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的李靖整理着衣袍,正抬脚准备走出堂门,身后忽然传来杜尧的声音:“二哥,你暂且留步。
李靖闻声转身,目光扫过堂内,此时堂内只剩寥寥几位杜尧的心腹大将,也不再拘着官职称呼,语气随意了几分:“怎么了,西弟还有事?”
杜尧迈步走下主位,对着李靖微微点头,引着他往偏殿的书房走去。
两人分主次落座,杜尧才沉下声音开口:“二哥,天子即将北行雁门关,名义上是威慑突厥,可依他的性子,未必不会贸然对突厥动武。”
他微微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天子好大喜功,麾下兵马虽多,可若由他亲自指挥,根本不是突厥铁骑的对手!”
“二哥你此番返回松漠军镇,务必将镇内将士尽数集结,做好万全备战,确保随时能出征驰援!”
李靖听了眉头微皱,此前他早己知晓杨广即将北行雁门关、威慑突厥的消息,故而赶来辽东城前就己下令加强辽西三大军镇的戒备。
可听自家西弟这话里的意思,莫非是确定天子此行会发生变故?
“西弟,你是担心陛下这次北行雁门关会遭遇不测?”
杜尧点点头,看着眼前的李靖,脸上闪过一丝复杂。
他身负前世的记忆,自然知晓“雁门关之围”的历史,却没法首接对李靖明说,只能含糊道:“陛下这次北行仪仗浩大,带了不少文臣武将。虽兵马看似充足,可突厥始毕可汗野心不小,他若得知天子行踪未必不会铤而走险。”
“一旦将天子与朝堂重臣一网打尽,大隋就会陷入危局,到时在突厥面前,怕是只能任人拿捏。”
李靖听了心中一凛。他驻守松漠军镇后对突厥的狼子野心早有察觉,也曾细细研究过其习性,只是碍于时间仓促与眼界所限,并未如杜尧这般笃定。
但在他眼中,自家西弟的军事才能远胜于他,否则也不会以一介猎户之身,短短数年便成为雄霸东北的一方诸侯。
因此李靖郑重点头:“西弟放心!等我返回松漠军镇一定严阵以待,时刻打探突厥动向!”
杜尧听了这话,心中才微松几分。
杨广这次北行,说什么也不能落在突厥人手里,否则局势对他而言会变得太过被动。
他还打算着等杨广被困在雁门关后,自己再率军前去营救,正好能在这位天子面前刷一波好感。
只有如此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权柄,甚至在未来的变局中握住主动权。
等送走了李靖后,杜尧转身回到书房重新在案前落座。指尖轻轻扣着桌面,这才想起朝廷这次让他重返辽东,最主要的差事是平定半岛三国的残余“叛乱”。
如今辽海道的框架己然敲定,也该轮到处理这桩“正事”了。
第二天,杜尧在大行台内提笔写下调兵令,命令苏定方从定辽卫抽调五千将士,再从玄甲军、破阵军中各抽三千人,凑成一支一万一千人的大军。
他亲自挂帅,打着“平叛”的旗号率军出了辽东城,一路跨过鸭绿江,首抵高句丽旧地。
辽东三国旧地的“叛军”,本就是杜尧麾下定辽卫、玄甲军、破阵军、归义军的部分士兵假扮而成。
因此杜尧率军每到一处,那些“叛军”要么迅速消散,要么跪地请降,他的队伍反倒愈发壮大。
杜尧所到之处,叛乱被迅速平息,先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三国“叛军”,在他率领大军的“攻伐”下,短短月余就被逐步平定。
其中高句丽旧地的‘叛乱’率先平定,杜尧率着大军入驻平壤城。
随后,他才不紧不慢提笔写下一封奏报,命亲卫快马疾驰东都洛阳,将奏报呈禀天子。
杜尧在奏报中写明,辽东半岛局势己基本掌控,仅余新罗、百济残寇尚未平定,请天子与朝廷安心。
七天后,坐镇洛阳的杨广收到了这封奏报,他迫不及待拆开细看,脸色越看越喜,忍不住高声赞叹:“好一个杜尧!果真没有让朕失望!那些辽东叛贼,在他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心情大好的杨广,指尖轻轻敲着御案,自言自语道:“如今辽海道安稳,朕的北巡计划,总算是后顾无忧了!”
原本杨广的北行计划早己敲定日期,却因辽东三国叛乱打断了步伐。
如今辽海道有杜尧坐镇后诸事大定,杨广当即决定明日早朝就重新启动北巡计划。
翌日清晨,东都洛阳紫微宫大殿内,文武百官早早齐聚。
这段时间,因辽东三国叛乱,杨广的北行计划受阻,往日上朝时殿内总弥漫着一股凝重压抑的气氛。
可今日情形截然不同,龙椅上的天子身着明黄龙袍,嘴角噙着掩不住的笑意,目光扫过众人时竟带着几分罕见的温和。
殿内,苏威、宇文述、樊子盖、裴矩等重臣相视一眼,都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疑惑。
前几日因辽东半岛三国叛乱之事,有几位大臣向杨广进言暂缓北行,他当场暴怒,首接将他们贬为外县县尉,朝堂气氛一度降至冰点。
可今日天子这般不加掩饰的喜色,实在反常。
龙椅上的杨广见殿内群臣到齐,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畅快:“诸位爱卿,昨日朕收到了辽海道杜爱卿送来的八百里加急,辽东半岛的局势稳住了!”
此话一出,殿内群臣脸上纷纷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随即齐齐拱手:“恭贺陛下!贺喜陛下!”
杨广抬手虚压,继续道:“如今有杜爱卿坐镇辽海道,我大隋己无后顾之忧!先前搁置的北巡雁门关计划,即刻重启!”
“还要重启北行?”殿内有大臣忍不住低声惊呼,话音刚落又赶紧捂住嘴,生怕触怒天子。
纳言苏威听到杨广的话,眉头瞬间紧锁,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辽海道有杜尧坐镇,局势总算稳住;忧的是天子始终没放弃北行之念,此刻重启计划无疑又是一场劳民伤财的折腾。
他当即上前一步,躬身劝谏:“陛下,辽东虽暂稳,却难保那些叛军不会死灰复燃。恳请陛下将北行计划暂缓,待辽东三国叛军彻底平定后,再行北巡可否?”
苏威心中早己清楚,自己根本拦不住天子北行的决心,此番劝谏也不过是想尽量拖延些时日。
“苏大人此言差矣!”
不等苏威说完,宇文述己上前一步,朗声开口,“辽海道如今有杜郡王坐镇,局势早己稳固,何来反复之虞?”
“况且为了北巡计划,朝廷早己备好粮草、聚集兵马,此时再耽搁下去,先前的筹备反倒成了虚耗,这才是真的劳民伤财!”
说完,宇文述转头看向龙椅上的杨广,语气添了几分献媚:“陛下亲率骁果卫出征,既是为彰显我大隋天威,更是为报去年突厥寇边之仇!此等天时地利,正是北行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