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s600行驶在从坂田返回市区的公路上,深色的车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后排,顾俊辉握着杨柳的手。
“柳柳,这次与华为的接触,感觉如何?”
“纪律性、执行力,还有那种拼搏精神,在其它企业很少见到。‘狼性文化’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团队在市场竞争中爆发力惊人。”
“是啊,这样的企业,只要方向不走错,未来必定会成为一方巨头。
所以接下来的谈判中,我们可以在资金和短期利润上适当让利,展现诚意。
但原则性问题不能退让。
如果成立合资公司,辉远必须持股超过50。
若是单纯入股,至少要拿到三分之一以上的股分,确保重大决策上的一票否决权。”
此时的华为远非后世那个科技巨头,仍在与大唐、中兴等巨头厮杀,股权结构也远未分散。
这是个关键窗口期,必须在它一飞冲天之前绑上辉远的战车。
杨柳记下要点,随即笑道:“俊辉,工作谈完了。你是不是该解释一下?”
“解释什么?”顾俊辉一愣。
“哼,还装傻。今天见到任总家那位孟小姐,眼睛都快看直了吧?
是不是觉得人家年轻,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顾俊辉哭笑不得。
对孟小姐,其更多是源于前世记忆的敬意与感慨。
“你呀,胡思乱想什么呢?”
杨柳娇嗔地白了他一眼,“去趟澳门,何家大小姐对你青睐有加;去趟韩国,三星的大小公主都围着你转。”
顾俊辉见她这么娇嗔妩媚,便揽入怀中,低头欲吻。
“别闹……有人呢……”
杨柳嘴上虽这样说,手却按落车门扶手上控制隔断的按钮。
“咔哒”一声轻响,深色防弹隔音玻璃缓慢升起,将前后排隔断。
隔断完全闭合时,杨柳的脸颊已红透,羞涩地埋进了他的颈窝。
顾俊辉嘴角勾起笑意。
“现在……没人了。”
他的吻不再温柔,快速深入。
在这私密的空间里,杨柳手臂紧环其脖颈,热情地回应着……
良久,顾俊辉才松开面泛桃红、气息微喘的杨柳,手指拂过她微张的红唇。
“我家柳柳最甜,别人是不能比的!”
杨柳依偎在他怀里,“哼,花言巧语。在你心里,我可比得上若琳呢?”
顾俊辉笑着将她搂得更紧些。
两人温存了一会儿,杨柳从怀中坐直,用湿巾替他擦去了脸上的唇印。
“俊辉,明天去比亚迪调研,我看了资料,这家公司成立才两年多,规模很小。
之前我们在京津冀、长三角谈的都是北汽、上汽、中国电子这样的行业龙头,
连华为也算得上是个小巨头。
为什么你会对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这么看重?”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王传福,是个技术上的偏执狂。
他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在bj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深造,前两年拿其表哥给的几百万激活资金,扎进了电池行业。
别看现在规模小,成长速度却非常惊人,在镍镉、镍氢电池的技术上已有了自己的绝技。
未来,我们无论是即将到来的移动通信时代,还是更遥远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都离不开最内核的部件——电池。
比亚迪,可以作为打开未来之门的一把钥匙。”
杨柳点点头,虽觉得押注这样一家小公司风险不小,但还是选择相信顾俊辉那近乎妖孽的判断力。
……
第二天八点半,车队便从市区出发。
虽和华为公司同属龙岗区,但比亚迪所在的坪山镇比昨日的坂田要偏远许多。
几乎已到了深圳与惠州的交界处。
车队沿着深惠公路向东行驶,顾俊辉望着窗外的景象。
与二十年后那个所有局域都连成一片、完全没有农村的大都市相比,此时的深圳还处在高速发展的初期。
镇与镇之间尚有大片待开发的空地,道路两旁多是五六层高的民房和小厂房,远未形成后世那般密集的摩天大楼群。
未来的深圳——拥有全国最多200米以上摩天大楼的城市,不仅罗湖、福田、南山等内核局域高楼林立,就连龙岗、宝安都处处可见城市天际线。
近一小时的行程后,车队于九点半抵达了位于坪山的比亚迪厂区。
王传福及公司管理层在门口迎接。
三十出头,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蓝色工装,戴着黑框眼镜的王传福,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朴实的技术人员气质。
“顾先生,杨总,欢迎欢迎!”王传福热情地迎上来握手。
“……”
会议室内没有太多寒喧,王传福直接进入了主题。
详细介绍了比亚迪目前的主要客户,主要是一些国产寻呼机、手机品牌。
顾俊辉则阐述了辉远集团的合作意向,包括与高校在材料学上的前沿研究,以及在日韩布局的、如松下、三星sdi等相关企业的技术资源。
特别强调了。
一旦合作达成,辉远旗下庞大的产业生态,尤其是来自三星、lg等国际巨头的订单,将足以让比亚迪现有的产能饱和。
王传福和比亚迪的高层们听完,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来。
正处于资金和技术双重瓶颈期的他们而言,辉远集团抛来的不仅是橄榄枝,更是通往广阔天地的阶梯。
他们对于入股合作表现出了远超华为的热情。
会谈结束后,王传福领着顾俊辉一行人参观生产车间。
一进入车间,杨柳的眉头微蹙起。
与她见过的现代化大厂相比,这里的生产环境有些简陋,生产在线的自动化设备不多,更多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可随着王传福的讲解深入,其态度从审视变成了惊讶,最后转为钦佩。
在那些看似“土气”的生产在线,布满了大量由比亚迪自主研发设计的简易夹具、模具和半自动化设备。
这些“土法炼钢”式的创新,巧妙地弥补了自动化程度的不足,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且有着高良品率。
杨柳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那些特制工具,看着电池在经过一道道“独具匠心”的工序后成型、检测、包装,心中暗忖。
“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竟然能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将生产和品控做到这种程度……
如果给他们更先进的设备、更雄厚的技术支持,那爆发出的能量将不可想象。”
看向正兴致勃勃讲解夹具改进思路的王传福,其沾了些许油污的工装裤脚和那专注的眼睛,让杨柳明白了顾俊辉为何看重这家不起眼的公司。
过时,顾俊辉说道:“王总,刚才我们谈到的电池应用,多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
但在我看来,还有一个领域,未来对电池的须求将是海量的,甚至是颠复性的。”
“哦?顾总请指教。”
“汽车。”顾俊辉吐出两个字。
王传福明显愣了一下,旁边的人也出现了一丝骚动。
顾俊辉继续说道:“不是现在的燃油车,而是电动汽车。王总,你觉得呢?”
王传福眼中闪过光芒。
“顾先生,眼光独到!不瞒您说,我个人对此非常感兴趣。
其实电动汽车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的悠久,早在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就制造了第一台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比卡尔·本茨的燃油汽车早了半个世纪!
只是后来因为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和成本问题,才逐渐被内燃机淘汰。”
(真实的历史,比亚迪在2003年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正式拿到“准生证”,跨界进入汽车制造领域。
随后在2006年,就会推出搭载铁电池的f3e纯电动汽车,成为国内最早探索电动化的企业之一。
前期推出的f3d等车型市场反响平平,但比亚迪却另辟蹊径,从2009年开始在全球推广纯电动大巴k9。
这种“从公交系统切入,再到的士,最后普及到私家车”的务实路径,让比亚迪在地方政府支持和环保压力下站稳了脚跟。
真正的转折点将在2020年前后到来!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电池技术的突破和油价的持续波动,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顾俊辉:“王总说得对!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能攻克电池技术的瓶颈,让电动汽车重生,其意义将无比巨大。
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近年来欧美国家,特别是那些环保组织和政治人物。
如美国那位以环保为旗帜的戈尔先生——正在全球大力鼓吹‘碳排放’、‘温室效应’等概念。”
这背后,除了真正的环境关切,未尝没有想利用先发优势确立的环保标准,来限制我们这些后发国家发展空间的意图。
那么,我们的路在何方?
电动汽车,或许就是答案之一。
它不仅是技术路线,更可能是在未来全球环保政治格局中,我们掌握主动权的一张牌。”
这时,旁边一位比亚迪高管说道:“顾先生,这个构想很有前瞻性。但有个很实际的问题,现在我们工厂用电都时常紧张,夏季拉闸限电是常事。
如果未来满大街都是电动车,电网怎么承受得了?
而且,我们发电主要靠烧煤,这不过是把汽车排气管的污染,转移到了发电厂的烟囱里。
如果仅是这样,在‘环保’这个大义名分下,似乎并没有占到太多优势……”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直指“环保”命题的内核,让现场气氛微微一滞。
顾俊辉却露出了成竹在胸的笑容。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直击要害。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污染转移,而是彻底的能源结构升级。
首先,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升级。
远的不说,就说旁边惠州的大亚湾核电站已经投入运营,这就是清洁能源的重要一步。
未来,核电、水电、风电,特别是太阳能光伏,这些清洁能源的比重会越来越大,逐步替代传统的煤电。”
王传福接过话来。
“顾先生,说得非常对!尤其是太阳能,潜力无限!随着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太阳能发电的前景不可限量。
大家想,我们国家有多少戈壁荒漠?
就说xj,那里日照充足,土地广阔,如果在那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光伏板,理论上产生的电能,足以满足我们未来的电力须求!”
顾俊辉听得有些动容了。
虽知王传福素有远见,但听到在98年就如此清淅地描绘出“光伏”改变国家电力格局的宏大蓝图,还是感到了些许震撼。
这一切的压力,在当下这个93年刚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的时代,许多人还感受不深。
但那些站在产业前沿、目光长远的人,已能听到能源安全警钟的预响。
“王总此言,真是振聋发聩!”顾俊辉由衷赞道。
“这正是我们必须携手前进的道路。我们辉远,已经在日本、韩国对传统燃油车产业链进行了深度布局。
但这并不防碍我们同时开辟新的赛道。
我计划用十年时间,推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电动汽车。
再用十年完善,二十年后,成熟可靠的电动汽车必将成为主流选择。
为此,我们在海外,已开始布局上游的锂矿、镍矿等关键矿产资源。
未来,将构建一个从矿产、材料、到电池制造,乃至整车的全产业链体系。”
这番描绘的未来图景和展现出的雄厚实力,让王传福和在场的比亚迪高管们都心潮澎湃。
他们从这位年轻的巨头眼中,看到了不容置疑的信心和将其实现的庞大资源。
……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
整个四月份,顾俊辉在鹏城大学享受着最后一段宁静的校园时光。
但麾下的辉远集团,却如同一台开足马力的精密机器在高速运转,四处出击。
实业板块:在杨柳的统筹下,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各家合作企业谈判顺利收尾,辉远汽车与辉远电子的国内根基已彻底夯实。
金融板块:王志远团队在东南亚市场斩获颇丰;梁博涛则在香港悄然吸纳目标资产,静待时机。
传媒板块:许安红指挥着辉远传媒在东南亚、东亚继续攻城略地,集成渠道。
辉远臻品:赵悦不仅完成了波尔多酒庄的交割,更将触角伸向了意大利的皮具和瑞士的腕表领域。
五月四日,星期一。
“五一”的三天小长假刚过,顾俊辉便已身在香港中银大厦30层的辉远金融。
上午10点,会议室内。
长条会议桌旁,几乎汇聚了辉远集团的内核干将。
负责日本业务的佐藤千夏、执掌辉远传媒海外的许安红、辉远金融的王志远团队、统筹全局的杨柳及其助理、负责香港本地运作的梁博涛,以及掌管“辉远珍品”的赵悦。
田甜负责会议记录与协调。
会议伊始,气氛便相当热烈。
在年后的三个月里,捷报频传,集团正处于高速扩张时期。
田甜打开投影仪,开始汇报。
“首先,由我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集团引擎——辉远金融在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四月份的业绩概况。”
她切换ppt,屏幕上显示数据图表。
“与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对平稳不同,”田甜用激光笔圈点着数据。。
但在东南亚及东亚其它开放市场,则是一片惨淡。”。。。。。。
“在此市场环境下,王哥领导的团队,初期投入50亿美元本金,跟随量子基金等机构操作,在二月拉高获利后,于高位创建十倍杠杆空头头寸。
截至四月底,扣除所有融资利息及交易成本,该部分资金连本带利,已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6亿美元!”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惊叹。
尽管有所预期,但短时间内获取如此巨额的利润,依然让人心神激荡。
田甜继续汇报:“由杨柳姐统筹的香港及大中华区资金,其中30亿美元以类似路径和杠杆进行操作,目前本金加利润也已超过60亿美元。
其馀20亿美元,已分别投入国内产业集成及香港优质资产布局。”
王志远和杨柳团队的成员们脸上都难掩自豪与兴奋。
这庞大的资金流,正是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的最强底气。
顾俊辉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一长串令人心悸的绿色数字和惊人的盈利,脸上并未太多喜色。
就在这时,田甜的手机震动起来。
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快步走到顾俊辉身边,“老板,是光华集团的郭总。”
顾俊辉点了点头。
田甜会意,走到会议室外置听……
片刻后,返回在顾俊辉耳边轻声汇报:“郭总说,他下午的航班抵达香港,希望能与您尽快面谈。
听语气,似乎有些急切,应该是印尼的……”
顾俊辉看向许安红,说道:“安红,郭总来得正是时候。”
许安红心领神会,嫣然一笑。
“是啊,我们辉远传媒马上要进军欧洲,下半年布局北美,正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
不知,郭总和他们光华集团,这次会如何选择了。”
其话语轻柔,却在“选择”二字上微顿。当初,顾俊辉便是用那栋“辉远(光华)长安大厦”,巧妙地让光华集团上了辉远传媒的战车。
如今,更大的局即将开始,跟还是不跟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