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桂岛上观蛟龙
几日后。
老龙城。
苏尝一行人將在下午启程去往倒悬山。
隨行的渡船一共有三艘,分別是范家桂岛、孙家山海龟以及符家吞宝鯨。
三艘渡船上载满了诸如云根石这样在剑气长城紧俏的物资。
这也是尝安商行第一次组织跨州商业活动。
在知道苏尝几人要走后。
那个在郑大风眼中,热衷镜水月的同道老人,特意来铺子这边送了送行。
苏尝警了这个昨天在苏稼开播时,硬是把自己砸成了榜一的玉圭宗老宗主一眼。
接著在老人喜滋滋的笑容中,递过那副亲笔画的仙子肖像。
荀渊將榭榭如生的人物画像郑重收起来后,隨后跟青衫少年说了一件不算小的事情。
玉圭宗打算在宝瓶洲选择一处风水宝地,作为下宗的开宗地址。
最终位置已经確定好了,在青鸞国的云林姜氏附近。
为此老人想要邀请郑大风作为下宗的掛名供奉。
以后者与姜氏教习的衝突为切入点,名正言顺的敲打敲打云林姜氏这个气势凌人的地头蛇,以免对方暗中干扰玉圭宗的下宗建设。
当然,名也不白掛,老人许诺,从云林姜氏那边得到的利益,可以全部让渡给灰尘铺子。
苏尝与郑大风简单討论了一番,最终答应了这笔买卖。
不过青衫少年如此决定倒也不是为了赚取多少神仙钱。
而是准备看看在桐叶宗倒下之后,便在桐叶洲一家独大的玉圭宗,到底是否能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伙伴。
下午渡船起航时。
范二专程跑来驾车,为苏尝三人送行。
这几日,他每天都过来灰尘药铺,拎著桂小酿跟郑大风討教武学。
郑大风虽然人不太正经,聊起武道一事,判若两人有时候苏尝也会在空閒的时候,指点一下范二。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对於范二当下的武道破境,確实大有益。
在练拳之余,范二跟小文也很聊的来。
他们俩经常一边坐在屋檐下乘凉,一边閒谈。
小文觉得跟言行举止滴水不漏,让人生出如沐春风之感的孙嘉树相比,范二就要真实了许多。
而且他能在少年这里,看见在老龙城这个地方少见的澄澈心景。
所以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至於苏鲤鲤,因为吃的太撑了,每日都坐在院子里,藉助鲤鱼元宝来消化吞吃的那些巨鯨铜鳞。
所以根本没时间跟这位范家未来的家主说什么话。
不过范二依旧对小鲤鱼很客气,一口一个鲤鲤姐。
在范二等人的相送下。
苏尝三人来到了距离老龙城跨洲渡口。
这座渡口位於孤悬在城南三十多里外的一座大岛之上。
在大岛旁边,停著一座小岛,岛上亭台楼阁连绵起伏,满山桂树,芬芳怡人两座岛屿之间的海中,有一条宽阔道路衔接,
眾多豪奢马车只能停马於大岛这一头。
可青衫少年三人乘坐的这辆马车却能直往桂岛渡船那边,惹来了许多异视线。
只是当有练气士认出那位驾车的人是范二后,便不再埋怨什么。
因为桂岛本就是范家的產业。
范二並没有登船,只是將三枚桂树製成的木牌赠给苏尝三人后,便在船下跟师父郑大风一起冲苏尝三人挥手告別。
苏尝看了看手中的桂牌,正面刻著一句诗,“生於明月里,人间次第开”
反面是“范氏桂客”几个字。
范二送给小文的桂树木牌上,还偷偷摸摸刻下了“范二之友”的蝇头小字。
瓷人少年发现这一点之后,又再次扭回身去跟范二挥了挥手。
在三人全部上船后,就有一位中年妇人出面迎接。
妇人虽不过中人之姿,但是气质很好,清雅恬淡。 举手投足之间,无半点妖嬈诱人的意味,尽显大方典雅风范。
小文问了问妇人的称呼。
妇人笑言占著年纪大的便宜,几位贵客可以喊她桂姨或者桂夫人,桂的桂。
这个本体为月宫桂树的妇人,领著苏尝三人走向一座名为桂宫的高门大宅。
一路上为少年介绍桂岛的风土人情,专门提及了桂糕和桂子酒,说一定要多尝尝。
给他们预留的独栋小院就有,只管跟那位担任小院婢女的桂小娘,她的亲传弟子金粟索要。
苏尝笑了笑,
“桂夫人不用如此客气,这趟让几家一起去往倒悬山,前后调停货物,已经多有麻烦,就不必如此费心了。”
妇人微笑摇头,
“我们这些生意人,有贵客临门,从来不会觉得是什么麻烦事。
而且这趟远行,有苏先生坐镇,也能更放心。”
过了桂宫大门,妇人最后领著苏尝三人到了一座叫“圭脉”的院子。
院中早有一位貌美少女等候,亭亭玉立,气质偏冷清,哪怕只是安静站立,
都站得极有风韵。
见到自家师父和苏尝三人,她立即展顏一笑,嫣然道“苏公子,我叫金粟,金色的金,粟米的粟,古书上就是桂之意。
以后就由我来照顾公子的饮食起—。
金粟话还没说完,就被苏尝身边的金裙少女清晰的隔声所打断。
看著一手捂著嘴巴,一手揉著圆滚滚小肚子的苏鲤鲤。
苏尝认真的对身边的桂夫人道,
“就不劳烦夫人你高徒伺候了,我家这条金鲤需要多活动活动。”
接下来的日子。
苏尝每天都会定点溜鱼。
隨著苏鲤鲤圆乎乎的两腮和肚子逐渐恢復往日的模样。
这条小金鲤的手背之上,也逐渐显出了两条紫意盎然的爪纹,境界也逐渐向金丹巔峰靠拢。
一路上的时光,就在督促小鲤鱼修炼运动中,流逝的飞快。
这一天,以桂岛打头的跨洲渡船,来到了航线上奇景之一一-
一蛟龙沟。
因为苏鲤鲤很好奇这处同类之属的聚集地。
所以在正午时分,渡船停靠休整的时候。
苏尝便带著她与小文,隨著其他乘客一起,乘坐小舟游歷海沟。
这条海沟宽约十余里,长达数千里。
海底耸立的山峰上,盘踞潜伏著一条条海中蛟龙之属。
它们身躯豌,大小不一,有细如水盆,有粗如井口。
撑船的舟子向苏尝三人简单介绍了一番。
说在这条海沟之中,有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水蛟。
会凭藉本能,去往方里之外的陆地大洲的上空,翻云覆雨。
只是经常有蛟龙,因为不再有天庭神祗的旨意部署,也没有浩然规矩约束。
便隨意施展神通,降下雨露,导致一地泛滥成灾。
所以经常会沦为世人眼中的“恶蛟”,被当地练气士疯狂追杀。
既是替天行道为民伸张,也为蛟龙那一身价值连城的先天至宝。
在小文皱眉思索儒家为何放任蛟龙布雨为恶。
苏鲤鲤趴在船边数著一条两条三条时。
注意到水下有一个巨大身影正逐渐上浮的苏尝,眉头微皱。
他伸手按了按腰间养剑葫。
里面。
那柄降妖剑。
有些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