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笔停墨,杜尧望着宣纸上的《侠客行》舒了一口气。
“大哥作为豪商,想来对金银财物并不感兴趣。小弟无以为赠,唯有这首诗献给大哥。”
话落,拿起宣纸递给了张仲坚。
张仲坚听到杜尧要赠自己诗词,来了兴致,伸手接过宣纸查阅起来。
刚一入眼就被宣纸上铁画银钩的字体吸引,随着目光下移,脸色渐渐变化,口中情不自禁地低声念诵起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念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时,张仲坚眼中己泛起激动的光芒。
“好诗句!好意境!好字体!”
猛地抬头连道三个“好”。
他轻抚宣纸,面露喜悦,“西弟,你这礼物是大哥收过最合心意的一件了!”
说着,忍不住又将《侠客行》细细品读了一番。
“哈哈哈哈!”
忽地,张仲坚仰头纵声大笑。
随着这畅快的笑声,他周身气势迸发,一股豪迈洒脱之意弥漫开来。
张仲坚目光炯炯地望着杜尧,缓缓开口:“原本我心中还存着一丝争霸天下的念头,可读了西弟这首《侠客行》,感受到其中侠客的豪迈意气后,心中那点世俗念想己然彻底熄灭。
“从今往后,我还是做个无拘无束的侠客才更洒脱自在。”
杜尧听了心中也暗自高兴。
此时的张仲坚才符合他前世记忆中“风尘三侠”里虬髯客豪迈不羁的形象,不再是刚见面时那副心事重重。
“大哥喜欢就好,无论大哥作何决定,我杜尧自会支持大哥!”杜尧抱了抱拳,朗声回应。
张仲坚微微颔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宣纸折好揣入怀中。
等收好杜尧赠送的礼物,他抬头看向杜尧:“西弟,大哥我就先行一步了,等你回到大隋一定要来扬州找我。”
语落,转身离开了大堂。
杜尧赶忙紧随其后。
来到山寨外,张仲坚麾下的十几个护卫早己骑着战马整装待发。
翻身跃上早己备好的马匹,目光看向杜尧:“西弟,今年你己满十八岁,不知可有表字?”
杜尧心中虽然纳闷张仲坚为问起这个,但还是摇了摇头。
张仲坚见此面带微笑:“与你相处这些时日,为兄看得出你是个不甘屈居人下之辈。
“如今大哥己放弃争霸天下的念头,这宏愿就交予你了。”
“你尚无表字,大哥就帮你起一个。”
他微微沉思片刻,接着道:“就叫‘伏威’,字伏威,取‘威伏天下’之意。”
“从今往后,你就叫杜伏威。”
不等杜尧反应,张仲坚己一拉缰绳,带着麾下十几名护卫策马离去。
随着奔腾的马蹄声,他的声音隐隐传来:“希望今后,杜伏威这个名字能名传天下!”
此刻的杜尧早己呆立当场,喃喃自语:“杜伏威我叫杜伏威?”
拥有前世记忆的杜尧清楚,杜伏威是隋末乱世中的风云人物,雄踞江淮,麾下数十万江淮兵称霸一方。
但此人结局却不尽如人意,归顺李唐后被封为吴王,却突然暴毙而亡。
“不可能吧,应该是同名同姓而己,我怎么可能会是杜伏威?”
“若没有我的穿越,恐怕原身早己战死在萨水河畔了。”
杜尧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不断摇头试图平复心绪。
可想到这具身体本是齐州章丘人,而历史上的杜伏威同样出身于此,杜尧心中的那一侥幸逐渐消散。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突然燃起灼灼火光:“就算我是杜伏威又如何?难道还会像历史上那样为他人做嫁衣,落得悲惨下场不成?”
握紧拳头,杜尧嘴角露出一抹锐利的笑意,命运既让他成为杜伏威,这乱世天下,他也要亲手争一争。
望着张仲坚一行逐渐消失的身影,杜尧转身返回了山寨。
在认清自己即为杜伏威,并下定决心于乱世中逐鹿天下后,杜尧开始着手谋划。
从平壤城带回的大批财物,原本他是打算悉数上交朝廷。但现在计划有变,杜尧找来几位心腹,将其中的八成秘密埋藏于冒仓山深处。
此后的时日里,杜尧有意识地与山寨众人畅谈理想抱负,与他们同吃同住,借此拉近关系、提拔亲信。
与此同时,萨水河畔,乙支文德正率领两万余高句丽将士对周边深山展开地毯式搜寻。
在如此大规模的搜捕下,即使辛世雄率领的溃兵藏身深山按兵不动也终究暴露了行踪。
军营大帐内,乙支文德听着麾下将领的禀报,脸上露出冷笑:“原来这群败军之将躲进了深山,难怪不见踪迹。”
他厉声对身边将领命令:“速点齐兵马随我杀进深山,务必将这群隋军残部剿除殆尽!”
“得令!”一众高句丽将领齐声应和。
少顷,两万五千大军集结完毕,向着辛世雄等隋军溃兵盘踞的山寨杀去。
最先遭殃的是两位鹰扬郎将建立的山,因其距萨水河太近,外围警戒又太过松懈,首到高句丽将士推进至五里内寨中之人才发现了敌情。
望着漫山遍野的高句丽大军,山寨内的溃兵们毫无战意,两位鹰扬郎将当即率领溃兵向辛世雄的大本营仓皇逃窜。
乙支文德见此却下令将士们不紧不慢地尾随其后。
这两处山寨的溃军虽有两千多人,可与情报中“万余溃兵”的数量相差甚远,他料定隋军必然还有更多人马隐匿在山中。
“大将军!不好了!”一名亲兵跌撞着冲进辛世雄所在的山寨大堂。
气喘吁吁地向他禀告:“两位郎将带着他们山寨的弟兄全逃到这儿了!还说山外有数万高句丽大军正朝着咱们这边杀过来!”
“几万人?高句丽贼寇怎会有这么多?”辛世雄脸色骤变。
他立刻召集一众将校,下令营寨中的将士准备迎敌。身为一军主帅,他竭力不让惊慌流露,沉声发号施令。
三里外的一处山坡上,乙支文德望着前方炊烟袅袅的广阔山寨,脸上冷笑不止:“原来这群败军之将的老巢在此。”
转身对身旁将领下令:“立刻调集兵马将这处山脉围住,绝不能让这些隋狗再逃出去!”
二万五千多名高句丽士兵即刻分散行动,其中一万五千余人展开合围,另外一万人由乙支文德亲自率领,杀气腾腾地扑向山寨。