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瞬间开花”的魔法带来的惊奇感,随着天气放晴而暂时沉淀,但小傅曦探索世界、留下印记的热情却与日俱增。他的新宠,是一大本花花绿绿的贴纸书。那是林晓悠为了奖励他勇敢承认饼干事件而买的小礼物,里面充满了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闪亮的星星、色彩斑斓的几何图案,每一张背后都有方便的背胶,可以轻易地撕下、粘贴。
这本贴纸书瞬间俘获了小傅曦的心。他迷上了将那些小小的、精美的图案从底纸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更痴迷于将它们粘贴到各种平面上的掌控感。起初,他只是在贴纸书内页指定的位置粘贴,但很快,那有限的页面就无法满足他蓬勃的创作欲望了。
他的目光开始在家中搜寻更广阔的“画布”。墙壁被明令禁止(林晓悠温柔而坚定地引导过),他的玩具箱、绘本封面都陆续遭了殃,上面点缀上了歪歪扭扭的小熊、星星和汽车贴纸。
但这依然不够。一天下午,他在客厅里逡巡,寻找新的“领地”。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厨房里那扇巨大的、光洁的白色冰箱门上。那平整、光滑、空白的表面,仿佛在无声地邀请着他的艺术创作。
他抱着心爱的贴纸书,蹬蹬蹬地跑到冰箱前,仰头看着这片“空白画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毫不犹豫地撕下一张亮黄色的星星贴纸,踮起脚尖,努力地将它拍在了冰箱门的下半部分。
“成功!”他看着那枚在白色背景下格外醒目的星星,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彻底迷上了这片新大陆。他撕下红色的小汽车,贴在星星旁边;又撕下蓝色的小海豚,贴在更高一点的地方;还有绿色的小恐龙、粉色的蝴蝶、紫色的独角兽……他完全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审美和当时的心情,将一张张贴纸粘贴在冰箱门上。
他贴得极其专注,小眉头微微蹙起,每次撕下贴纸都小心翼翼,确保图案完整,每次粘贴都用力按压,确保粘牢。他还会退后两步,审视自己的“作品”,调整布局。
林晓悠在准备晚餐,听到厨房里窸窸窣窣的动静,探头看了一眼。当她看到儿子正踮着脚,努力地将一张彩虹贴纸往冰箱门上部贴时,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她没有立刻阻止。她看到儿子脸上那种纯粹的、沉浸在创造中的快乐,看到他那份想要装饰自己家庭环境的热情。她想起自己那贴满灵感便利贴的冰箱门侧面,忽然觉得,让这扇功能性的家电,也沾染上一些孩子的童趣,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
于是,她默认了这项“改造工程”,只是温和地提醒了一句:“曦曦,贴纸要贴在冰箱门上哦,其他地方不可以。”
得到妈妈的许可,小傅曦更加放开了手脚。接下来的几天,冰箱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原本简约现代的白色门板,逐渐被各种卡通形象、星星、花朵、动物贴纸所覆盖。这些贴纸高低错落,毫无构图章法,却充满了生命力和童真的混乱美。冰箱仿佛穿上了一件由孩子亲手设计的、独一无二的“花衣裳”,成了一个五彩斑斓、充满故事的小小世界。
傅景渊下班回家,第一次看到这扇变得“花枝招展”的冰箱时,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他蹲下身,指着上面的贴纸问儿子:“这个小恐龙是谁贴的呀?”
“曦曦贴的!”小家伙骄傲地大声回答,然后拉着爸爸的手,一个一个地介绍他的“作品”:“这是大汽车!这是蝴蝶飞飞!这是星星……”
原本冰冷的家电,因为孩子的创作,变成了亲子交流的温馨媒介。每当家里来客人,看到这扇特别的冰箱门,都会会心一笑,夸赞小主人的“艺术天赋”。
林晓悠偶尔会趁着儿子不注意,将一些快要脱落的贴纸重新按紧,或者将过于集中影响开门的贴纸稍微调整一下位置,但她从未擅自撕下任何一张。她知道,每一张贴纸,都代表儿子那一刻的喜好和努力,是他成长足迹的可视化记录。
这场由贴纸引发的“冰箱改造运动”,是孩子表达美、创造美的最初尝试。那扇变成“花花世界”的冰箱门,不仅装饰了家,更承载了一个母亲对儿子创作欲望的呵护与尊重。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功能性与艺术性奇妙地共存,实用主义为童真让路,共同谱写着一曲温暖的家庭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