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调息之后,沈千尘三人不敢在原地久留,沿着官道继续向南疾行。胡三爷那焚天狐火虽将追兵烧得干干净净,却也如同在寂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动静太大,必然会引起玉玑子方面更密切的关注。
果然,在他们离开事发之地约莫两个时辰后,途径一个位于山坳处、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小驿站时,便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
时近正午,驿站本应是旅人歇脚、人声略显嘈杂之时,此刻却显得有些冷清。驿站外围的土墙上,新贴了几张材质粗糙的告示,一群衣衫褴褛的村民和几个行商模样的人正围在那里,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带着惊疑、恐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沈千尘心中一动,示意苏小雅和胡三爷放缓脚步,悄然靠近。
只见那告示之上,以朱笔勾勒出一个人像,虽笔画简陋,但那眉宇间的几分风流,那身标志性的不整道袍,赫然正是沈千尘的容貌!画像一旁,用醒目的文字罗列着令人触目惊心的罪名:
【海捕文书,钦命要犯】
犯名:沈千尘
身份:原青云观观主(已革除)
罪名:勾结北地妖邪,习练禁术,戕害朝廷命官(指影阁杀手),意图颠覆社稷,实乃沈家叛党之余孽,十恶不赦!
赏格:提供确切线索者,赏银千两;擒杀或擒获献官者,赏银万两,赐田百亩!
文书末尾,盖着刑部与钦天监联合签发的大印,以及国师玉玑子特有的、带有莲花与拂尘标记的私印!权威性毋庸置疑!
“我的……老天爷……”苏小雅倒吸一口凉气,压低声音,气得浑身发抖,“这老贼!颠倒黑白,血口喷人!他才是勾结邪术、颠覆社稷的那个!他居然敢……敢公开通缉我们?!还悬赏?!”
沈千尘的脸色瞬间阴沉如水,拳头紧紧握起,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他料到玉玑子会不择手段地阻挠他们,却没想到对方如此狠辣果决,直接动用朝廷力量,将他们污名化,打为全国通缉的要犯!
这一招,是赤裸裸的阳谋!
玉玑子根本不在乎沈千尘是否真的勾结妖邪,他在乎的是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掌握舆论的武器。以国师之尊,联合刑部、钦天监发出海捕文书,在普通百姓和底层官吏眼中,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沈千尘从此将从“暗中调查者”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沈家叛党余孽……”沈千尘咀嚼着这几个字,眼中寒光四射。玉玑子这是要将百年前的污水再次泼来,将他沈千尘彻底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即便手握证据,也难以取信于人!甚至可能牵连到仍在京城潜伏的王大锤和无心!
“啧啧,”胡三爷在一旁,却似乎并不意外,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那通缉令上的画像,点评道,“画得倒是比你本人周正些,可惜,神韵不足,未能画出本座附身时的万分之一风采。”
沈千尘:“……三爷,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怕什么?”胡三爷慵懒地瞥了他一眼,“他玩他的阳谋,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区区凡俗通缉,还能拦得住本座不成?”
就在这时,围观人群中一个眼尖的货郎,似乎觉得沈千尘有些眼熟,不断在他和通缉令画像之间来回打量,脸上渐渐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喂……你们看那个人……”货郎拉了拉身旁同伴的衣袖,小声嘀咕道。
沈千尘心中一凛,知道不能再待下去了。他立刻给苏小雅和胡三爷使了个眼色,三人不动声色地迅速转身,离开了驿站范围,钻入了旁边的山林之中。
“怎么办?沈穷鬼!”一进入山林,苏小雅就焦急地问道,“现在咱们成通缉犯了!官道肯定不能走了,各个城镇关卡也必然盘查严密!难道要一路翻山越岭摸回京城吗?那得走到猴年马月啊!”
沈千尘靠在一棵大树后,眉头紧锁,快速分析着局势:“玉玑子这一手,确实狠毒。他这是要让我们寸步难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仅拖延我们回京的时间,更是在我们和真相、和朝堂、和天下民心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不过,他也暴露了他的急切和……一丝心虚。他害怕我们回去,害怕我们手中的证据,所以不惜用这种手段,想要在我们抵达京城之前,就将我们扼杀在半路,或者至少让我们失去公信力。”
“那我们该怎么办?”苏小雅追问。
“官道不能走,我们就走小路、山路、水路!城镇不能进,我们就绕行,或在夜间潜入获取必要补给。”沈千尘沉声道,“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一味躲避。玉玑子想用舆论压死我们,我们就要想办法,一点点地把真相撕开,让世人看到!”
他看向苏小雅:“小雅,你的祝由术能治病驱邪,这一路上,若遇到被灵异困扰、或被官府盘剥欺压的百姓,我们或许可以……”
苏小雅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睛一亮:“你是说,一边赶路,一边‘行侠仗义’,顺便把沈家的冤情和玉玑子的阴谋,用‘流言’的方式散播出去?争夺民心?”
“不错!”沈千尘点头,“玉玑子可以操控官方喉舌,但他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我们要让‘国师才是前朝余孽’、‘沈家军含冤百年’这些种子,在民间悄悄发芽!等到时机成熟,真相大白之时,这些种子就会成为推倒他的重要力量!”
胡三爷闻言,金色瞳孔中闪过一丝赞赏:“倒也不算太笨。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在对方的棋盘上,落下自己的棋子。”
策略既定,三人不再犹豫,放弃了相对好走的官道,转而钻入更加崎岖难行,但也更便于隐藏行踪的深山老林之中。
南归的路,因为这一纸突如其来的公开通缉,变得更加艰难险阻。前有玉玑子布下的天罗地网与舆论围剿,后有不断派出的影阁追兵。
但沈千尘的目光却愈发坚定。
玉玑子,你想用这阳谋困死我?
我便在这困局之中,撕开一条血路,用你最害怕的真相,作为我反击的号角!
从这一刻起,南归之路,不仅是归途,更是一场争夺民心、扭转舆论的无声战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