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安宫出来,林清晓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道还好还好,没有出现什么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让他之前紧张而忐忑的心情,得到了一丝丝的放松。
小太子倒是好奇的问了他一句,怎的还会认识慈安宫里的人,林清晓倒是也没有隐瞒,只说自己的一位表姐在这里当差。
小太子听了,倒是没有继续往下问,估计他也就是少年人的好奇,知道之后,便不再关心这件事,随后便拉着他聊起了别的有趣的事。
只不过小太子可以不把今天发生的一切当一回事,但他林清晓又怎么可能不当一回事呢?
一路上,林清晓始终一心二用,一边陪着太子聊天,脑子里还反复分析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凭借着超强的记忆,他将自己从听说这件事开始的,到踏进慈安宫,再到面见老太妃,最后跟元春相处,最后再从慈安宫出来的所有细节都反复回放,咀嚼,可始终觉得整个过程似乎没有一点儿可疑之处。
他深知世事皆循因果,对方如此安排,其中必有深意。他将所有线索反复拆解组合,只觉看似完美无缺,可是这反倒最是让他可疑地方。
林清晓越是感觉毫无破绽,他越是着急,因为这代表了,事情的发展根本没在他能看到和想到的层面上,因此他才会觉得哪哪都符合逻辑,完美无缺。
会是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林清晓足足两天都吃不下,睡不着,心神不宁。
直到快要到他放假的日子,他才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时间。
或者说是:时机。
自己进入东宫,满打满算才有几天呢?
而且对方为什么在自己刚刚去过贾府之后,就安排了让自己见元春这是的安排,老太妃选择的这个时机,就非常说明问题。
随后,再联想红楼梦世界里的元妃省亲和老太妃去世这些细节,一切迷雾,仿佛都在林清晓的眼前散开了。
“原来如此啊!”林清晓又又又一次将整个过程复盘一遍,这一次将“时机”这个参数代入之后,整件事的面貌就大大的不同了。
只不过林清晓此时还在东宫,即便是想清楚了也无济于事,徒增烦恼。
因此他将这个问题压下去,全力应付眼下的工作,经营他跟太子的私人关系。
现如今,林清晓跟这位太子殿下关系处的极好。
本来就都是少年,活泼好动,正是对什么都感兴趣的年纪。
而且在东宫,除了几个贴身的小太监,也就只有林清晓这么一个同龄人了,两人的友谊迅速创建,此刻两人的关系已经不单单是君臣,更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同时还是替太子抗揍的沙包,关系不是一般的铁!
是的,林清晓在这里是经常被打的,原因就是他是太子的伴读。
林清晓也是无语的很,也特么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伴读这个差事,不但要陪太子读书,还要替太子挨抗揍,可是让他火大不已。
太子背诵失败,他要被打手板。
太子没写完作业,他要被打手板。
太子读书走神,他也要被打手板。
总之,跟在太子身边,林清晓天天都是在各种小惩大诫之中度过的,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和身体,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想想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挣来这身官袍,难不成是专门送来给人当肉盾的?
这真真是岂有此理!
被这种奇葩规矩搞烦了的林清晓,这才不得不用些盘外招。
咱把太子殿下也培养的过目不忘,这总能让自己少挨一些打了吧!
在林清晓的鼓动下,如今太子正跟着他偷偷学习后世的一些记忆方法。
象是什么记忆宫殿记忆法啦,想象记忆法啦,故事记忆法啦,林清晓全都给小太子教导了一遍,争取让他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
只不过这种办法不能在明面上教,毕竟对方可是太子,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那是有些严格的规定的。
就林清晓这种伴读官职而言,其职业属性只在一个“伴”上,并没有给他“教”的权力,因此这件事便成了他跟太子之间的小秘密。
说真的,林清晓也没指望对方学业有成或者怎么样,只求对方学会了,能让自己少受些罪,仅此而已。
只不过他这么想,小太子可不知道林清晓的初衷只是为了他自己。
而为了引起小太子的重视和兴趣,林清晓更是将这些方法包装成了林家绝学,而且还是传男不传女的那种,显得神秘异常。
对付小孩子嘛,林清晓越是表现的神秘,对方就越是感兴趣,越是会帮他保密,否则万一别人知道了,他这可也算是一种罪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太子殿下窥到一些记忆训练的门道,并且小有所成之后,那是对这种“林家秘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更是对林清晓能拿出来教他,感动的是浑身颤斗。
甚至于,小太子在激动之下说出了:“待到将来……,定不负卿”这样的话语。
终于,林清晓又熬过了五天的工作日,可以回家休息一天了。
他甚至都没等到第二天,在当天傍晚,赶在宫门落锁之前,就从东宫跑了出来,上了过来接他的马车,身心疲惫的返回家中。
林清晓的马车都还没靠近家门,守在林府门口的门子,远远的看到林字灯笼,便朝着院内喊了一嗓子:少爷回府了。
于是,整个林府便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
一盏盏灯笼被点亮,整个林府的家奴仆役,全都放下手里的事情,朝着院中汇聚。
只用了盏茶功夫,当林清晓从马车上下来,走进大门的时候,家里的上上下下已经列队完毕,躬敬的迎接他回家。
这场面,直接让林清晓有些飘飘然起来。
做官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这一刻啊!
哪怕林清晓的灵魂来自后世,他也禁不住这种考验啊!
林清晓微微吐出一口气,迈着四方步从前院人群中径直而过,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进了后院,先是看到林黛玉,正由几个丫头陪着,等在月亮门后。
见到林清晓的那一刻,对方脸上立马浮现出恬淡而又欣喜的微笑。
“姐姐安好!”
林清晓有意逗一逗这个姐姐,于是对着林黛玉长揖到底,瞬间就让林黛玉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你又作怪,你身着官服,哪有拜我的道理?”
一边说着,林黛玉还侧了个半身,随后才凑上来,挽住了林清晓的骼膊,道:
“母亲早就念叨你了,赶紧去给母亲请安才是正理。”
林清晓同样哈哈一笑,应了句是,便跟林黛玉一起朝着正房而去。
此时,琥珀领着他的房里人站在一侧,等林清晓走到她们面前时,面容带笑,屈身行礼。
林清晓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的抱琴,但也只是微微怔了一下,便朝着对方微笑点头,随后脚步不停的走进了正房。
林清晓的表现自然被所有人注意到了。
抱琴的心里更猛地一跳,她清淅地接收到了少爷的目光与微笑,脸上不由得一阵发热。
只是她不敢像寻常丫头那般羞怯低头,而是强自镇定的,带着一丝期盼与恭顺,迎着林清晓的目光微微屈膝。
走进正房,先是跟贾敏请安问好,贾敏对着儿子嘘寒问暖一番,这便安排人上了饭菜。
这时候,抱琴和琥珀站到林清晓的身后伺候,同时在贾敏和林黛玉的身后,也各有两个丫头,这样的场面从前可是不存在的。
因此在林家的饭厅里,就形成了三位主子坐着吃饭,六个丫鬟站在后面忙活,真真是奢侈又排场!
林清晓抬头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林黛玉,发现她似乎也有些不太适应这样的改变,显得束手束脚。
他们在姑苏的时候,吃饭可是从来没有这种待遇的,谁知道进了京城,贾敏反倒是将这一套给学了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了贾府的刺激。
吃罢了饭,众人将饭菜撤下,又上了茶,三人这才叙话。
“清晓,玉儿,可是觉得为娘进了京城,变得奢靡了?”
“娘,儿子确实有些不太适应,总感觉吃饭的时候身后站俩人,有些不太自在。”
“恩,女儿也是。”林黛玉立马跟进道:
“爹爹不是一直教导我们要勤俭吗?况且爹是御史言官,弟弟又是东宫伴读,咱们这些铺张排场,是不是会给爹和弟弟引来闲话?”
听了儿女的话,贾敏先是点头给予肯定,随后才道:“非是为娘奢靡排场,而是京城豪奢大族中的这些礼仪排场,为娘也想让你们适应一番,免得日后有这种场合,你们会不知所措。”
说完,贾敏还特意看了女儿一眼,道:“尤其是你,玉儿,更是要多学一些,免得日后出错。”
听到母亲这么说,林黛玉瞬间低头,不再言语。
林清晓听完也是挑挑眉,想了一下直接问道:“母亲这么说,是打算给姐姐寻一门公侯之族的婚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