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弟弟如此直白的问话,林黛玉在惊诧之馀,又颇为尴尬,就要起身暂时回避。
这也是当世对于闺中女子的礼仪要求:父母兄弟在讨论家中女儿婚姻的时候,当事人是不能在场的。
只不过林黛玉才刚站起来,林清晓便又微笑开口道。
“姐姐不必如此羞怯,婚姻嫁娶之事,乃是人之大伦,又跟姐姐息息相关,一家人商议一番,也是正理,姐姐不必回避。”
林清晓言罢,对着屋里的几个丫鬟威严的说道:“你们几个下去吧,不用在此伺候了。
刚刚听到了什么,都给我烂在肚子里,敢对外说一个字,害了家姐的清誉,且看我如何剥了他的皮!”
林清晓的这句话,说的杀气腾腾,吓得堂中的几个丫鬟大气不敢出一口,纷纷退了出去。
尤其是琥珀,她是第一次见到林清晓如此威严恐怖的一面,更是连头都不敢抬,只是随着众人默默的退了出去。
到了门外,离开了中堂那个充满高压的范围,抱琴才拍拍胸口,低声呼道:“真真是吓死了,少爷极少说这么重的话,上次见他这样,还是一年多前呢。”
琥珀心中一动,趁势问道:“少爷他以前也这样过吗?那后来呢?”
“后来啊,后来家中那个泄露机密者,被打断了双腿扔到船上,送进了钱塘江里。
少爷说,死活由天定。
可姐姐你想,被打断双腿扔到船上,还被送进钱塘江里,能活下来得是多缈茫啊!”
琥珀虽然不知道钱塘江是哪条江,但听着同样是有些发抖。
这个少爷,跟表面看起来的样子可真是不同,跟贾府的那些老爷们更是大不一样。
却说在正堂里,林清晓等到林黛玉重新坐好,这才说道:
“母亲,可是有人来咱们林府提亲了?”
看儿子突然变得如此郑重,贾敏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其实今天她就是单纯的想让子女们,适应适应那种世家大族的讲究排场,顺便“教导”一下黛玉。
没想到让儿子误会了,变得如此郑重而紧张。
贾敏不由得略带一丝尴尬,道:“这倒是不曾,再说京城之中,也没几个人知道你姐姐来了京城。
不过以后日子久了,总会被人知道的,到时候来提亲的人自然是会有的,我儿对你姐姐的婚姻,可是有什么想法?”
听到贾敏这么说,林黛玉倒是没有吃惊,反而是林清晓不由得看了贾敏一眼。
这也很好理解,在这个时代,家中女子的婚姻,可是合族大事。
林清晓作为林家独子,同时也是林黛玉的嫡亲弟弟,他天然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甚至这个权力还不小,起码比她林黛玉要大的多,甚至还在贾敏之上,仅次于林如海。
因此,听母亲问弟弟关于自己婚姻的意见,林黛玉是没有觉得奇怪,甚至认为这无比正常,理应如此。
哪怕对方只有十三岁,还是她整日里可以随便“欺负”的弟弟,他也依然比母亲更能决断自己的婚姻。
而林清晓好奇看贾敏的反应,则更深了一层。
贾敏只带着林黛玉去了一趟荣国府,见了一个贾宝玉,便有了培养林黛玉进入世家大族的冲动?
这是有了什么想法?还是有了什么压力?
他想了想,主动问贾敏道:“母亲,可是外祖母跟您说了什么?”
“这倒不曾。”贾敏身体往儿子身边凑了凑,继续道:“我儿,当日去荣国府,你可看出什么?”
闻言,林清晓一下就笑了出来,道:“那是自然,外祖母有亲上加亲之意。
不过二舅母似乎不太想跟咱们家结亲,如今王家势头正盛,估计看不上咱们这种清贫门户。”
“休得胡言,咱们如何是清贫门户了?
咱们林家祖上四世列侯,你父亲是前科探花,江淮巡盐御史。
如今我儿又高中探花,一门双探花,何等荣耀,怎么到你嘴里,反倒成了清贫门户了?”
面对贾敏的反驳,林清晓笑笑,进而说道:“清贫与否,看跟谁比。
我林家跟一般的官宦人家比,自然是略胜一筹。
可跟我大顺的世家勋贵比起来,自然就是清贫之家了。
母亲,我的意思,姐姐的婚事先不忙着订,一来我还想多让姐姐留在家里一些日子,二来则是……,老太妃的日子,怕是不多了。”
闻言,贾敏惊的差点儿站起来。
她下意识的四下看了一圈,见没有外人,这才说道:“你又如何晓得这种隐秘?”
随即,林清晓便将前两天他去见过老太妃的经过,仔仔细细的跟母亲和姐姐说了一遍,听的两人大眼瞪小眼。
贾敏只单单是忧虑和震惊,可林黛玉就不同了。
作为闺中女子,第一次听到这种宫廷见闻,在好奇的同时,也不太理解弟弟说的那句:“老太妃的日子,怕是不多了”,这种断语,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姐姐,今天这件事,你可千万不能对外透露半个字,便是听到别人提起老太妃,你一丝神态变化都不能出错。
此事关系到我林家生死存亡,万万大意不得。”
听弟弟说的严肃,林黛玉便是点点头,郑重的答应一声。
她心中虽因弟弟的全然信任而暖融融的,可听着自己的终身大事被与朝局变幻如此冰冷地联系在一起,那“罥烟眉”仍是不自觉地微微蹙起,泛起一丝茫然与失落的涟漪。
而后,贾敏也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道:“你说老太妃让你见了你元春姐姐,还让你们私下说了话?”
“是啊,母亲,不过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老太妃选的这个时机。
他让我在太子去请安的时候跟随,还当着太子的面,点明我跟元春表姐的关系,更是让我跟表姐见面,这一番作为,母亲怎么看?”
贾敏沉思一会儿,便道:“为娘实在不善分析这些,我儿聪慧,直接与为娘言说便是。”
“娘啊,老太妃这是故意将表姐往陛下的眼前送啊!
虽说当年表姐进宫,名义上是去伺候老太妃的,可老太妃哪里猜不到,外祖母的意思是让老太妃将表姐推到陛下身边去。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表姐依旧在老太妃身边,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没有那个意思啊,现如今老太妃让我跟着太子一起过去请安,我猜测,是老太妃想用这种方式告诉陛下,林家和贾家也是姻亲,我这个太子伴读也是贾家藤蔓上的枝丫。
有了这层关系在,希望陛下可以再考虑一下元春姐姐,最好是将她纳为妃嫔。”
听到这里,贾敏的心里,莫名替那位故人为难了一下,毕竟以他跟贾敏的“故交”关系,这时候纳了对方的外甥女,会不会有一丝丝的难为情呢?
只不过这个念头只在心中一闪而逝,便听儿子继续道:“而且从这个举动来看,多半是老太妃的身子骨出了什么问题了。
否则她也不必这个时候就这么做,如果可以的话,她至少应该再等上一年半载的,等我在东宫待的日子更久一些,才好如此安排才是。”
贾敏听的脑子一片浆糊,她虽然聪慧,但毕竟没有怎么太过接触过朝廷中的那些事情,如今听儿子分析这些,她实在是有些无能为力的感觉。
唉,若是老爷在此,定能跟儿子讨论一番。
可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是帮不上儿子什么忙。
倾刻间,贾敏看着眼前的林清晓,莫名的又心疼起来。
儿子才是这么小的一个人儿,如今为了林家,为了姐姐,如此操心算计,可真是难为他了。
突然走了一下神儿,转念回来,便听儿子说道:“母亲且看着,如果年底的时候,表姐能封妃,那估计我猜的多半就是对了。
所以,母亲啊,在这种节骨眼儿上,您可千万不要跟任何人,应承姐姐的婚事。
此事必须等到朝局进一步发展,我们请示过爹爹后再谈不迟。”
听完了林清晓的一番分析,贾敏也没听懂多少,只是记住了一条,那就是朝局或有大变,女儿的婚事必须问过儿子和老爷才能应允,自己决不能擅作主张。
“好了,我儿累了这么久,赶紧回房歇着去吧。
对了,我让抱琴去了你屋里,她也算是为娘早年给你备下的通房,你若看得上,收了房便是。”
啊这…!
我这儿跟你们谈正事呢,你跟我说什么通房啊!
老娘也真是的,这种话能当着林黛玉说吗?
林清晓闻言一愣,方才分析朝局时,那副老成持重的模样瞬间破功。
在贾敏和林黛玉她们古怪的微笑中,林清晓竟罕见的红了脸,最后只含糊应了一声,随即便落荒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