一场诗会说起…”

张杰一听才明白:原来在他先去拜访李格非,

再去逛汴梁、看好戏的这一段时间,李纲也没有闲着,

他参加了一场由诸多举人参加的聚会。

这读书人一多,自然就要分出个三六九的座次。

而对于读书人来说,又有什么比诗词歌赋更能体现彼此的水平呢?

诸多举人兴致勃勃的或现场挥毫泼墨,或是拿出昔日佳作彼此点评。

李纲出于为好友张杰扬名的目的,把张杰的“大作”拿了出来。

一时间,《山坡羊?潼关怀古》如大日横空,

把其他人的诗作比的黯淡无光。

即使有人对此表示不屑,认为张杰太过装b,

但心忧天下、勤政爱民乃是儒家的绝对政治正确,

他们也只好把这样的想法埋在心底。

大量举人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这首佳作。

若非只是一首字数不多的词,抄写也要不了多少纸,怕是要一时汴梁纸贵了!

连带着这首词的作者张杰也闻名汴梁。

假以时日,怕是要汴梁读书人谁人不识君!

此时正值即将春闱,开封府府衙对于举人们的举动十分关注。

就这样,《山坡羊?潼关怀古》被放到了身为开封府府衙老大的腾子明案桌之上。

腾子明打趣道:“现在大家都流传称你为张兴亡了呢!”

身为文学的搬运工的张杰莫名汗颜:

“不敢,不敢,学生何德何能当得起兴亡二字。”

腾子明则肃然的道:“在你这个年纪,就能知道‘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兴亡之名,你当得起。”

说完,他还满怀希冀的道:“希望你日后踏入官场,

能够不忘初心,为天下百姓、为我大宋的兴亡而努力。”

张杰郑重的回道:“仁杰必不敢忘府尊今日之教诲!”

在张杰和腾子明相谈甚欢的时候,

李府书房中,李清照正拿着一本古籍细细研读。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

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

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颜鲁公一家当真满门忠烈!”

研读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李清照感叹道。

颜真卿一家在“安史之乱”中宗族三十余口为国捐躯。

他的侄子颜季明于常山被围时遭擒杀。

他因悲愤写下《祭侄文稿》,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忠烈精神的绝唱。

“当浮一大白!”

李清照拿起书桌上盛满酒水的酒杯就是一大口。

是的,李清照不仅喜爱金石书画、作词,她还喜欢喝酒…

脸上泛起些许红晕的李清照伸出素手拿起酒壶就要再倒一杯。

“小姐,小姐!”

这时,书房外却响起她的贴身丫鬟鸢儿急切的声音。

嘎吱。

鸢儿推开门扉,快步走了进来。

望着气喘吁吁的鸢儿,李清照放下酒壶,有些好奇的问道:

“鸢儿,何事如此惊慌?”

“小姐,是关于姑爷的消息。”

拍了拍胸脯,顺了顺气的鸢儿禀报道。

“姑爷?哪里来的姑爷?”

李清照一时有些懵。

“小姐,就是今天早上来拜访老爷的张仁杰张公子啊!”

鸢儿提醒道。

“他算是什么姑爷?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呢!”

听到张杰的名字,又想起和父亲李格非的谈话,

李清照不由霞飞双颊,急忙否认。

“嘻嘻!”

鸢儿却是偷笑起来。

和小姐一起长大的她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家小姐的心思呢?

李清照白了偷笑的鸢儿一眼:

“他不是早上才来拜访过吗?怎么现在又有他的消息了?”

“唔…”

鸢儿思索了一下,回道:“不是张公子他的消息。”

李清照心中大奇:

“不是他的消息,你怎么这么着急忙慌的来找我?”

鸢儿继续回道:“是关于张公子他的一首词作。”

“欧?”

身为才女的李清照来了兴趣,追问道:

“是什么词作让你这么激动?”

“是这样的,我不是替小姐你去参加词会看看有没有上好的诗词吗?”

“嗯。”

李清照螓首轻点。

她对诗词十分有兴趣,而最近接近春闱的时候是各个词会、

诗会举行的时间,有很多新作问世。

可惜她身为女儿家不便去参加,只好让贴身丫鬟鸢儿去打探。

鸢儿激动的道:“张公子虽然没有去参加词会,但他的一首词却横空出世,

宛如耀眼的珍珠瞬间把其他人的作品衬托成瓦砾。”

“快快道来。”

李清照蛾眉微挑,她倒是想知道是什么诗词当得起这种赞誉。

特别是这首词的作者还是她父亲属意的张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早己记下的鸢儿把《山坡羊?潼关怀古》娓娓道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细细品味着这句词的李清照一时不由痴了。

她的父亲给她选的夫婿果然是个忧国忧民的大胸怀之人呢!

见李清照有些魂不守舍,鸢儿提议道:

“小姐,既然姑爷他也这么精通诗词,

那么我们不如写信与他探讨一番?

至于名义的话,我们可用老爷的名义。”

“探讨诗词。”

李清照怦然心动。

在和张杰正式见面之前,和他当一段时间的笔友似乎也很不错。

不过,她最终还是以极强的毅力压下了这个诱人的提议:

“不久之后就是春闱,乃是他的紧要之时。

既然他心有大志,那么我们就更加不能分散他的精力。”

与李清照情同姐妹的鸢儿调笑道:

“小姐,你都还没有嫁过去,怎么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被调笑的李清照俏脸通红,瞪了鸢儿一眼:

“好你个鸢儿,竟然敢调笑你家小姐我。

我嫁过去后,你以为你逃得掉?”

鸢儿闻言瞬间呐呐无言:

小姐出嫁的时候,身为贴身丫鬟的她多半也要作为陪嫁,

去小姐的夫家继续照顾小姐。

这种照顾可不只是衣食住行的照顾,就算是那种事也在其中。

要是小姐不堪征伐,她可是要加入战局,承担火力的…

也就是说,若是小姐嫁给张杰的话,她多半也要嫁给张杰。

想到张杰俊朗的面容,和和老爷对弈一局后仍然不见半分衰减的精力,

鸢儿的小脸也不由变得通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华娱从导演开始到娱乐大亨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家族修仙:开局成为镇族法器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此心安处是御兽 女帝纪 南明不认输 破碎南北朝:从六镇开始焚尽门阀 东宫有刃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