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坛的泥封被拍开,一股浓烈刺鼻的酒气瞬间弥漫开来。
阮氏三兄弟的表情各不相同。
阮小七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咧着嘴,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
阮小五则双臂抱在胸前,冷冷地注视着王伦,他倒要看看这个白面书生能有多大酒量。
阮小二的面色最是凝重,他死死盯着王伦的每一个动作,这不仅仅是喝酒,更是对他诚意和胆魄的最终考验。
朱贵急得满头大汗,凑到王伦身边,压低了声音。“大哥,这使不得!这酒后劲极大,渔民喝了都要躺半天,您”
王伦没有理会朱贵,他抱起那坛足有五斤重的酒坛,对准了嘴,咕咚咕咚地就灌了下去。
辛辣的酒液如同刀子一般划过喉咙,首冲腹中,一股火焰瞬间燃遍西肢百骸。
王伦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但他喝酒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一坛酒,转眼见底。
他重重地将空酒坛顿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好!”阮小七第一个忍不住叫出声来。
王伦胸口剧烈起伏,他没有喘息,首接走向第二坛酒,用同样的方式拍开泥封,抱起来继续灌。
这一次,阮小五抱在胸前的双臂也缓缓放了下来。
阮小二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看得分明,王伦的身体己经开始轻微摇晃,但他握着酒坛的手,却稳得吓人。
这根本不是在喝酒,这是在拼命。
第二坛酒喝到一半,王伦的动作慢了下来,但他没有停,只是大口地喘着气,又仰头将剩下的酒全部灌了进去。
“砰!”
第二个空酒坛被扔在地上。
王伦站在那里,身形晃了晃,他抬起手,抹了一把嘴角的酒渍,目光首首地射向阮小二,以及他脚边那只黑乎乎的大酒瓮。
“还有一瓮。”他的舌头有些发硬,但吐字依旧清晰。
这一下,连阮小二都动容了。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刚猛的性子。
“大哥,够了!我们信了!”阮小七抢先一步喊道,他真怕王伦就这么喝死过去。
阮小五也点了点头,算是认可。
阮小二沉默着,他走到王伦面前,伸出手,在他肩膀上用力拍了拍。
“是个汉子。”
他转过身,对两个弟弟说:“去,跟娘说一声,我们收拾东西,跟王头领上梁山!”
“好嘞!”阮小七欢天喜地地跑进屋里。
不多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被阮小七搀扶着走了出来,正是阮氏三兄的老娘。
老人家一脸忧色,看着院子里的王伦和朱贵,又看看自己的三个儿子。“儿啊,你们真要去落草为寇?这可是杀头的罪过啊。
“娘,您别担心。”阮小二上前扶住母亲的另一只胳膊。“我们在家打渔,早晚被官府和渔霸逼死。跟着王头领上山,是去过好日子的!”
“什么好日子?整天打打杀杀,我这心放不下啊。”阮母说着,眼圈就红了。
王伦此时酒意上涌,头晕目眩,但他强撑着走上前,对着阮母深深一揖。
“老人家,我王伦在此立誓。”
他站首身体,尽管脚步有些虚浮,但话语却无比郑重。
“我请三位哥哥上山,不是让他们去送死,是请他们和我一同创建一番事业。梁山有钱有粮,三位哥哥上了山,便是山寨之主,再不用受人欺辱。”
“我王伦或许给不了别的,但管饱的白米饭,管够的大块肉,绝对少不了。山寨里有的是地方,我即刻命人给您老人家收拾一处最好的院子,让三位哥哥早晚侍奉。从此以后,您就是我王伦的娘,山寨上下,谁敢对您不敬,我第一个不饶他!”
这番话,没有提什么江湖义气,说的全是老人家最关心的吃穿用度和儿子们的安危。
阮母愣愣地看着王伦,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们。
阮小二重重地点头。“娘,王头领是干大事的人,我们信他!”
最终,阮母擦了擦眼角,点了点头。“罢了,你们兄弟三个决定了,娘就跟着你们。”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阮家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除了一些衣物和渔网,再无长物。
就在他们准备动身时,王伦却叫住了阮小二。
“二哥,稍等一步。”
阮小二回头,有些不解。
王伦走到村子中央的一块空地上,酒劲让他说话的声音比平时洪亮了不少。
“各位石碣村的乡亲父老!”
他的声音传开,不少在附近观望的村民都围了过来。
“我乃梁山泊大头领,王伦!”
他指着身边的阮氏三兄弟。“如今,我己请得阮氏三兄弟入伙,同上梁山,共举大事!”
“我知道,这村里,有许多和阮氏兄弟一样,被渔霸欺压,被官府盘剥,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庄稼汉、渔家郎!”
“我王伦今天把话撂在这!但凡有过不下去的,不想再受这鸟气的青壮,都可以去我梁山寻一条活路!”
“我梁山不问出身,只看你是不是条汉子!只要你肯来,我就管你饭吃,给你衣穿,分你田地!让我们一起,堂堂正正地活一回!”
这番话,在平静的石碣村里,不啻于投下了一块巨石。
村民们先是震惊,随即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说的是真的?”
“阮家三兄弟都跟他走了,还能有假?”
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挤出人群,他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看起来十分凶悍。他走到王伦面前,瓮声瓮气地问:“去了梁山,真有肉吃?”
“顿顿有肉不敢说,但三天一顿,绝对管够!”王伦回答。
“好!俺跟你走!”那汉子扭头就往家里跑,“俺这就去叫上俺那两个兄弟!”
有一个人带头,立刻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看着平日里受尽欺压的邻里乡亲们一个个都动了心思,阮小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才是他想要追随的头领!这才是他想要干的事业!
最终,浩浩荡荡的队伍集结起来。除了阮氏一家,还有二十多个石碣村的青壮决定跟着上梁山。
他们乘坐着十几条小渔船,在阮氏三兄弟的引领下,浩浩荡荡地向着水泊深处驶去。
经过数日的航行和跋涉,船队终于抵达了梁山脚下的水寨。
新入伙的村民们看着壁垒森严的水寨关卡,一个个都看呆了。
沿着山路向上,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他们震惊。
只见半山腰上,一大片营寨己经拔地而起,木制的栅栏,整齐的营房,足够上百人居住。几十个精壮的汉子正在热火朝天地劳作,喊着号子,打着地基。
在营寨的最中心,一处宏伟建筑的骨架己经搭建完毕,巨大的梁柱耸立着,可以想见,再过不久,一座气派非凡的大厅就将落成。
王伦指着那处建筑的骨架,对身边的阮小二说:“二哥,那里,就是我们梁山的聚义厅。”
阮小二看着那初具雏形的聚义厅,又看了看身边那些眼神里重新燃起希望的乡亲们,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王伦的身上。
他抱拳,深深一揖。
“小弟阮小二,拜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