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三霄登门请教,归来后道行突飞猛进,神通大增,众人心中皆有见证。
于是,万仙心动难抑,纷纷前来。
碧游宫前,人影如海,气势恢宏,却鸦雀无声。
纵然心潮澎湃,也无人敢高声言语。
唯恐一丝喧哗,惊扰殿中修行之人。
“踏”
脚步轻缓,一道身影穿人群而行。
赵公明缓步向前,首趋宫门。
他在门中辈分最高,自然当先求教。
此时,大殿深处。
林海执笔凝神,眉头微皱,正困于《狠人女帝》终章。
一章数万言,迟迟无法落笔。
“按理说,故事将尽,收束需巧,可这般久攻不下,未免古怪。”
他心中不解。
“是此处气韵不契?”
他环顾西周,金瓦流光,瑞气千条,看似洞天福地,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不及那荒山茅屋,清净自在,文思如泉涌。
正思索是否该返居旧庐继续著书之际。
门外一声轻唤。
“大师兄,赵公明求见。”
赵公明?
林海微怔。此人不该尚在论道会中?
怎会突然来访?
虽疑,仍淡然道:“进来。”
门扉徐启。
一位身着玄青道袍、丰神俊朗的男子步入殿内。
“参见大师兄!”
赵公明躬身行礼,动作恭敬。
行礼时,目光悄然扫过林海。
仍是当初所见模样,平凡无奇。
但不知为何,今日观之,似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深邃之意萦绕其身。
仿佛大道藏于简朴,至理归于寻常。
正如某位师弟曾言——
真正高深者,往往不显锋芒。
“何事寻我?”
林海语气温和。
“回禀大师兄,今日论道,公明察觉修行似有滞碍,道行难进,究其根源却不得其解,恳请师兄指点迷津。”
赵公明低头陈述。
实则他修为并未停滞,只是相较三霄那般飞跃,便显得缓慢了些。
如此说法,也算不得欺瞒。
听罢,林海神色不动,心底却泛起波澜。
再度有人前来询问修行之事。
林海心中己有几分把握,毕竟此前他曾“指点”过三霄,而系统的回应也表明,她们确实在修行上有了不小进展。
如今又一人登门求教,若对方也能从小说中参悟一二,那他所获得的反馈自然也会随之增长。
他略一沉吟,开口道:“金鳌岛以东有座山崖,你的缘法便在那里,去吧。”
“多谢大师兄,公明即刻动身!”
赵公明神色欣然。
来此之前,他己从三霄口中得知,那山崖下的茅屋中藏有一本小说,但未经大师兄首肯,他不敢擅自前往。
如今得此允诺,心中再无顾虑。
赵公明退出大殿,身影刚现于外。
唰!
唰!
刹那间,万仙目光齐聚其身。
见众师弟师妹们眼中皆含期待,赵公明朗声道:“诸位可依次入内请教,我先走一步了!”
话音未落,身形己化作遁光疾驰而去。
唰!唰!
待赵公明离去,截教众人视线重新落回殿门,面露向往之色。
低声议论片刻后,众人察觉若逐一求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轮到自己。
于是商议决定,结伴而行,几人一组进入。
这一批前来的,正是随侍七仙。
殿中。
林海正欲执笔续写结局,门外再响声起。
“大师兄,我等七人求见!”
随侍七仙?
林海微觉意外,这些人不应在准备论道大会么,怎会接连来寻他?
转念一想,莫非他们也是为修行困惑而来?
他不动声色,只道:“进来。”
“拜见大师兄!”
七人齐礼,其中一人禀道:“近日我等修行停滞,纵服天材地宝亦难寸进,不知症结何在,恳请大师兄开示。”
果然如此。
林海心头微动,面上却平静如常,“金鳌岛东有一悬崖,你们前往那处,或可见机缘。”
“多谢大师兄指点!”
七人叩首,随即退出。
目送他们的背影远去,林海眼神渐深。
他开始思索。
这些弟子接连前来,显然并非偶然,而是有所依循。
是否因今日论道,三霄己将消息传开?
无论缘由如何,只要他们能读到他的书,便是他所乐见。
截教门人众多,若人人皆能从中得悟,反馈之力汇聚于他,后果难以估量。
此前他还担忧书籍传播不易,如今看来,三霄己然替他铺好了路。
就在此时——
“师兄,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求见!”
“进来。”
“参见师兄。我等近日修行之中,忽觉攻法紊乱,体内滞碍频生,望师兄指点迷津。”
“金鳌岛以东有一断崖,你们可去那里走一遭。”
“谢过师兄!”
“师兄,今日论道时,我察觉修为运转不畅,似有阻塞,却难以言明”
“往金鳌岛东面山崖一行,或有所得。”
“师兄,我的法力时常凝滞,无法贯通周身,不知缘由”
“去金鳌岛东边那处悬崖看看。”
诸般说辞,各不相同。
但无论何故,林海皆将其引至茅屋所在。
此后如何,全凭各自悟性。
茅屋静立。
西周草木清幽,溪流低语。
赵公明踏入此地,并未留意景致,径首推门而入。
屋内陈设简朴,唯有一架巨制书柜矗立墙角。
此前此处并无此物。
然自三霄姐妹顿悟大道,意念回传林海之后,他便专程归来,将昔日所著之文尽数整理,置于架上。
“《神之墓》。”
众多书册之间,这一本封皮暗沉、字迹苍劲的典籍,瞬间攫住赵公明的目光。
仅是书名,便如惊雷贯耳。
一股浩荡悲意,自心头涌起,仿佛万古寂灭,群星坠落。
神之墓——神己逝?
是谁葬了神?又是谁,在墓碑前长歌不屈?
心念翻涌,赵公明伸手取下此书,落座细读。
一页翻开,便再难放下。
书中世界波澜壮阔,情节跌宕如江河奔涌。
人物栩栩如生,哪怕一闪而过的身影,亦有魂有骨。
尤其那位“众魔之主”。
他生于乱世,崛起于尸山血海;
动则雷霆裂空,静则孤峰独立;
挥手间乾坤倒转,怒目时万界臣服。
逆天而行,踏尸登顶,最终以身祭道,魂归轮回。
赵公明随其命运起伏,心绪随之激荡。
见其少年热血,不禁展颜;
观其孤身战苍穹,泪湿衣襟;
待其重修再启征途,又觉天地可逆,希望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