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仁基听了眼角微微抽动,望着自家儿子赶忙开口:“还不快住口!别以为有一身力气就天下无敌,还不见过你裴叔叔。
说着,向裴行俨引荐了裴矩的亲随。
裴行俨听到自己父亲的斥责撇了撇嘴,但还是规规矩矩走到裴矩亲随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喊了声:“裴叔叔。”
老者望着眼前的少年忙摆摆手:“裴小少爷不必多礼。”
他的目光在两柄八棱梅花亮银锤上转了一圈,话语里带了几分惊叹,“以你这身本领,这把力气,我跟随老爷这些年见过的武将也不算少,可十六岁就有如此神力的还从未见过。”
裴行俨听了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得色,嘴角忍不住上扬。
一旁的裴仁基看在眼里,眉头微蹙摇着头,看向儿子沉声道:“你裴矩裴爷爷来信了,让你尽快随这位裴叔叔前往涿郡,他有要事安排你。”
“去找裴爷爷,莫不是要让我跟着大军出征,去打那高句丽小儿?”
裴行俨听了,顿时来了兴致,一双眼睛充满兴奋,手里的锤柄也下意识攥紧了些。
旁边的老者笑着摆摆手:“虽然不全是,但也差不多。”
“老爷是想让你去做辽东道大总管杜尧的亲卫统领。如今杜总管身为陆路征讨大军的主帅,你去了自然有机会随他亲上战场。”
“原来只是去做亲卫统领啊。”裴行俨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望。
旁边的裴仁基沉下脸,对着自家儿子严肃叮嘱:“行俨,你听好了!去到辽东绝不能像在我麾下这般桀骜不驯。那杜尧杜总管虽出身寒微,可一身本事却堪称绝顶。”
“去年东都洛阳庆功宴上,他的能耐满朝文武有目共睹,武能压关陇,文能撼士族,当真是天下间第一等的人物!”
裴矩的亲随老者也点头附和:“你父亲说得在理。杜总管武艺深不可测,在洛阳庆功宴上,那千斤巨鼎在他手中竟如玩物一般,一身力气怕是比小少爷还要更胜一筹。”
他看裴行俨脸色郑重:“杜总管的亲卫统领之位可是我家老爷亲自拉下脸向杜大人求来的,旁人求都求不到。”
“而且杜总管的前一任亲卫统领年纪也和小少爷相仿,如今却被杜总管提拔为正五品都尉,领兵一方了。”
裴行俨听着父亲和老者的话,嘟囔着应道:“父亲放心吧。我裴行俨虽说傲气却也不是糊涂人。那杜尧既然能闯下这般偌大名声,自然有他的本事。到了那边,我自会听他的号令。”
“但他到底有没有资格让我裴行俨做这亲卫统领,我还得亲自瞧瞧。
裴仁基和老者听到裴行俨的话,都摇了摇头。果然,有真本事的少年,傲气都这般冲。
不过老者却想起了杜尧平时那副谦虚温和的模样,心中暗叹:难怪杜尧能得天子赏识,刚满二十岁就成了大隋的顶级权贵,这份心性的确是旁人难及。
压下思绪,老者对着裴仁基拱手辞别:“老爷催得紧,裴小少爷收拾妥当后就随我动身前往涿郡。去晚了,怕是杜总管都要返回辽东了。”
裴行俨听了也不再拖沓,转身去收拾行装。
一个时辰后,两匹快马出了虎牢关,向着涿郡方向疾驰而去。
另一边,涿郡临朔宫,这几日里,杜尧与一众朝臣都汇集在大殿,每天都在殿内紧锣密鼓地商议着接下来的进攻部署,同时等候人员、粮草等物资悉数集齐。
五天后,各项商议结束。骁果卫、水师连同运送粮草的民夫全部聚齐。
杨广在殿内一声令下,大军正式开拔。
杨义臣率领五万骁果卫出了涿郡,向着辽东方向开拔。
黄门侍郎裴矩则被杨广任命为钦差大臣,随杜尧一同前往辽东城督战。
此时的杜尧己集齐亲卫,正等着与裴矩汇合后一同前往辽东城。
不多时,远处的烟尘里,裴矩的身影逐渐清晰,快步走近。
他的身旁还跟着个少年郎,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衣衫上沾着赶路的尘土,额角挂着未干的汗痕,脸上掩不住的疲惫,却仍挺首了脊背。
“杜总管!”裴矩加快脚步迎上前,扬声唤道。
“可总算赶上了!”
裴矩喘了口气,指着身旁少年,“这就是老夫先前跟你提过的族孙裴行俨,今日刚到达涿郡,亏得马快,不然还要去辽东城追咱们。”
听着裴矩的介绍,杜尧的目光被少年手上那对夸张的八棱梅花亮银锤吸了去。
单看这锤身的分量,就知晓这少年是个天生神力之辈。
不经意间,他与少年的目光撞在一处。少年的眼里竟隐隐透着几分审视,仿佛在打量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
杜尧嘴角微扬,有真本事之人果然都是傲气之辈。
裴行俨听到裴矩的介绍,他的性子傲气却也知道场合礼数。
脚下一动跨步上前,对着杜尧规规矩矩地拱手:“小子裴行俨,见过杜总管。”
声音虽因连日赶路带着几分沙哑,却字字清晰,尾音里还透着股少年人特有的锐气。
杜尧听了微微颔首:“不必多礼。想必裴大人也跟你说过了吧?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杜尧的亲卫统领。”
“接下来马上要对东面的高句丽发动战争,到时候本帅会身先士卒,希望你能跟上本帅的步伐。”
裴行俨一听立时面露兴奋,朗声道:“请杜总管放心!总管大人只管向前冲杀,我裴行俨一定会护着大人周全!”
说话间,他一脸自信地扬起了手中双锤。
一旁的裴矩看着两人微微点头。自家这族孙虽然心有傲气,可杜尧的心胸却是旁人难及,自然不会计较这些。
裴矩转头看向自家族孙,见他眉宇间那股较劲之意藏不住,连忙转移他的注意力:“行俨,你可有表字?若没有老夫为你起一个如何?”
裴行俨摇了摇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首爽:“家父说那些都是文人的讲究,我自幼习武,故而没有。”
裴矩略一思忖,忽然抚须一笑:“你这性子,这神力,倒是符合了传说中能撼山动地的少年猛将。”
“古人取字多应其志。‘元’者,首也,冠也,以你这般年纪就有万夫不当之勇,将来定是顶尖人物。”
“‘庆’者,吉也,盛也,盼你凭这身本事立不世之功,留名千古。”
裴矩目光深邃,似是看透了几分未来,沉声道:“从今往后,你字‘元庆’,名为裴元庆。这是老夫为你起的字,你且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